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咳嗽(支气管炎)的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Posted 支气管炎

篇首语:知识是智慧的火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咳嗽(支气管炎)的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咳嗽(支气管炎)的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
陈泽霖:在急性发作时,先父陈耀堂老中医有一通用方。
霜桑叶9克 前胡9克 牛蒡子9克 生甘草6克 桔梗6克 凤凰衣4.5克 玉蝴蝶6克 鱼腥草30克 野荞麦根30克 佛耳草15克
有发热的,加黄芩、天竺黄;痰咯不爽,加枳实、淡竹沥;痰液清稀,加冬瓜子、白芥子;兼有气喘,加蜜炙麻黄、地龙;黄痰,加萎皮、大贝母。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程国彭: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桔梗(炒) 荆芥 紫苑(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1000克 甘草(炒)360克 陈皮(水洗去白)500克
共为末。每服9克,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医学心悟》卷三
[辨证方]
1、寒 证
陈复正:人参败毒散,为咳门第一神方,举世少有知者。
人参2克 芽桔梗3.6克 正川芎 白云苓 陈枳壳 信前胡各3克 川羌活2克 川独活1.5克 北柴胡 南薄荷 荆芥穗 北防风 净连翘各3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1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1剂。
《幼幼集成》卷三
邵长荣:形寒胸闷,咳白沫痰,我常用附子、姜竹茹、葶苈子、五加皮、白术各9克,陈葫芦、米仁根各18克,黄荆子1.2克,细辛3克,制成合剂,名温肺化饮糖浆,对咳痰、胸闷、形寒等症,有效率在70%~80%。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郭铭信:对肾阳虚者,龚老师重用附子等温阳药,自拟扶肾蠲饮汤:制附片30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细辛6克,炙甘草9克。用于咯白泡痰,量多易出,畏寒怯冷,咳喘动甚尤剧,舌淡苔白滑,脉弦尺弱者有效。附子要先煎熟透,以去其毒,服之不麻口方可。据我体会:若痰多味咸,咳喘气促,舌暗红或紫,舌上无苔,或呈地图舌,脉大无力而数者,当用金水六君煎。方中熟地要重用至30克左右,余药为其四五分之一即可,否则,本末倒置,效必不著。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 证
赵吉顺:我在临床根据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症状特点,制成咳喘冲剂,适用于老年人久咳虚嗽以及痰喘痼疾;也可用于外感咳喘患者,经过较长时间临床实践应用,颇受群众欢迎。
桔梗30克 贝母30克 杏仁40克 地龙50克 白芥子30克 洋金花2克 黄芩30克 罂粟壳15克 山药30克
上药共257克,制成60袋,每袋约4克左右,1日3次,每次1~2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曹希平:咯痰不爽,久咯痰不能出,痰稠成块或如丝,不论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均有较好的效果。
党参15克 麦冬12克 黑芝麻12克 桑叶15克 生杷叶20克 生石膏30克 杏仁10克 生甘草10克 水煎服。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二)
陈士铎:人有骤感风寒,一时咳嗽,鼻塞不通,嗽重痰必先清后浊,畏风畏寒,此风寒入于皮毛,肺经先受之也。方用善散汤。
麦冬9克 苏叶6克 茯苓9克 玄参6克 甘草3克 黄芩2.4克 天门冬9克 款冬花1.5克 贝母3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三
段英廉:治慢性支气管喘息,以咳喘气逆、胸满气短为主证,兼有胸内烦热者。
党参10克 甘草8克 干姜10克 知母10克 牛蒡子8克 生地(切片)20克 地龙10克 黄芩10克 大枣12个(劈开)
水煎服。
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奉方治慢性喘息、胸内烦热者,服四剂多可见效。曾治一王姓妇人,年五十余,患喘息病十八年。自言咳喘日甚,胸中灼热,屡治无效。诊其脉弦数,舌苔黄腻,为其开上方,嘱其连服5剂。服后来诊,自言喘息烦热均减,嘱其继服本方。数日后欣喜来告,服药10余剂,喘息至今未作,食欲增加,体力增强。
《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3、虚 证
