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疏肝和胃降气治咳嗽

Posted 咳嗽

篇首语:人生于世,委屈在所难免,消化了就是成长的动力,消化不了就会变成脾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疏肝和胃降气治咳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疏肝和胃降气治咳嗽

陈某,男,58岁。患者半年以来长期咳嗽、咽痒、痰难咳出,无胸闷、气喘,曾自购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口服,效果不显。有中医给予麻黄、葶苈子等宣肺止咳平喘中药,咳嗽不减。拍胸片为肺纹理增粗,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15天,咳嗽仍不见好转。肝功能、B超、胃镜检查后,发现患有十二指肠霜降样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轻度脂肪肝、肝囊肿等病,且肝功能AST54U/L(正常40U/L),有轻度异常。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发现患者不仅咳嗽、咽部有痰,而且伴腹胀、大便时干时溏,有时胃部嘈杂不适,舌红苔黄,根稍腻,脉弦。经辨证为肝胃不和,痰浊阻肺,治以疏肝和胃,降气化痰,以四逆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10克,黄芩6克,桔梗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6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熟大黄3克,蒲公英15克,苏梗10克,法半夏10克,鸡内金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一周后患者复诊,述服药3剂后,咳嗽明显减轻,晚上能平稳睡眠。守前方,加砂仁6克,再服7剂,咳嗽痊愈。
按:80%以上咳嗽患者通常首诊呼吸科,临床上该病的治疗也多以宣肺化痰止咳为主,但是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认识到消化系统疾病也可导致咳嗽,在辨证治疗上应加以鉴别。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篇》)五脏各在一定的时令受病而后传肺脏,如「乘春肝先受邪,乘夏心先受邪,乘秋肺先受邪,乘至阴脾先受邪,乘冬肾先受邪」,诸脏受邪而后传肺致咳嗽。各脏咳又传胃、大肠、胆、小肠、膀胱、三焦。而六腑又可传五脏,以及脏象间横传,皆可导致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气」,水湿内停而为痰浊,痰浊上乘而蕴贮于肺。该患者咳嗽痰多,伴有大便时干时溏,考虑到脾胃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而生痰;痰多则阻遏气机,肺气被郁,宣降失常出现咳嗽;久病则郁,郁久易化热,郁热炼痰,更加不易咯出,表现出咯痰无力,黏稠难出;舌红苔黄根稍腻,更加提示中焦湿热积滞,痰热互结;脉弦为肝郁之征,以四逆散为主方加减治疗。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理肝脾,加黄芩、桔梗载药上行,清肺中湿热;白芥子、莱菔子降气化痰,利气平喘,配合熟大黄泻热通降,使肺气清肃下行;加苏梗宽中行气,法半夏燥湿化痰,使得痰多不易咯出得以消除;五味子养阴生津润肺,防止肺阴受损;蒲公英解毒清肝热;干姜、鸡内金温胃消食。
现代医学也认为持续性咳嗽不仅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还包括鼻分泌物后流、胃食道反流等。胃食道反流性疾病患者多因下食道括约肌无法适当发挥闭锁功能,或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下食道括约肌松开,而造成胃内的食物或胃液反流,这些含酸的胃液使得食道壁受损,引起咽部异物感和呼吸道不适,出现清嗓或夜眠咳嗽症状,患者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经抑酸剂和胃动力药治疗,咳嗽可以得到控制。
因此,临床上接诊患者时,除听患者的主诉外,还要以整体观念分析病情,寻找发病原因,才能防止误诊误治。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疏肝健脾和胃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胃镜诊断的普及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进展,慢性胃炎的确诊病例逐渐增多,据统计,慢性胃炎约占门诊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由于浅表性胃炎可逐渐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

医学百科 疏肝和胃治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其特点为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

医学百科 疏肝和胃治腹泻

调治脾胃时用药很关键,既要防温燥太过伤胃,又需防滋腻太过碍脾;用降浊药物时,应注意升举脾气,以防清阳下陷;用寒凉药物时,当注意炒制或反佐辛温之品,以防寒凉伤胃;用补气药物时,需注意防止生发肝阳,同时还

医学百科 枇杷叶治慢性咽炎

枇杷叶为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枇杷的叶,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其味苦,性平。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效。临床用以治疗梅核气(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和慢性咽炎),疗效颇佳。取枇杷叶30克,刷去绒毛

医学百科 辛智科治脾胃病常用药对

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喜用药对,并对其体会颇深,应用娴熟,疗效显著,现将常用的药对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黄连吴茱萸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名为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有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制

医学百科 开宣肺气治经闭

汪某,女,37岁,2012年3月初诊。患者主诉月经6月未行,腹胀胸闷,周身不适。患者言一年前「人流」术后,情绪不畅,致经闭。经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经来量少,停药经闭依旧。也曾服中药活血化瘀调经未果

医学百科 温阳化气治口渴

口渴一症,临床多见。究其病因,可分外感和内伤两类。外感引起者,如风热感冒、阳明证及温病等。一般病程较短,总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症可寻。内伤引起者,一般病程较长,多由阴虚引起,然由阳虚引起者也

医学百科 绿萼梅疗痤疮

绿萼梅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和胃,理气化痰之功,临证常用于肝胃气滞或梅核气证。《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用梅花蛋(鸡蛋1个,一端开孔,放入绿萼梅7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个,连

医学百科 莱菔子消食降气止咳喘,中医偏方有用吗

  莱菔子,即俗称的萝卜子。民谚有「十月萝卜小人参」的说法,意指吃萝卜好处多多,殊不知,萝卜的种子也同样是一味良药。  中医认为,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功专消食、降气、化痰。古称「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

医学百科 萝卜生姜汁 善治咳喘

辨证属痰湿内蕴,气机不利。治当以化痰、降气、平喘。药用:炒杏仁6克,炒苏子5克,半夏3克,川朴3克,陈皮5克,川贝母3克,云苓6克,甘草3克。2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药后咳嗽喘息如旧,痰声漉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