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脉象之浮、沉、滑、数

Posted

篇首语: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脉象之浮、沉、滑、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脉象之浮、沉、滑、数

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常见于伤风、感冒及多种传染病的初期。但也有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浮阳外越而呈现浮而无力的虚脉。
沉脉(附伏脉)
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显,重按始得。此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迟为里寒,沉数为里热,沉涩为气滞血瘀,常见于水肿、腹痛,久病及多种虚弱性疾病。
伏脉: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重按推筋著骨始得。为邪气内闭或剧烈疼痛或厥证。
迟脉
脉搏次数少,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少于60次),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冷积(阳虚阴盛),迟而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心气虚弱等病证。
数脉(附疾脉)
脉膊次数多,一息六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多于90次)。主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弦数多为肝火旺,常见于热性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数而无力也可见于气虚证。
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重证。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沉脉

沉脉亦是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的一种脉象。沉脉位置深,浮沉二脉反映脉象深浅不同的位置,当然还有一个中,但中不是病脉。沉脉出现于医籍亦最早,在《内经》中屡见,又常常浮、沉、大、小、滑、涩并列为主要脉象。在

《医学纲目》 诸脉诊病杂法

诸脉诊病杂法者,窍恐迷乱诊病大纲,故以杂法名之也。凡前篇脉之浮、沉、迟、数、虚、实、洪、细、滑、涩,所指阴、阳、表、里、寒、热、血、虚、气实之病者,皆诊病之大纲,学人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故《内经》论脉

医学百科 二十八脉及主病之浮脉类

浮脉类:浮脉与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以脉位表浅而相类,故均列入浮脉类,但各脉的脉象和主病又各有特点。1、洪脉(附:大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应指浮大而有力,滔滔满指,呈波涛汹

医学百科 中医脉象之伏脉

伏脉是单一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就是沉脉,只不过在沉的程度上更加重于沉,即所谓「沉极而伏」。所以古人说沉脉要按至筋骨之间乃得,而伏则须推筋著骨,说明它与冗是个程度上的差别,从脉形的性质讲是一类,所以在分

博约怎么用?《医述》 博约

凡脉,博之则二十七种,约之则浮、沉、迟、数、滑、涩、细、大为八要,又约之则为浮、沉、迟、数,又至约则为浮、中、沉。是知浮、沉、迟、数四脉,真千古要诀也。(《医学入门》)

医学百科 各种脉象的程度

各种脉象在实际表现时都有个程度问题。如前所述正常脉象都可以有浮沉、大小、力度大小等表现,当然这种变化在程度上是轻的不能达到病脉的程度。而且是有条件的,比如瘦人脉浮,肥人脉沉之类,不具备这些条件当然是不

医学百科 刘xx之幼女,年五岁,周身发热

奉天刘xx之幼女,年五岁,周身发热,上焦躁渴,下焦滑泻,迁延日久,精神昏愦,危至极点,脉象数而无力,重诊即无。为疏方用生怀山药一两,滑石八钱,连翘、生杭芍、甘草各三钱,蝉蜕、羚羊角(此一味另煎当水饮之

医学百科 脉象之滑、涩、玄、紧

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涩脉脉来涩滞不畅,如刀

医学百科 季节脉详细介绍

所谓季节脉,即古人所称的时脉。时脉是指一年四季之中脉搏随之演变的相应脉象。时脉是正常人体随季节气候应变的正常脉象。只有识得季节性正常脉象才能正确掌握病理情况下所产生的病理性脉象。所以元·滑伯仁《诊家枢

医学百科 蒲辅周热结旁流(流行性乙型脑炎)医案

梁XX,男,28岁,住某医院。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检查摘要:(略)病程与治疗:病已六日,曾连服中药清热、解毒、养阴之剂,病势有增无减。会诊时体温高40.3℃,脉象沉数有力,腹满微硬,哕声连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