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舌诊时脉诊的冲击(一)

Posted

篇首语: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舌诊时脉诊的冲击(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舌诊时脉诊的冲击(一)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诊对脉诊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诊的发展高潮而来的。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的出现开始的,《金镜录》抛弃中医的传统诊法,即脉诊,专以舌诊辨证,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创举,但是由于它本身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方法上的不足,以及舌与苔的配合与临床实践不符的缺点,因此冲击的力量不大,脉诊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为第一部舌诊专著《金镜录》和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两者相比,其学术成就相差太大,《金镜录》还不足以构成对《脉经》的冲击力量,这主要与两书作者的学术水平所决定的。《脉经》的作者,王叔和西晋人,虽早于《金镜录》的作者敖氏一千余年,但王叔和做过太医令,史书称他性情沉靖,博通医方,好撰述,是当时的医学大师,他除编著《脉经》以外,还撰次过张仲景《伤寒论》,因此无论是医学理论的造诣,还是临床实践经验都是高水平的和丰富的,他既继承了古代的各家所长,尤其是《内经》、《难经》、《伤寒》这些经典著作的理论方法,又对自己的丰富医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因此,《脉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又能具体指导临床辨证的脉学专著,因此他一出世,便受到所有医家的重视,并将它奉为圭臬。《金镜录》则不然,其作者敖氏,不知何许人,其经历亦无从查考,可见其影响不大。从其著作水平来看,亦决难与王叔和相比,他没有王叔和那样深邃的医学理论基础,对舌诊没有从理论上去论述,对古代尤其是《内经》、《难经》、《伤寒》这些经典性的文献中有关舌诊的内容亦未进行继承和吸收,在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辨证方面又不那么符合实际,因此它与《脉经》无法相比。
2、《脉经》对脉名进行了统一的标准化,在《脉经》以前,脉名的名称并无统一的标准,经过王叔和的整理,对古代脉名进行了删节成为二十四种,并具体说明了他们的形象,使脉象有了明确的统一标准。《金镜录》对古代舌诊并没有很好的继承,当然说不上整理,更谈不上统一和标准化的问题。
3、《脉经》还解决了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如独取寸口诊法是《内经》、《难经》都提出过的问题,但其中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因面尚不能达到临床应用的目的,如寸关尺的部位、长度,都由王叔和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其他如两手六部脉所主脏腑,诊脉时间,脉的阴阳、轻重、大小,人的大小,长短,男女与脉的关系,以及反常脉、脉的主病、死脉等等,王叔和都有详细的论述,并指出明确的法则,王叔和在《脉经》中还编人了历代名医脉法,包括结合临床实践的运用法则,像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舌诊同样存在,但《金镜录》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脉经》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既是理论性很强,又是切合实际指导临床辨证的实用脉学专著,其影响远及国外。《脉经》所具有的这些成就,《金镜录》是无法与之相比的。《金镜录》很可能是敖氏临床舌诊经验记录,并没有对其进行总结,使其理论化、系统化和统一标准化。正是由于《金镜录》本身存在的缺点和许多不足的地方,因而决定它对脉诊构不成冲击的力量。
《脉经》由于本身的学术成就和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促使脉学不断向前发展,继《脉经》之后,不同版本的脉学著作不断涌现,并且从高难度向通俗化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出现过挫折,像《脉诀》这种谬说的流传,但很诀就受到广大医家的批判,对《脉诀》的批判,实际上是一次关于脉学的学术争鸣,其争鸣本身就是一种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同时又是一次脉学的大普及,正是由于这次争鸣运动,才产生了《濒湖脉学》、形成了脉学的第二次发展高潮。《濒湖脉学》克服了《脉经》深奥的缺点,又吸收了《脉诀》通俗化的长处,使脉学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濒湖脉学》是脉学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对于《濒湖脉学》的评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濒湖脉学》一卷。明·李时珍撰,宋人剽劫王叔和《脉经》,改为《脉诀》,其书之鄙谬,人人知之,然未能一一驳正也。至元戴启宗作刊误,字剖句析,与之辨难,而后其伪妄始明。启宗书之精核,亦人人知之,然但斥赝本之非,尚未能详立一法,明其何以是也。时珍乃撮举其父言闻《四诊发明》,著为此书,以正《脉决》之失。
其法分浮、沉、迟、数,二十七种,毫厘之别,精核无遗,又附载宋·崔嘉言四言诗一首,及诸家考证《脉诀》之说,以互相发明。与所作奇经八脉考皆附《本草纲目》之后,可谓既能博考,又能精研者矣。自是以来,《脉诀》遂废,其廓清医学之功,亦不在戴启宗下也。」《濒湖脉学》出世以后,由于它简明易懂,言浅义深,又是撮其诸家所长,所以无论初学和老医阅读都很适宜,真是浅得其浅,深得其深。既町作为一般的实用书籍,又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古代《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和深入研究临床辨证论治的阶梯。《濒湖脉学》的出现,使脉学进一步得到普及。至这个时期,脉学一直在祖国医学诊断上占有独特的主导地位。舌诊仍然远远落在后面。
在此之后,舌诊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至明末清初温热学派的兴起,很快将舌诊推向第二个发展高潮,从而形成了对脉诊的第二次冲击。这次舌诊发展高潮是以明代名医薛已为先导,薛氏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金镜录》,倍加重视,给予其极高的评价,并注意补充了《金镜录》理论上的缺陷,他认为心为人身之主,舌为心之苗,因此舌苔能够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薛氏还将舌诊的应用范围从伤寒的圈子里扩大到其他内外各科疾病。继尔有申斗垣编撰的《伤寒观舌心法》,对明代以前的舌诊进行了历史性的全面总结,以后许多舌诊著作多参考此书。在此基础上,舌诊的理论和与临床实践结合方面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发展,如在理论方面,《临症验舌法》说:「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对于正常舌色与苔的论述,傅松元在《舌苔统志》中说:「舌为心之苗,其色当红,红不娇艳;其质当泽,泽非光滑;其像当毛,毛无芒刺;必得淡红上有薄白之胎气,才是无邪之舌。」为什么淡红色舌是正常舌色呢?或者说淡红色舌的机制是什么呢,徐灵胎在《舌鉴总论》早有论述,他说:「舌乃心苗,心属火,其色赤,心居肺内,肺属金,其色白,故当舌地淡红,乃火藏金内之象也。」苔的生成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说:「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面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革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面生,故日苔。」因此《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常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舌为心之苗,心主血,故舌色能够反映机体气血的盛衰;苔为胃中生气所现,面胃气又是由心脾发生,胃又与脾互为表里,故苔又为脾之外候。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舌诊与脉诊发展的时间差别