王正芳:吾师戚景如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扶正固本之膏方--补肺定喘膏:红参50克(研粉冲入膏内),黄芪300克,白术120克,防风90克,熟地黄120克,山萸肉60克,淮山药150克,云苓100克,陈皮60克,半夏100克,川贝粉45克(冲入),干地龙90克,炒苏子90克,麦冬100克,五味子45克(打),鹿角胶90克,阿胶90克,补骨脂100克,怀牛膝60克,核桃肉150克,桂圆肉150克,红枣240克,浓煎3次,去渣,滤取清汁,再加胶、冰糖1.5公斤及紫河车120克、蛤蚧2对、坎气粉15克收膏,每日早晚各1汤匙,开水冲服。对慢性支气管炎伴有气喘者,疗效甚佳。每年冬天服1料,可预防次年不发或少发。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陈士铎:人有咳嗽长年不愈,吐痰色黄,结成顽块,凝滞喉间,肺气不清,用尽气力,始得出于口者,此乃老痰之病也。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之。
人参1.5克 白术15克 茯苓9克 陈皮1.5克 柴胡1.5克 白芍30克 白芥子9克 甘草3克 栀子3克
水煎服。2剂而痰变白矣,4剂而痰易出矣,10剂而咳嗽尽除。
《辨证奇闻》卷三
陈泽霖;对某些逢冬必发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在七八月间即预服用健脾补肾药,常用生熟地各15克,山药12克,山萸肉4.5克,巴戟肉6克,仙灵脾9克,白术9克,党参9克,灵芝9克。以上各药10倍,共研细末,再用鱼腥草30克,佛耳草15克,野荞麦根30克,煎汤代水泛丸。每服6克,日2~3次,服用3个月,当可改善病人体质,增强免疫功能,当天气转冷、寒潮来临时即有抗御能力,能减轻发病或不发病。曾观察近200例,有效率在85%左右。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陈直:保效丹,治老人秋后多发嗽,远年一切喉疾,并劳嗽痰壅。
蛤蚧一个(如是丈夫患,取雄者腰前一截用之;女人患,取雌者腰后一截用之) 不蛀皂角2挺(涂酥炙,去黑皮并子) 干地黄0.3克(熟蒸如饧) 五味子0,3克 杏仁0.3克(去皮尖,用童子小便浸一伏时,入蜜炒黄色) 半夏0.3克(浆水煮3~7遍) 丁香少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食前服5丸,煎汤下。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朱良春:余历年来对慢性久咳,概予久咳丸治之,多收佳效。该丸由五味子50克、罂粟壳600克、枯矾30克、杏仁72克组成,配伍至妙,有定喘止嗽之功,无敛邪闭肺之弊,一般服3~5日即可平复。上4味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15粒,1日2次,白糖开水送下。如有外邪发热者,暂勿用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4、实 证
邓铁涛:1968年我带学生到广东顺德县陈村公社巡回医疗,6月25日适逢当地防洪,农民兄弟于堤上露天而宿,三天之后感冒咳嗽者甚多。乃与同学诊察病人,所见症候大抵相同:微恶风寒,徽发热,头身重痛,疲倦乏力,脘闷,咳嗽,痰白或黄而稠,咽喉不利,舌苔白厚而腻,脉浮滑。此为外感兼湿之咳嗽,即与学生就近采药,配方如下:
鹅不食草2500克 黄皮树叶2500克 凤尾草1000克 崩大碗2500克 车前草2500克 苏叶500克(前六味均为鲜品)马勃30克
上7味约煎水1大锅,50多名患者,每人1碗, 1次服完。服后疗效甚佳,其中40多人症状完全消失,特别是有一患者反映,咳已数月,久治未效,竟此一碗"凉茶"而愈。
《名老中医医话》
[食疗方]
陈修园:梨藕汁膏,治痰嗽诸虚,奇验如神。
梨汁 藕粉 萝卜汁 生姜 人乳 白糖 红糖 童便各120克
将8味放瓷瓶内,用炭火熬煎至500克为止。每日空心百滚汤调下12~15克,服完即愈。
《医学从众录》卷二
青浦君:观音茶,最补虚损,并治咳嗽,神效。
黑芝麻(微炒) 藕粉 山药(微炒) 粘黄米(面炒) 白糖各500克,莲肉(微炒)240克
共为末,随意滚水冲服。
《寿世编》卷下
王怀隐:灌藕方,益心润肺,止胸膈烦躁,除咳嗽。
生藕5挺(大者) 生百合60克 生薯药90克 白茯苓60克(末) 枣3~7枚(去皮核) 生天门冬60克(去心,细切) 面120克 牛乳200毫升 蜜400毫升
上将百合、薯药、天门冬研烂,人蜜更研取细,次入枣瓤,次入茯苓,次入面,搜和,于则更人黄牛乳调,看稀稠得所,灌入藕中,逐窍令满,即于甑中蒸熟。每饭后,或临卧时,少少食之。
《圣惠方》卷九十六
陶承熹:久嗽方,不论老少,无不奇验。
大萝卜1个,去皮切作4块,不可切到底,下留蒂,用砂锅煮熟捻碎,和顶白洋糖再炖极烂,空心服。隔二三日,用柚子l大个,先切一盖,去瓤留壳,损鸡1只,去四足毛血肝肠等,顶装入柚子内,即以柚顶盖之,外用泥裹,白炭火煮熟,秋石蘸鸡 食之。久年病重者,不过二三服,无不立效。
《惠直堂经验方》卷二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苦瓜药用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苦瓜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消暑、明目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苦瓜500克切碎,水煎取汁,煮20个大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药膏一匙。目赤肿痛:苦瓜烘干炒焦,研细末,

