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寸部、尺郁诊脉法

Posted 阳气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寸部、尺郁诊脉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寸部、尺郁诊脉法

1、寸微尺弱「问日: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日: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日:假令寸日脉微,名日阳不足,阴气上人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日:何谓阴不足?答日:尺脉弱,名日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寸部主阳、主表、卫外之阳不足则恶寒,其脉微;尺部主阴、主里,阴气不足,则阴虚内热,其脉弱,此以寸、尺对比法,辨别阴阳失调所致恶寒,发热证。
2、寸浮数尺涩「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寸脉浮数为阳热气盛,尺脉涩为热伤阴血,血络受损,则为下利脓血,与寸脉沉迟之虚寒下利不同。
3、尺、寸浮大「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浮为正气虚,大为邪气盛,但寸部浮大为格,病在上焦、阳气不降而格于上;尺中浮大为关,病在下焦,阴气关于下,不能上交,如尺、寸俱浮大为关格,上则吐逆,下则不得小便。
4、寸微尺紧「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寸口脉微为亡阳,故大汗出,尺脉紧为阴弋盛,证属阴盛亡阳,故称「不见阳」。
5、寸浮尺涩「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寸口脉浮大为阳气盛,胃有热,尺中涩为气滞食积,脾呆不运,故见涩脉,非为涩弱无力之脉,故知腹中有食,宜大承气汤主治。
6、寸沉尺微「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口咽手足痺,其而翕热,如醉状」。痰饮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服小青龙汤后,饮邪未去而出现各种变证,饮邪在上则寸脉沉,下焦真阳不足,故尺脉微。
7、寸或尺脉独见「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寸脉主阳而独见不及关部,为上焦心肺之气不降,有升无降;尺脉主阴而独见不及关部,为肝肾不升,有降无升,故寸脉不及为阳绝。尺脉不及为阴绝,阴阳离绝,其病不治。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扁鹊脉法介绍

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勃海郡人,以善于诊脉而著称于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日:「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子·泰族训》亦日:「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辱息脉血而知病所从生。」

医学百科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重大的、突破性质的进展自《脉经》起形成,后世的独诊寸口法的诊脉方法,而形成后世脉法。《脉经》以后,都足宗法《脉经》的,后人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对《脉经》的修修补补,在批判伪撰《脉诀》中,保卫《脉

医学百科 诊脉要求介绍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体位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

医学百科 诊脉动方法的独立

诊脉动方法由整个经络检查中独立起来,是脉诊形成的一个关键,但这种分化是逐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一方面诊脉动不断积累经验,其方法日趋绵密,内容亦日益丰富,如逐步肯定经络的部位,和若干反应病情的脉象名称等等

医学百科 中医切诊的诊脉部位

切诊最常见的为切脉,甚至成为中医的特征形象,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上显示出来,中医通过诊脉也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

医学百科 诊脉-缪希雍医案

太学顾仲恭,遭乃正(正妻)之变,复患病在床,延一医者诊视,惊讶而出,语其所亲云:仲恭病已不起,只在旦晚就木,可速备后事。仲恭闻知,忧疑殊甚。举家惶惶,计无所出,来请余诊脉。按其左手三部平和,右手尺寸无

医学百科 诊脉要领之胃神根

诊脉时,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脉象。并且,在诊视疾病时,不仅要辨病因、病位、病机,而且还必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健康人的正常脉象,以及患者脉中正气的反映,就是

医学百科 诊脉方法之治神

神是医者的理性认识能力,中医学对此非常重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指出:「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日治神。」将治神置于习医的首要位置上。习医尚且如此,脉诊亦不能例外。知识可分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两类,而

医学百科 何谓气口独为五脏主

  《素问·五脏别论》所论「气口独为五脏主」,与《素问·经脉别论》提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讲述的都是后世医家推崇的、至今沿用不衰的「寸口」诊脉法。  气口又称脉口、寸口,即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

诊脉法怎么用?《伤寒六书》 诊脉法

脉见微洪,为经病。脉见沉数,为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