医学百科 专家提醒 肿瘤患者别拒绝中医

Posted 中药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专家提醒 肿瘤患者别拒绝中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专家提醒 肿瘤患者别拒绝中医

手术和放化疗都可能杀不死癌细胞,中医就能管用吗?临床上,许多肿瘤患者对中医治疗效果心生疑惑,常常拒绝中医。中医药的优势是防止癌细胞转移和复发,提高免疫功能,弥补手术、化疗、生物等治疗的不足,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疗效,达到「带瘤生存」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治肿瘤「不简单」
「中医治肿瘤,不是想像的那样熬熬中药、泡泡药澡以及针灸等。」中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正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由单一成分向联合应用进行纵深研究。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抗肿瘤药物研发,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提取工艺大大提升,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中医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多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对多数的癌症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还必须从整体观点来看待癌症。临床上,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出不同的药方,在提高机体机能状态、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食欲、增加体力、改善睡眠、促进手术康复、增加放化疗效果方面显著。
恶性肿瘤细胞易从原发病灶上脱落,随血液或淋巴流布全身。控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扩散,切断肿瘤由局部性病变向全身性病变的转变过程,是避免肿瘤恶化、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寿命的有效措施。国外的研究证实,中药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从而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起到明显抑制作用。
中医药治疗肿瘤还包括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诸多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恢复内环境平衡,抑癌、控制癌细胞浸润,杀伤癌细胞的独特效果。对尚未出现转移病灶的早中期肿瘤患者,使用中药可控制肿瘤转移扩散,从而增加手术、介入等治疗手段的成功几率。此外,对于已经发展为全身性病变的晚期肿瘤患者,中药还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增加化疗疗效,减轻化疗中出现的消化道反应及免疫、造血系统损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肿瘤乃痼恶之疾,决不是某一味、两味中药所包揽得了的,应客观看待中医抗癌。」肿瘤仍是当今医学界的难治之症,应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医药抗癌的优势和弱点,不能以偏概全。中医药治疗肿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早期发现的肿瘤应尽早设法手术治疗,须放化疗的患者仍应听从医生安排接受治疗,不能轻信一些夸大中医药治癌的虚假广告。
  中医抗癌非常「5+1」
「中西医抗癌,有点像皮鞋与草鞋。我们不能光穿着皮鞋,就忘记穿草鞋的优点。」中医药配合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可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疗效。对此,他专门列举化疗、放疗、手术、生物、热疗等5种主流抗癌治疗中,中医发挥出的「非常」疗效。
中药对化学药物有增敏作用,采用祛邪扶正、扶正固本的中医治疗原则,与化疗配合可以增强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指标,进而改变其不适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针灸也多用于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缓解癌性疼痛。
与放疗配合时,临床常用活血化瘀法、益气培本法、养阴扶正法、化痰散结法,提高放疗效果。临床中配合益气养阴,中药能明显减轻放疗毒副反应。例如,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与单纯放疗相比较,淋巴结缩小明显,消退的放疗时间也明显缩短,且毒副作用轻。此外,中医药对放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免疫功能下降具有很好的对抗作用,并且体重下降及口干等症状可改善。
在手术前后使用中医药,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预防和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如术后气血两虚者用八珍汤加黄芪、大枣、首乌、砂仁等补气养血和胃之品:痰瘀互结者,用二陈汤和桃仁、川红花、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气阴两虚者用生脉散加黄芪、地黄、白芍、天门冬等益气养阴之品,都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中医药与生物治疗,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增强防御能力、诱导宿主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增强宿主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作用,二者结合运用,可提高治疗效果。随着「带瘤生存、重视生活质量的改善」等肿瘤治疗理念的深入,在晚期肿瘤的生物治疗中,中医药的运用越来越深入。
中医药与热疗配合,以热疗为「君」,推进「阳」的运动,以促进「阳化气」的过程,抑制「阴成形」的过程,蒸解寒凝,直取肿瘤;以热增效的中药,控制肿瘤热耐受因子,及有抗癌活性的中药口服或静点为「臣」,用热疗加快中药反应速度,而发挥中药更大的抗癌效果;用中药增加热疗治癌的敏感性。「君臣」相需相伍,相辅相承,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叠加作用。
  中药抗癌也须防「毒」
人们常认为中草药药性温和,无毒性,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甚至有一些患者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才吃中药的。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临床上使用的许多抗癌中药,均是有毒副作用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脏器伤害或中毒。
常见抗癌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全身中毒反应、脏器功能损害、药物性过敏反应、身体不适等。而中药本身有毒、辨证用药不准、配伍失误、炮制不当、误食误用,药品质量不高也是抗癌中药毒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即使毒性不大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果超大量服用,亦可造成中毒。还有的患者服用太久,超疗程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蓄积中毒。
常用的抗癌中药有:斑蝥、全蝎、水蛭、蜣螂、蜈蚣、蟾蜍、巴豆、硇砂等,大多效强功捷,临床用之得当,则可立起沉疴;若用之失当,则可引起中毒。另外,本身具有毒性成分的中药有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等中药,毒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有些中药还具有致过敏、致癌、致畸、溶血、堕胎、减少男性精子,引起不育等毒副作用。
尽管中药是有毒的,但并不可怕,总的来说中药不良反应远比人工合成药物为少。中医就是利用部分中药的毒性、偏性来治病的。对于癌症而言,完全、绝对安全的药几乎是不存在的。特别是人体本身是有一定的排毒、解毒功能,对中药能够产生某种程度的适应性。而且,中药中含有的糖类、维生素等,进入体内可能转化为葡萄糖、葡糖醛酸,从而帮助解毒。有的中药含有蛋白质、胶质,可保护胃黏膜,缓和刺激,阻碍有毒成分的吸收,并可以与某些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结合,排出体外,达到消除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目的。
邪毒结于体内为肿瘤的根本,毒陷邪深,非攻不克,故常用有毒之品,借其性峻力猛以攻邪,即肿瘤防治中常用的「以毒攻毒法」。某些具有毒性的药物,大多具有抗癌抑癌之功效,故在正气尚未衰竭而能耐攻的情况下,可借其毒性以抗癌。由于肿瘤病人正气多已受损,不能一味猛烈攻伐,因此,以毒攻毒之应用,须慎重地掌握有效剂量,宜适可而止,把握用药时机与方法,并配合扶正药物,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关参考

