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通关救急法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宗金鉴》 通关救急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宗金鉴》 通关救急法

惊风搐搦神昏愦,痰壅气塞在心胸,急用通关吹入鼻,无嚏则死有嚏生。
[注]
惊风搐搦,必神气昏愦,皆由痰壅气塞,壅结胸中而致,急用通关散吹入鼻内,无嚏者不治,有嚏者审其表裹虚实随证治之。
(通关散)
半夏生皂角细辛薄荷各等分共为细末,用笔管吹入鼻内少许。

相关参考

小便不通怎么用?《医宗金鉴》 小便不通

通关丸4。热实不化大便硬,癃闭八正木香痊,阳虚不化多厥冷,恶寒金匮肾气丸。阴虚不化发午热,不渴知柏桂通关,气虚不化不急满,倦怠懒言春泽煎。【注】小便不通热实者,宜用八正散加木香。阳虚者,宜用金匮肾气丸

豆豉法怎么用?《医宗金鉴》 豆豉法

怯弱之儿豆豉法,宣发胎毒功最良儿生冬月亦宜此,煎取浓汁当乳尝。[注]淡豆豉,轻腐宣发之药也。凡怯弱之儿,或值冬月欲解胎毒者,只将此药煎为浓汁,与儿三五口,其毒自开矣。

甘草法怎么用?《医宗金鉴》 甘草法

甘草之法自古称,能解诸毒性味平,浓煎频令儿吮服,免使胎毒蕴腹中。[注]甘草味甘,平和五藏解百毒之药也,四时皆可用,虚实皆可服,取中指一节,用水煎浓,以棉缠指蘸水,令儿吮之,其毒自解。

按摩法怎么用?《医宗金鉴》 按摩法

●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

黄连法怎么用?《医宗金鉴》 黄连法

索禀胎热蕴于中,惟有黄连法最灵,水浸浓汁滴口内,脐粪胎毒自此清。[注]黄连清热解毒之要药也,凡夏月及四时看儿有胎热者,恐热蕴于中致生他病,故宜用之,须取黄连数块,捶碎用汤浸出汁,时时滴儿口中,以脐粪下

《医宗金鉴》 行针分寸法歌

行针分寸中指传,屈指中节两纹尖,男左女右童稚一,长短肥瘦审经权。【注】●行针取分寸法,以同身寸法为准,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寸,童稚亦如之。●虽人身有长短,体有肥瘦,入针之

《医宗金鉴》 毫针主治法歌

毫针主治虚痹缠,养正除邪在徐缓,寒热痛痹浮浅疾,静入徐出邪正安。【注】七曰:毫针式图●经之七曰:毫针者,尖如蚊□喙,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其必尖如蚊□喙者,取其微细徐缓也。●毫针者,因取法于毫毛,

《医宗金鉴》 平脉法正误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大去小」〔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小者为阴盛」〔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小者为阳盛」〔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

《医宗金鉴》 辨脉法正误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动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按】「脉按之来缓,

《医宗金鉴》 长针主治法歌

长针主治虚邪阳,内舍骨解节腠殃,欲取深邪除远痹,刺法得宜始可康。【注】八曰:长针式图●经之八曰:长针者,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为其可以取深邪远痹也。●长针即今环跳针也,主虚邪深入,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