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遵经》 行止动静提纲

Posted 《望诊遵经》

篇首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望诊遵经》 行止动静提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望诊遵经》 行止动静提纲

人身一太极也.太极一阴阳也.诊法之分动静.犹太极之分阴阳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犹人身之动属乎阳.静属乎阴也.动以行言.静以止言.行有迟速.止有屈伸.犹太极之分两仪.两仪之分四象也.由是而刚柔得位.动静有常.论阴阳则无咎.论身体则无病矣.然而阴阳有偏胜之时.身体有违和之日.故圣人测阴阳于气候.验病症于形容.就行而言.则速为阳.迟为阴.行之速者.阳之阳.行之迟者.阳之阴.就止而言.则伸为阳.屈为阴.止之伸者.阴之阳.止之屈者.阴之阴.阴阳之要.有表里焉.有脏腑焉.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以寒热分之.则阳多热.阴多寒.以虚实分之.则阳道实.阴道虚.阳经之病.实则见其弃衣而走.虚则见其身重难行.阴经之病.实则见其坐而欲起.虚则见其卧而卷身.阳主乎动.行之速者.阳有余.行之迟者.阳不足.阴主乎静.止之伸者.阴有余.止之屈者.阴不足.欲动而不能动者.其病在阳.欲静而不能静者.其病在阴.乍静乍乱.水浆不入.形体不仁者.阴阳离散.时动时静.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者.血气调匀.善诊者.观动静之常.以审动静之变.合乎望闻问切.辨其寒热虚实.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可谓知阴阳矣.

相关参考

《望诊遵经》 五色相应提纲

尝考内经望法.以为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五色之见.莫不相输应焉.何言之.肝属东方木

《望诊遵经》 眼目形容提纲

诊目形容之法.相士观人贤否.宜识其常.医家论病吉凶.当明其变.用是考古参今.删繁就简.约而言之.其大纲有四.以形象察气质.以开阖分阴阳.以目睑辨虚实.以眼珠决死生.四者既明.而合之气色.参之病情.庶乎

《望诊遵经》 相气十法提纲

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也.何谓浮沉.色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后沉者.病自表

《望诊遵经》 意态望法提纲

望诊之法.既观身体视形容矣.然有时虽见于身体之外.实着于意态之间.又当存心省察.以诊其病焉.析而言之.有因人之好恶者.有因时之寒暑者.有因体之寒热者.何谓因人之好恶.五十一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

《望诊遵经》 身容四法提纲

临症之际.已视其形容.观其坐卧矣.然有法焉.不拘于行住坐卧.难列于俯仰屈伸.屈指而计之.其纲有四.曰KTKT.曰振振.曰战.曰栗.KTKT者何.项背强.KTKT然.犹短羽之鸟.欲飞而不能飞也.振振者何

《望诊遵经》 月经诊法提纲

素问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盖天癸者.女子之精.月事者.女子之血.谓血为月事者.以事应月也.谓血为月经者.以

《望诊遵经》 睑色望法提纲

既述睑之形容.当观睑之气色.夫睑者.眼弦也.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小在外为阳.大在内为阴.察其色之所见.以言其病之所在.脾胃之候也.脉经云.脾之候在睑.以气色言之.青属木.赤属火.黄属土.白

《望诊遵经》 身形望法提纲

窃思诊形之法.必先知经络之部位.辨形体之浅深.审其异同.察其常变.其病情乃可测焉.何言之.刚强者.形气有余.柔弱者.形气不足.肥者常多血少气.瘦者常多气少血.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

《望诊遵经》 身容望法提纲

经言察观病患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然则临证之际.何可恃其脉息.而不观夫体态乎.夫体以形言.态以容言.观其体.察其态.斯病证明而病情着.庶乎指有目.而首有目焉.其态维何.阳证多语.阴候无声.多语者易

《望诊遵经》 诊溺望法提纲

窃闻春夏气行于外.故汗多而溺少.秋冬气收于内.故汗少而溺多.然有饮水同.饮之时又同.而壮者溺少.老者溺多.何也.盖壮者如春夏之气.升多而降少.老者如秋冬之气.降多而升少.此其所以异也.知其异.以诊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