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验

Posted 类风湿

篇首语: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验

  中医认为类风湿属于「痺证」的范畴,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疼痛。近年来,随着西医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据此,马志坚常采用的方药如下:
  主 方
  无论何种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一般都会因遇寒而加重。根据病人是否有内在热象(主要通过小便颜色,咽痛、咽干、口渴与否,舌脉等加以判断),可以将治疗类风湿的主方分列如下:
  1.当归四逆汤
  对于寒湿较重的类风湿病人,常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可用于治疗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常表现为手足厥寒,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2.白虎加桂枝汤
  对于有明显热象的类风湿病人,常采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以清热通络止痛。《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可用于内有壮热,或风寒湿邪郁而化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可伴有小便黄,咽干,咽痛,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
  3.桂枝芍药知母汤
  对于无明显寒热的类风湿病人,常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可用于治疗病久正虚,风寒湿侵入筋骨关节,营卫不利,气血凝涩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以身体瘦弱,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剧烈而无明显寒热为特征,舌淡苔白,脉沉。
  配伍用药
  1.忍冬籐、金雀根、岗稔根合用
  忍冬籐: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别录》:「主寒热身肿。」《本草纲目》曰「治一切肿毒,痈疽疥癣」,它是祛风通络药中药性平和且具有清热功效的抗风湿药,是一味兼有抗风湿、消炎止痛、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免疫抑制药。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炎,不论热证、寒证、寒热错杂证都可以使用。
  金雀根:味甘,性微温。《纲目拾遗》:「治跌打损伤,咳嗽,暖筋骨,疗痛风,性能追风活血,兼通血脉,消结毒。」《开宝本草》:「清肺益脾。治头晕,咳嗽,哮喘,五痨七伤,衄血。」有益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传统上是一味补气活血的强壮药。现代研究表明,它对小鼠的T、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类风湿的常用药,而且还有强壮功效。
  山稔根:又名岗稔根,味甘,性平。有祛风通络、止血、镇痛的功效,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
  以上三味药合用,对于治疗类风湿效果极佳。其中忍冬籐可用至30~90克,金雀根、山稔根的用量一般为10~15克。
  2.制蒲公英:用川乌、草乌炮制蒲公英,可用于代替直接使用川乌、草乌。制蒲公英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川乌、草乌的毒副作用,缩短了患者的煎药时间,避免了因煎药不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同时还可达到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的药效,用以治疗寒邪偏盛之风湿痺痛。常用量为30~60克。
  3.制马钱子:善能搜筋骨间风湿,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止痛力强,用以治疗风湿顽痺,肢体拘挛疼痛。由于其有大毒,故用量一般不超过3克,并需嘱咐患者,若服药后有头晕等症状,即服用大量白糖水或停止服药。
  4.白芥子:可温通经络,利气豁痰,消肿散结止痛,用以治疗筋骨腰节诸痛,对于表里不通尤为有效。常用10克。
  5.虫类药
  (1)蜈蚣:与木香作为药对使用,木香可加强蜈蚣的穿透性,对关节、经络深处的病变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木香的常用量为6~10克,蜈蚣为1~3条。
  (2)蚂蚁:可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现代研究表明蚂蚁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又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对T细胞发挥了免疫双相调节的作用,且毒性低。一般用量为10~15克,对风湿痺痛、手足麻木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3)僵蚕:可祛风、止痛,对风邪偏盛的抽搐、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常用10克。
  (4)乌梢蛇:祛风、通络,对风湿顽痺,久病邪深者有良好的效果,常用20克。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风湿之邪较重者,使用威灵仙、桑枝、防风、羌活等祛风除湿药;肝肾亏虚者,使用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药;类风湿病人一般需服药日久,故加神曲、谷芽、麦芽等健脾和胃药以保护胃气。
  服药方法
  内服配合外洗:药煎两次后,早晚分两次服用;将药渣煎第三次,用来泡洗手脚,早晚各半小时。根据马志坚大夫多年临床实践,内外合用对病情的缓解有极大的作用。病情稳定后,可将饮片粉碎成末,装入胶囊服用,亦可制成丸药服用。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两型论治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具有关节炎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出现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患病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属中医学的「痺证」范畴,其症状与历

医学百科 顽痺(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朱良春:创制益肾蠲痺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增生性脊柱炎等疾病,疗效显著。熟地当归仙灵脾鹿啣草各120克炙全蝎炙蜈蚣各25克炙乌梢蛇炙蜂房炙地鳖虫炙   僵蚕炙

医学百科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葱150克,烧酒250毫升。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加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2、桑枝500克,海

医学百科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女贞子30克(重症用6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病情缓解后巩固疗效用女贞子30克继续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2、白花蛇、地龙各150克,地鳖虫、制蜈蚣、制僵蚕各30克,炮山甲25克。

医学百科 二草二皮汤,中医偏方有用吗

组成伸筋草60克,透骨草60克,五加皮60克,海桐皮60克。功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肘、膝及其以下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者);也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关节功能障碍者(多配合

医学百科 朱良春教授益肾壮督治类风湿关节炎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是周身性、终身性疾病,在治疗上必须始终坚持整体观念,辨证结合辨病,标本同治,并宜采取综合措施,内外并治。除辨治之内服药外,还应配合熏洗、药浴、外敷、膏贴、理疗、针灸、推拿等,这样可以协

医学百科 类风湿患者的日常调护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关节疾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须突出医患结合,发挥日常饮食和情志调理作用,并帮助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促进康复。周祖山创立发展类风湿病周氏综合疗法,既扶正又祛邪,扶正时强调药补与食

医学百科 中医望肢体之梭形关节肿胀

关键词:梭形关节肿胀。梭形关节肿胀的形象为:两手第一指间关节肿胀如梭形,疼痛屈伸不利。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晨僵现象:晨起指关节或脊背僵硬,活动不利,特别是握拳不紧,关节呈梭形肿胀,功能受限,常有对称性

医学百科 郁证也见少阴病

案例王某,女,47岁。2010年3月24日初诊。患者系安徽人,专门来京找冯世纶诊病。自述主要需要解决两个病,一是多年的「抑郁症」,长期失眠,急躁;二是去年2月诊断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周身关节疼痛,晨

医学百科 李济仁、张舜华辨治痺证经验(上)

中医诊断的痺证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疾病内涵基本一致,是一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病变累及骨、肌肉、关节、皮肤、血管等组织的疾病。其范围甚广,可包括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