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怎么用?《症因脉治》 原序

Posted 《症因脉治》

篇首语:常识是事物可能性的尺度,由预见和经验组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原序怎么用?《症因脉治》 原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序怎么用?《症因脉治》 原序

医有五科∶曰脉,曰因,曰病,曰症,曰治。丹溪先生以病症为一,故以四字赅之,纂成一帙,名曰《脉因症治》。实为寿世之书,奈后代诸贤,不业是作,遂至散亡淹没,予所深惜。然谛思之,仍有难于宗行者,盖执脉寻因、寻症,一时殊费揣摩;不若以症为首,然后寻因之所起,脉之何象,治之何宜,则病无遁情,而药亦不至于误用也。是以古人先重望闻问,而独后于切耳。余不谅,敢窃丹溪之余语,汇成一卷,改名《症因脉治》,先辨其症,次明其因,再切其脉,据症、据因、据脉用治。庶节节可证,而法不谬施,谅必无罪于后世也。但年迈神衰,恐多疵漏,未敢授梓传世,待后之贤者,详定而行可也。
[b]崇祯辛巳嘉平月淡香堂广野道人秦景明序[b]

相关参考

原序怎么用?《颅囟经》 原序

夫颅囟者,谓天地阴阳化感颅囟,故受名也。尝览《黄帝内传》,王母金文,始演四序二仪阴阳之术,三才一元之道,采御灵机,黄帝得之升天,秘藏金匮,名曰《内经》,百姓莫可见之,后穆王贤士师巫,于崆峒山得而释之。

原序怎么用?《医宗金鉴》 原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劳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原序怎么用?《理虚元鉴》 原序

绮石先生医道高玄,虚劳一门,尤为独阐之宗。尝曰∶人之禀赋不同,而受病亦异。顾私己者,肝肾病少;矜志节者,肝肾病多。病起于七情,而五脏因之受损。先生悯世人之病虚劳者,委命于庸医,而轻者重,重者危,深可痛

原序怎么用?《洗冤集录》 原序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法中所以通着今佐理据者,谨之至也。年来州县,悉以委之初官,付之右选,更历未深,骤然尝试,重以仵作之欺伪,吏胥

原序怎么用?《胎产秘书》 原序

症之至危而治之甚难者,莫如胎产。未产而保卫之,既产而调护之,此其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者也。吾乡山阴钱氏及萧山竹林寺僧独擅其道,以行于世,远近就医如市。赖以生活者,不可胜计。第其方书秘而不露,无能窥其奥

原序怎么用?《集验背疽方》 原序

始予奉亲携幼,来官泉江,未入境,首问邑有良医师乎?又问市有佳药肆乎?或对以医固不乏人,而庸庸者实多,药肆仅一二数,然稍贵细者则缺焉。予谓∶二者,老幼所根据以为命也,今顾若此,其奈之何哉!或曰∶邑有李嗣

原序怎么用?《增订十药神书》 原序

余自髫稚学业医道,考究方脉,三十余年,遍历江湖,多学广博者,不过言国文本形容之耳明医道,精通方术,用药如发矢,无不中的。余曰∶必神人也!遂拜为师,得授奇方一册,阅之,或群队者,或三四味者,皆余目观至人

原序二怎么用?《顾松园医镜》 原序二

古来医书,充栋汗牛,难以悉数。如近代王宇泰之《证治准绳》,薛立斋之十六种书,则学人苦其太繁,而有望洋之叹。李士材之必读,赵养葵之《医贯》等编,又嫌其太略,而有未备之憾。求其简而明,约而该,切于时用而必

原序怎么用?《敖氏伤寒金镜录》 原序

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比杂病不同.必辨其脉、症、舌、表里汗下之.庶不有误.况脉者,血之腑.属阴.当其得病之初,正气相抟.若真气未衰.脉必滑数而有力.病久热甚气衰.脉必微细而无力.方数而甚也.但可养阴退阳

原序怎么用?《敖氏伤寒金镜录》 原序

伤寒一书.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万世之龟鉴也.论中梓讹难明.晋叔和成其章序.成无己《明理论》.刘河间五运六气.参同仲景钤法.则病之所变.预可知也.阴阳传变汗瘥图局.曰汗、曰吐、曰下.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