医学百科 治支气管哮喘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人参1.5克,蛤蚧1对(炙),杏仁30克,川贝母30克,紫河车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2~3次。2、地龙焙乾,研粉,装入胶囊。每次服3到5粒。用于热哮。3、僵蚕5条,浸姜开,晒乾,瓦上焙

医学百科 芦根治病小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芦根麦冬饮: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适用于放射治疗后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的肿瘤病人,对糖尿病、肺燥咯血及支气管炎者,也有一定疗效。芦根荸荠雪梨

医学百科 支气管哮喘食疗小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五味子250克,加水煎半小时后冷却,用鸡蛋10个放入浸泡,10天后每天早晨取一个,用糖水或热黄酒冲服。胡桃肉10个,每晚临睡前缓嚼,用淡盐水送服。紫河车粉1.5克,每天2~3次,开水送服。荆芥、防风各

医学百科 治疗咳嗽验方两则,中医偏方有用吗

验方1:鲜芦根100~150克,用水洗净,煎水内服,一日3次,每次200毫升,每日一剂。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以微恶热、咳痰黄绸,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者。验方2:苏子10克,莱菔子15克,紫菀20克

医学百科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验方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岳美中:脉管炎,中医称为脱疽,甚者溃烂发臭,临床颇觉棘手,《傅青主秘方》顾步汤甚效。曾在××医院会诊一患者,脚趾发黑,长期不愈,投以此汤而瘤,后又治愈多人。药用连翘茎、乳香、没药、防风、白蔹

医学百科 橘子皮治病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治慢性支气管炎:橘皮5~15克,泡水当茶。治便秘:鲜橘皮12克或干橘皮6克,煎汤服用。治乳腺炎:生橘皮30克、甘草6克,煎汤饮服。治口臭:将一小块橘皮含在口中,或嚼一小块鲜橘皮,可治口臭。治冻疮:将橘

医学百科 凉燥咳嗽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深秋天气渐冷,外感引起咳嗽,痰液清稀,鼻塞频流清涕,咽干唇燥,头痛不适,畏寒,不发热或有低热,无汗,舌淡苔白,中医称之为凉燥咳嗽。中药疗效甚佳。杏仁(打碎)、苏叶(后下)、清半夏、白茯苓、炙紫菀各12

医学百科 咽干咳嗽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1.生地黄、玄参、丹参各20克,麦冬、桔梗各10克,知母、桑白皮、地骨皮、牛膝、瓜蒌各12克,甘草6克,乌梅1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2.桑叶、菊花、金银花各15克,枇杷叶、牛蒡子各

医学百科 咳嗽秘方两则,中医偏方有用吗

验方1: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每日1剂,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验方2: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10克。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