癌症 癌症患者,别拒绝性生活

许多癌症患者认为自己体质弱,担心性生活会加重病情,多会采取禁欲。其实,癌症患者适当的性生活非但不会“雪上加霜”,反而是促进康复的一剂“良药”。据世界防癌中心调查,癌症患者经治疗后,有性生活者复发率比没

医学百科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多从患者的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局限于癌症病灶本身。临床上,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出不同的药方,在提高机

医学百科 赵振兴肿瘤治疗四法

赵振兴,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石家庄市中医院名誉副院长。石家庄市十大名中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振兴根据自己从医40余

医学百科 养生之道滋补为先

专家简介周仲瑛生于1928年,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批政府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医。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及肿瘤疾

医学百科 防治肿瘤中医药大有可为

中医治疗肿瘤是我国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我国的优势。但长期以来,无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和疗效都有不少的争论和误解,有的否定和贬低,有的则过分夸张其疗效,致使许多肿瘤患者莫衷一是,严重

医学百科 姚树锦治肿瘤经验

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姚树锦,以善治疑难杂症著称。他根据多年经验体会到「手术伤正」、「化疗伤阳」、「放疗伤阴」,并以之指导肿瘤临床治疗颇有效验。笔者仅就其在这些思想

医学百科 膏药不能乱贴

随着天气转暖,中老年人登山怡情,年轻人打球畅怀,人们的户外活动显著增加。期间,运动损伤也时有发生。专家特别提醒,运动损伤部位不可马上贴膏药,因为膏药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此时使用可能会加剧肿胀。专家认

医学百科 综合疗法治疗肿瘤

经多年研究,我认为,癌症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应科学系统地全程考虑,采用整体的综合疗法。  重视心理疗法大多数患者罹患癌症后感到很恐惧,而有的医生不会安慰患者,直接告知得了癌症,生命只剩下几个月时间,这

医学百科 《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

恶性肿瘤是多发病和难治病,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公布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人,死亡620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达到1500万人。我国公布2007年

医学百科 浅谈温热法治脑病用药

据有关文献记载,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中医专家学者都认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法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然而,我们认为,肿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阳不化气、阴盛阳衰、寒血凝滞、瘀血内结,因而提出治疗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