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述》 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Posted 《医述》

篇首语: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述》 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述》 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太阳汗后胀满,是阳实于里,将转属阳明也;太阴汗后腹满,是寒实于里,而阳虚于内也。邪气盛则实,故用浓、朴、姜、夏散邪而除胀满;正气夺则虚,故用人参、甘草补中而益元气。此亦理中之剂欤?(柯韵伯)

相关参考

《退思集类方歌注》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治汗后腹胀满。浓朴(炙)生姜(各八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水一斗,煮取三升朴姜夏草人参汤,理气调中补泄。汗后虚邪为腹胀,补虚泄满此方良。(发汗后则邪气已

《伤寒论》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 生姜半斤(切,味辛温) 半夏半斤(洗,味辛平) 人参一两(味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

《伤寒杂病论》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

《临证实验录》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马某。男。43岁,农民。病结核性胸膜炎,服雷米封等抗结核药治疗。近一周腹胀呕吐,粒米不进。乡村某医不察证之虚实,不顾“呕多虽有阳明病,不可攻之”之训,认定通则不胀,胀则不通,予以攻下,然泻后腹胀如故。

半夏汤怎么用?《备急千金要方》 半夏汤

[b]治肺劳虚寒,心腹冷气逆游气,胸胁气满,从胸达背痛,忧气往来,呕逆饮食即吐,虚乏不足方[/b]。半夏(一升)生姜(一斤)桂心(四两)甘草浓朴(各二两)人参橘皮麦冬(各三两)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

浓朴汤怎么用?《备急千金要方》 浓朴汤

[b]治肺劳风虚冷痰水气,昼夜不得卧,头不得近枕,上气胸满,喘息气绝,此痰水盛溢方[/b]。浓朴麻黄桂心黄芩石膏大戟橘皮(各二两)枳实甘草秦艽杏仁茯苓(各三两)细辛(二两)半夏(一升)生姜(十两)大枣

《汤头歌诀》 竹叶石膏汤

(仲景)人参,麦冬半夏竹叶灵。甘草生姜兼粳米,暑烦热渴脉虚寻。〔竹叶膏一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麦冬一升,半夏、粳米各半升,加姜煎。治伤寒解后,呕渴少气。竹叶、石膏之辛寒,以散余热;参、甘、粳、

《伤寒括要》 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呕而发热.柴胡症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满而不痛.以此汤主之.若加甘草去参.即甘草泻心汤.治痞硬吐利.若加生姜.即生姜泻心汤.治痞硬噫气.辛入肺而散气.半夏干姜之辛.以散结气

《医述》 麻附甘草汤

少阴制麻附细辛汤,犹太阳之麻黄汤,是急汗之峻剂;制麻附甘草汤,犹太阳之桂枝汤,是缓汗之和剂。盖太阳为阳中之阳而主表,其汗易发,其邪易散,故初用麻黄、甘草,而助以桂枝;次用桂枝、生姜,而反佐以芍药。少阴

《医宗金鉴》 腹满寒疝宿食第十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按】此篇无治虚寒腹满之方,当与温药之下,当有「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十四字,必是脱简。阅『伤寒论·太阴篇』自知,当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