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妇科问诊中如何问月经

Posted 月经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妇科问诊中如何问月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妇科问诊中如何问月经

询问妇女的月经、带下的情况,可以帮助了解病人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状况,对诊治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问月经
月经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女子发育成熟的主要特征。月经有正常的周期、经期(表示持续时间)、经量、经色和经质。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超前或滞后7天都属正常的,经期为3-7天,一次月经的总量为50-80毫升,经色多为暗红,月经不稀也不粘稠,无血块,无臭。
1.周期异常
生理性的周期异常: 有并月、居经、避年和暗经的之分。月经定期两个月一次,称为并月;三个月一次月经,称为居经,又称季经;一年一次月经,称为避年;月经终生不来且又能怀孕者,称为暗经。
病理性的周期异常:   通常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之不同。 (1)月经先期:
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一个月两次,称为月经先期。引起本病的原因,多与气虚、血热有关。如果月经先期而量多,经色紫红或深红、质稠、且病人舌质偏红者,属于血热,致使血妄行。如果月经先期而量多色淡,月经质地清稀,病人唇、舌淡白者,则属于气虚,因为气虚则统摄无力,冲任失固,以致月经提前。
(2)月经后期: 是指月经周期退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等。病因有虚也有实,虚者多因营血亏损,阳气虚衰,以致血液不足,血海失充。实者多因气郁血滞,或寒凝血瘀,冲任受阻。如果月经后期而且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者,属于血寒;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淡,经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者,属于虚寒;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薄,属于血虚;月经后期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小块,小腹胀满而痛者,则属气滞。
(3)月经先后无定期: 是指月经周期不定,或先或后,超前、退后在7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发病因素,多为肝郁气滞,亦可能为肾亏虚。如果月经周期不固定,经量或多或少,色黯红有块,或有胸胁、乳房胀痛症状者,多属肝郁,为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气血失调,血海蓄血的能力失常。
2.经量异常   在正常情况下,经量的多少,可因个体差异(体质或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异,当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作用,则会出现经量过少或过多,甚至骤然下血不止的病理变化。
(1)月经过多: 是指月经周期大致正常,但经量比平常增多,称之月经过多。多因气虚不摄血,或血热迫使血妄行,再者为瘀血内聚,血不归经所致。经量多且色淡、质地清稀,伴气短者,多属气虚冲任不固;如果量多而色鲜红或紫红,质地粘稠有瘀块,伴有心烦口渴者,则属于血热;如果量多而色紫黑有瘀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者,属血瘀。
(2)月经过少: 指的是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亦或者经期缩短,经量减少,称为月经过少。本病多因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或因瘀血、痰湿阻滞胞脉,血行不畅所致。通常经量少而色淡无瘀块,且伴有头晕者属血虚;经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地清稀,伴有腰脊酸软,则属肾虚精血不足;经量少且色紫黑有瘀块,并伴有小腹胀痛拒按者,属血瘀;经量少而色淡红、质地粘稠者,多属痰湿阻滞。
(3)崩漏: 指的是非行经期间突然阴道大量下血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来势急速,出血量多,如山崩,称为崩,后者淋漓不断如屋漏水,称为漏。两者可以互相转化,时常交替出现,故一般均以崩漏并称。崩漏的形成,多因血热、脾虚或肾亏虚、血瘀等因素损伤冲任,以致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而造成血妄行。下血量多而势急或量少淋漓不尽,色鲜红而质地粘稠者,属血热;如果兼有心烦潮热,则为虚热;兼口渴烦热,为实热。下血时色淡质地清稀,伴有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者,则为脾虚气陷;若兼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者,属肾阳虚;色鲜红质地稍粘稠,兼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属肾阴虚。如果时下时止,时崩时漏,血色紫黑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者,属于血瘀。
(4)闭经: 健康女子,一般在14岁左右月经初潮,若超过18周岁还未来潮,或者行经正常而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但妇女妊娠期、哺乳期暂时性的停经以及部份少女初潮后1-2年内,可能出现一段时期的停经,均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属于闭经。闭经形成,原因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或脾虚,以致精血不足,血海空虚,引致闭经;实者多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以致胞脉不通,经血不下行形成闭经。 如果18周岁尚未行经,或月经由量少渐至经闭,且兼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者,乃属肝肾不足。若月经逐渐向后推延,经量少,色淡,继而停经,兼头昏眼花,心悸气短,病人舌色淡,多属气血虚弱。若月经由量少而渐至停闭,兼五心烦热,两颧红色,有盗汗,舌色红、苔少,则属阴虚血燥。若月经停闭数月,兼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或少腹胀痛拒按,舌有瘀斑者,则属气滞血瘀。若月经停闭,兼胸胁满闷,呕恶痰多,形体肥胖者,乃属痰湿阻滞。
3.经色、质地的异常    一般以经色深红质地粘稠,属血热为实;经色淡红质地清稀,属血少不荣为虚;经色紫黯有瘀块,为寒凝血滞;经色暗红有瘀块,为血瘀。
4.经行腹痛   妇女在月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同腰部疼痛,称为行经腹痛,习称痛经。其发病原因,可以因情志所伤或六淫为害,致使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亦可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劳累所伤,导致肝肾亏虚,精血亏少;或脾胃虚弱,生化不足,冲任、胞宫失于濡养,则不荣而痛。临床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以及肝肾虚损等证候。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中医妇科问诊的基本内容

《景岳全书·传忠录》认为问诊乃诊治的要领,临证之首务也。《儒门事亲》亦云:「凡有病妇,当先问娠,不可仓卒矣。」提示了妇科问诊的专科特点。由于妇科问诊的专科性强,涉及面广,因此临证时,既要有目的、有重点

医学百科 中医问诊的概念及意义

问诊是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问诊是了解病人病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患者的自觉

医学百科 中医问诊都问什么

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

医学百科 问诊的定义及内容

问诊是中医诊法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是通过询问患者或者家属,来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情况,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现在的病情,以便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问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饮食俗话

医学百科 中医问诊十项基本内容

1.问睡眠:你的睡眠如何?是否一觉到天亮?是否每天定时会醒?如果会醒是几点会醒?是否多梦?等等。2.问胃口:你感觉饿吗?有欲望想吃什么特别的食物或是喜爱什么味道的食物?或是不饿,完全没有胃口。3.问大

问诊怎么用?《中医妇科学》 问诊

问诊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起居、饮食、特殊的生活习惯等,同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在妇科疾病的诊察中,要熟练掌握与

问诊怎么用?《中医妇科学》 问诊

问诊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起居、饮食、特殊的生活习惯等,同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在妇科疾病的诊察中,要熟练掌握与

医学百科 什么是问诊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现在仅将《景

医学百科 泽兰——妇科圣药

中医认为,泽兰性味苦、辛,入肝、脾经,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血滞经闭,经行腹痛,月经不调,腹中包块,产后瘀滞疼痛,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等。泽兰辛散温通,不寒不燥,性较温和,行而不峻,能舒

医学百科 问诊的主要内容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家属,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自觉症状等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和现病史等方面。问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