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疟证寒热有根

Posted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疟证寒热有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疟证寒热有根

凡疟,固当以风寒暑湿别而治之,或汗、或下、或吐、或温,《活人书》之格法,虽卢扁不能违矣。然尝见疟之经久而不歇,其故何耶?有根在也。根者何?曰饮、曰水、曰败血是尔。惟癖为疟之母,惟败血为暑热之毒,惟饮与水皆生寒热。故暑之脉虚,水与饮之脉沉结,癖之脉结。聚挟水饮者,为之逐水消饮。结癖者,胁必痛,为之攻癖。若败血、暑毒随证而疏利之,寒热不除,吾未之信。

相关参考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发疟呕吐勿用常山

有中年人,脏腑久虚,大便常滑,忽得疟疾,呕吐异常,惟专用人参为能止呕,其他疟剂并不可施,遂以茯苓二陈东加人参、缩砂,而倍用白豆蔻,进一二服,病患自觉气脉颇消,于是寒热不作。盖白豆蔻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治疟要诀怎么用?《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治疟要诀

凡疟,皆因腹中停蓄黄水,惟水不行,所以寒热不歇,此疟家受病之处也。治法,暑疟纯热,以香薷散加青皮、北大黄、二个乌梅同煎,侵晨温服。寒疟多寒,以二陈东加青皮、良姜,多用姜同煎,侵晨吞神保丸五粒。并欲取下

退热怎么用?《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退热

退热用凉药,不可十分尽,或余热些少未去,不足关心,自然无事,否则热去则寒起,古人戒之。一方多用川芎、茯苓、甘草,少用白术,粗末水煎,病后和胃,收敛浮阳,屡试得效。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柴胡退热不及黄芩

若药弗瞑眩,厥病弗瘳。世俗治热,例用柴胡,最为稳当。至若黄芩一辈,则指为大寒,不敢用之,不思药病不相当,鲜克有济,继今退热而热不去者,须用黄芩。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治病当先救急

治病如弈棋,当先救急。急者何?救其重而略其轻也。假如病患发热经日,服通利之剂,泄泻不止,呕吐大作,粥药不入,而热犹未已。治法略去发热一节,且以定呕进食为先。惟人参、生姜,入些炙甘草,煎汤调苏合香丸,咽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附∶十二经脉歌

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中行,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病喘与咳,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为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论肝脾生病

经曰∶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盖肝脉可以知风寒之出入,脾脉可以验饮食之盈亏。肝亦主血,脾亦主痰,以其脉之虚实而益损之,以其病之关系而对治之。君请择斯二者。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治病如操舟

操舟在手,当风波震荡之中,一有转移,则舟覆矣。医权药衡,主持在我,不可偏徇病家所欲,尤不可张惶,使病患惊。间有病家,粗识皮肤,辨难反复,万勿惑焉。又有瘥后,触犯再复,隐讳不言,须诘问其由,庶得对病施药

退热有法怎么用?《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退热有法

凡壮热烦躁,用柴胡、黄芩、大黄解利之。其热乍轻而不退,盍用黄芩、川芎、甘草、乌梅作剂,或用黄连、生地黄、赤茯苓同煎,临熟入灯心一捻主之,其效亦速。盖川芎、生地黄皆能调血,心血一调,其热自退。

罂粟壳怎么用?《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罂粟壳

常山治疟,罂粟壳治痢,人皆薄之固也。然下痢日久,腹中无痛,当涩肠岂容不涩?疟以痰水作恙,法当吐痰逐水,又岂容不为之吐下?于斯时也,不有罂粟壳、常山之剂,其何以为对治乎?但中间有药辅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