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 1.六经总论

Posted 《医学衷中参西录》

篇首语: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衷中参西录》 1.六经总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衷中参西录》 1.六经总论

伤寒治法以六经分篇,然手足各有六经,实则十二经也。手足之经既有十二,而《伤寒论》但分为六经者何也?按《内经》之论十二经也,凡言某经而不明言其为手经、足经者皆系足经,至言手经则必明言其为手某经。盖人之足经长、手经短,足经大、手经小,足经原可以统手经,但言足经而手经亦恒寓其中矣。《伤寒论》之以六经分篇,此遵《内经》定例,寓手经于足经中也。彼解《伤寒论》者,谓其所言之六经皆系足经,是犹未明仲景着伤寒之深意也。
经者,气血流通之处也。人之脏腑与某经相通,即为某经之府,其流通之气血原由府发出,而外感之内侵遂多以府为归宿。今将手足十二经及手足十二经之府详列于下。
手足虽有十二经,其名则分为六经,因手足经之名原相同也。其经有阴有阳,其阳经分太阳、阳明、少阳,其阴经分太阴、少阴、厥阴。其阴阳之经原互相表里,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凡互为表里者,因其阴阳之经并行,其阳行于表,阴行于里也。至于经之分属于府者,足太阳经之府在膀胱,足少阴经之府在肾,足阳明经之府在胃,足太阴经之府在脾,足少阳经之府在胆,足厥阴经之府在肝,此足之三阴、三阳经与府也。
手之太阳经其府在小肠,手之少阴经其府在心,手之阳明经其府在大肠,手之太阴经其府在肺,手之少阳经其府在三焦,手之厥阴经其府在心胞,此手之三阴、三阳经与府也。
阳经为阴经之表,而太阳经又为表中之表。其经之大都会在背,而实则为周身之外廓,周身之营血卫气皆赖其卫护保合,且具有充分之热力,为营卫御外感之内侵,是以《内经》名之为巨阳。推原其热力之由来,不外君、相二火,君火生于心之血脉与肺相循环,而散热于胸中大气(一名宗气)以外通于营卫,此如日丽中天有阳光下济之热也,是以其经名为太阳。相火生于肾中命门,肾原属水,中藏相火,其水火蒸热之气,由膀胱连三焦之脂膜以透达于身之外表,此犹地心水火之气(地中心有水火之气)应春令上透地面以生热也,为其热力发于水中,故太阳之经又名太阳寒水之经也。为太阳经之热力生于君、相二火,是以其经不但以膀胱为府,而亦以胸中为府,观《伤寒论》陷胸诸汤、丸及泻心诸汤,皆列于太阳篇中可知也。
至于人病伤寒,其六经相传之次第,详于《内经》素问热论篇,谓“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侠(同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咽喉),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之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经络受病入于府者,故可下而已,此《内经》论六经相传之次第也。至《伤寒论》六经之次序,皆以《内经》为法,而未明言其日传一经,至愚生平临证之实验,见有伤寒至旬日,病犹在太阳之府者,至他经相传之日期,亦无一定,盖《内经》言其常,而病情之变化恒有出于常例之外者,至传至某经,即现某经之病状,此又不尽然,推原其所以然之故,且加以生平临证之实验,知传至某经即现某经之病状者,多系因其经先有内伤也。若无内伤则传至某经恒有不即现某经之病时,此在临证者细心体察耳。
至于六经之命名,手足皆同,然有因手经发源之府而命名者,有因足经发源之府而命名者。如太阳经名为太阳寒水之经,此原因足太阳之府命名,而手太阳亦名太阳寒水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他如阳明经名为阳明燥金之经,是因手阳明之府命名(手阳明府大肠属金,其互为表里之肺亦属金),而足阳明经亦名阳明燥金之经者,是以手经而连带其足经也。少阳经名为少阳相火之经,此因足少阳之府命名(胆中寄有相火),而手少阳经亦名为少阳相火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太阴经名为太阴湿土之经,此因足太阴之府命名(脾为湿土),而手太阴经亦名太阴湿土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少阴经名为少阴君火之经,此因手少阴之府命名(心为君火),而足少阴经亦名少阴君火之经者,是以手经而连带其足经也。厥阴经名为厥阴风木之经,此因足厥阴之府命名(肝属木而主风),而手厥阴经亦名厥阴风木之经者,是以足经而连带其手经也。此手足十二经可并为六经之义也。

相关参考

《医学衷中参西录》 竹叶石膏汤证

伤寒病六经分治之外,又有不分经之病,附载于伤寒分经之后者,又宜择其紧要者,详为诠解,而后学治伤寒者,自能应变无穷也。《伤寒论》原文∶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b]

《医学衷中参西录》 1.荡痰汤

治癫狂失心,脉滑实者。生赭石(二两,轧细)大黄(一两)朴硝(六钱)清半夏(三钱)郁金(三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 1.宣阳汤

治阳分虚损,气弱不能宣通,致小便不利。野台参(四钱)威灵仙(钱半)寸麦冬(六钱,带心)地肤子(一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 1.镇逆汤

治呕吐,因胃气上逆,胆火上冲者。生赭石(六钱,细轧)青黛(二钱)清半夏(三钱)生杭芍(四钱)龙胆草(三钱)吴茱萸(一钱)生姜(二钱)野台参(二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 1.升降汤

治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宜与论肝病治法参看。野台参(二钱)生黄(二钱)白术(二钱)广陈皮(二钱)川浓朴(二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细)知母(三钱)生杭芍(三钱)桂枝尖(一钱)川芎(一钱)生姜(二

《医学衷中参西录》 1.消瘰丸

治瘰。牡蛎(十两,)生黄(四两)三棱(二两)莪术(二两)朱血竭(一两)生明乳香(一两)生明没药(一两)龙胆草(二两)玄参(三两)浙贝母(二两)上药十味,共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钱,用海带五钱,洗净

《医学衷中参西录》 1.振颓汤

治痿废。生黄(六钱)知母(四钱)野台参(三钱)于术(三钱)当归(三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威灵仙(钱半)干姜(二钱)牛膝(四钱)热者,加生石膏数钱,或至两许。寒者去知母,加乌附子数钱。筋骨

《医学衷中参西录》 1.寒降汤

治吐血、衄血,脉洪滑而长,或上入鱼际,此因热而胃气不降也,以寒凉重坠之药,降其胃气则血止矣。生赭石(六钱,轧细)清半夏(三钱)蒌仁(四钱,炒捣)生杭芍(四钱)竹茹(三钱)牛蒡子(三钱,炒捣)粉甘草(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 1.玉液汤

治消渴。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忌食甜物。生山药(一两)生黄(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细)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方中以黄

《医学衷中参西录》 1.资生汤

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碎)牛蒡子(三钱,炒,捣)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脾为后天之本,能资生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