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何谓经方

Posted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何谓经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何谓经方

经方起源于上古用药经验总结: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神农时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为了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即用八纲(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概念,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天(自然环境)有白天、黑夜、寒、热、温、凉阴、阳变化,人体亦有相应变化。为了防寒、防止生病则盖窝棚、房屋而居,为了进一步防寒,则于屋中央修建火堂取暖、门向南开;为了夏天防暑,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从生活上认识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阴阳之理,其基础理论即用八纲。同时生活中难免疲劳受寒,引起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用火考感到舒服、熏烤或热熨皮肤,使汗出而解;或服碗热汤、热粥同时盖上棉被汗出而解;或用草药煎汤熏洗而解、或用生姜、葱、大枣等煎汤热服及加盖棉被取汗而解(也因之经方又称「汤液」),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在表的证,用发汗的相对药物,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治表证经验;并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
最初人们总结的治病经验是单味药治愈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那时虽没有文字,但其经验代代相传,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公元前24年~公元206年)的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药证对应而治愈疾病,即积累了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方证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六经:方证治病经验代代相传,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这样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
历经几代几十代单复方证经验的积累,促使对理论的认识和发展。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主要理论是用八纲,病位只有表和里(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而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须要说明的是,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未在民间流传,至西晋王叔和整理部分内容,改名为《伤寒论》又称《伤寒杂病论》。
以上说明《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是指医学体系,是在汉代已较成熟的医学体系,这个医学体系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初用单味药治病,理论用八纲,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药证相对,亦即单方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后来历经秦汉渐渐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又历经汉晋集成《伤寒杂病论》。经方的发展史说明,经方不仅指《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方药,更重要的是指其医学理论体系。
认清了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明晰了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形成史,这样就能确切地把握经方的概念和定义,用简单一句话可概括即:经方,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
这里要强调,所谓方证理论,是指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说《伤寒论》的主要组成是诸多方证,其理论是八纲、六经。理论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注意此定义和概念是对《汉书·艺文志》对经方定义的注释,明示经方的主要理论是八纲,而更强调了用六经。这里的概念要明确,凡提经方,不仅只指《伤寒论》等书中的方剂,而且包涵方证的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所谓经方者、经方家,不只是治病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药、方剂,更重要的是用其方证理论。即严格来说,只用其方剂,不用其理论称谓经方者、经方家欠妥;反之经方者、经方家用方证理论治病,所用方药、方剂不仅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等书所记载的原方药、方剂,据证用其方剂加减、或用时方或自拟方,方证对应治愈疾病亦属经方者、经方家,这里很明确,凡提经方,不只指处方用药,而是指医学体系。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方机对应用经方

「方证对应」是胡希恕先生伤寒学术之要点,被其誉为「辨证的尖端」。此辨证者,先辨六经,再辨方证,要求对应点较多。为探究经方功效的多维性和对应证机的多向性,拓展经方适应范围,灵活机动运用经方,发挥经方最大

医学百科 经方辨证

●经方辨证论治起源于神农时代的用药、方证经验总结,基础理论是八纲,经历代用药、方证经验的积累,大约在汉代,认识到病位不但有表证和里证的不同,还有半表半里的不同,因而由八纲发展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经方

医学百科 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

——冯世纶临证实录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井然有序。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方的魅

医学百科 呼唤经方回归

继承、发扬、创新是我们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走好中医路,做好中医人。为中医事业发展我们呼唤「经方」回归。医圣张仲景论外感、内伤杂病,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建立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创「经方」250方,

医学百科 感悟经方的魅力(上)

《伤寒》以方名证,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也是经方发展的特点。随着临床经方治病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就会越来越感悟到经方的无穷魅力。第一次跟随胡希恕先生抄方,见其一上午诊治30人许,他诊完后常叮嘱:「

医学百科 感悟经方的魅力(下)

  方证的科学内涵评价一门医学理论是否科学,主要看其理论是否能正确指导临床,是否疗效确切,而经方、《伤寒》的科学性为世界共认,应当指出的是,其中的方证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有人怀疑中医不科学,经方的方证不

医学百科 经方治疗胃溃疡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高建忠,对中医有着独到的见解,对治疗疑难杂症也十分擅长,善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药简而效彰。笔者在跟随高老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价值,所开处

医学百科 准确辨方证 活用经方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则和经方,因其法度谨严、方药精当、疗效肯定而被历代医家公认为中医学的精华和典范。辨方证就是辨六经之证,从而准确选用某方的指征和证据。活用经方的首要条件就是会辨方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医学百科 经方活用解郁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的心理应激事件日益增多,怒、恨、怨、脑、烦等不良心态不时地肆虐着人们的心灵,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等病症也日渐增多,中医认为此病多属郁证,活用经方辨证治疗有较大的优势。

医学百科 用经方要尽量用原方

用经方,首先要学会用原方。经方是前人数千年的经验,其配伍经千锤百炼,已炉火纯青。用原方,是走捷径,也是对前人经验的尊敬。  很多经方家擅用原方读经方家医案,发现许多医家擅用原方。如曹颖甫先生治疗伤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