舌诊与脉诊虽然最早都见于《内经》但从内容和重视的程度来看,舌诊远远比不上脉诊。《内经》有关脉诊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对诊脉的方法、脉名、正常脉、病脉以及死脉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诊脉方法有「三

医学百科 舌诊与脉诊结合的临床意义

舌诊与脉诊的主要意义,是它们在辨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辨证是在病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首先要确定病名,然后才能谈到辨证,中医确定病名并不十分困难,确定病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有的以病因做为病名,如

医学百科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一)

有关舌诊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病,面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症状。《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一日

医学百科 脉诊的意义

在临床中,脉诊能够占到50%~90%,在《溯本求源》这本书里有记载。尤其是一些说不出症状来,或者是症状罗列很多,或者这个人症状一点都没有的情况下,脉诊定性、定位、定程度、定势的「四定」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医学百科 舌诊的注意事项

1.光线:充足柔和的室内自然光线,伸舌时可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舌面,避开有色的墙壁、窗帘等物体反光干扰。2.姿势:患者坐位,重病卧位亦可,自然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自然下垂,充分暴露舌体,不

医学百科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二)

宋金时期,舌诊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家的重视,如朱肱在《活人书》中说:「背恶寒有两证,三阳合病背恶寒者,口中不仁,口燥舌千也。少阴病背恶寒者,口中和也,以此别之。」前者属热证,后者属寒证,是以口干舌燥之有

医学百科 人迎气口脉诊的实用价值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

医学百科 脉诊的部位

关于脉诊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遍诊法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是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

医学百科 脉诊的起源

今天所讲所用的脉诊,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对历代脉法和今后脉学的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

医学百科 脉诊的理论依据

脉诊主要是按切脉搏,体察脉象变化。而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由宗气推动。宗气积于胸中,汇合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