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风怎么用?《医述》 噤风

Posted 《医述》

篇首语: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噤风怎么用?《医述》 噤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噤风怎么用?《医述》 噤风

初生儿须防三病∶一撮口;二着噤;三脐风。皆急病也,着噤尤甚,过一腊方免。其候∶牙关紧急,吃乳不稳,啼声渐小,口吐涎沫。急看儿上 ,有点子,先以指甲轻轻掐破,次服定命散、辰砂全蝎散;如口噤不开,服药不效者,用生南星去皮脐研末,龙脑少许,合和,用指蘸生姜汁,于大牙根上擦之,立开。凡脐风、撮口、噤风,三者虽异,其受病之原则一也。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宜煎豆豉汁与吃,取下胎毒。(《圣惠方》)

相关参考

《保婴撮要》 噤风撮口脐风

小儿初生噤风者,因胎中受热,毒流心脾,生下复为风邪所搏,致眼闭口噤,啼声不出,舌上如粟,口吐白沫。在百日内见撮口者,因胎热兼风,自脐入于心脾,致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啼声不出,舌强唇青,聚口撮面,腹胀青

脐风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脐风

又称“撮口”、“噤风”。即新生儿破伤风。以牙关紧闭、强直痉挛、角弓反张、面带苦笑为特征。严重的兼见面色发青,呼吸急促等症状。主要由于断脐不洁,或脐带脱落过早,局部受伤感染所致。

苏方木怎么用?《本草蒙筌》 苏方木

味甘、咸,气平。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多生海外,堪用染红。入药惟取中心,煎酒专行积血。女科姿通月水,产后败血立除。外科仗散肿痈,跌扑死血即逐。同防风散表里风气,调乳香治口噤风邪。

治法怎么用?《古今医统大全》 治法

治口噤噤风之证,看儿上有点子,以指甲轻轻割破,次服定命散,辰砂全蝎散之类。如口噤不开诸药不效者,生南星研为极细末,龙脑少许合和,用指蘸生姜汁于大牙根上擦之,立开。凡脐风撮口噤口等风,数证虽异,受病之源

苏方木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苏方木

禀水土之气以生,故味甘、辛、气平,微寒,无毒。入手厥阴、少阴、足阳明经。为散瘀血之药。苏方木,专行积血,产后败血。跌扑损血,散痈肿排脓止痛,通月水活血消瘀,同防风散表里风气,调乳香治口噤风。产后气喘而

脐风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脐风

病名。出《针灸甲乙经》。又名风噤、风搐、噤风、马牙风、初生口噤、七日口噤、四六风、七日风。即初生儿破伤风。多由断脐不洁,感染外邪所致。一般在4-7天内发病。发病特征为全身各部发生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

脐风三证怎么用?《中医词典》n~o~p~q 脐风三证

指脐风的三种危重证候。《幼科发挥》:“一曰撮口,二曰噤风,三曰锁肚。虽曰不同,皆脐风也。”

《伤寒说意》 (卷二)

太阳经病,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寒双感,用桂麻各半。中风而火郁,用大青龙,伤寒而水郁,用小青龙,表解而内燥,用白虎,表解而里湿,用五苓,表退而热结血分,用桃核承气、抵当汤丸。治之不误,则经邪汗解,必无

虎骨怎么用?《本草分经》 虎骨

辛温,属金而制水,追风健骨,定痛辟邪,治头风惊痫用头骨,手足风用胫骨。肉酸平,益气力止唾,辟精魅。肚治反胃。睛治小儿夜啼。瓜辟邪鬼。

《医述》怎么用?《中医词典》x~y 《医述》

医学丛书。十六卷。清·程文囿辑。刊于1826年。本书取“述而不作”之义命名。作者将平素摘录医书的札记分类汇编而成此书。除引原文外,并附记出处,但不加任何按语。卷一-二《医学溯源》;卷三《伤寒提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