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误伤禁穴救针法

Posted 《普济方·针灸》

篇首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普济方·针灸》 误伤禁穴救针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济方·针灸》 误伤禁穴救针法

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扶突二穴。可二分。
风府一穴。在哑门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针只可下一寸以下。过度即令人哑。宜针人中扶突救之。
两腋外文头尖处。上曲池穴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臂不举。宜针大鹤柏夹脑骨缝四穴。深半寸。
睑池上下四穴。针只可深一米许。过深令人血灌黑睛。视物不见。不可治也。
眼小 后一寸太阳穴不可伤。伤则令人目枯。不可治也。两目大 二穴。只可背睛斜飞不得直针。直即伤睛致瞎。不可治也。
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
承泣二穴。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
正营不可伤。伤即令人神魂失次。宜针大椎两边相去三寸后心一穴。可入五分。
承筋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脚挛缩。凡针筋皮。须重手按开而取正穴。如伤即治手虎口。及手腕上下。
胆池不可伤。伤即令人目暗(即乳下二穴是)。宜治肝俞。
肺俞不可伤。伤即令人身心颤掉。宜针后心囟门穴救之。
肺募不可伤。伤即令人鼻塞。不闻香臭。白汗透流。宜治囟门及心下一寸深。可一寸半地户涌泉不可伤。伤即令人百神俱散。宜治人中百会三里太白穴。
手心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眼直上。宜治前后心可五分。又治神庭穴。
大腋不可伤。伤即令人心气促。宜治肺俞穴。
阴后神田不可伤。伤即令人精神散乱。屎尿不禁。
耳后宛处不可伤。伤即令人口颊 斜。宜治人中承浆二穴。
水曹不可伤。伤即令人尿血不止。宜治脐上一寸及百会。
章门不可伤。伤即令人气绝。宜治后心囟会。
癖户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后心囟会。
神庭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百会至骨。
胸前诸穴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宜治人中。
命室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人中百会承浆。
颐下不可伤。伤即令人舌根不转。宜治耳后宛宛处五分。过之亦伤也。
委中不可伤。伤即令人脚挛。行履不遂。宜治三里分白穴。
胆户不可伤。伤即令人筋搐。行履不得。宜治气海分白穴。
外踝上一寸不可伤。伤即令人闷绝。宜治分白穴。
命泉不可伤。伤即令人行不得。宜治三里。
乳首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不可治也。
白气不可伤。伤即令人失音。宜治无突。

相关参考

《普济方·针灸》 甲乙经灸禁穴

头维。下关。承光。脑户。气冲。伏兔。地五会。风府。渊腋。哑门。天府。经渠。白环鸠尾。迎香。石门(女子)。丝竹空。承泣。耳门。人迎。脉。少商。尺泽。阴市。阳关少海。晴明。乳中。关冲。[b]又法[/b]黄

煮针法怎么用?《普济方·针灸》 煮针法

危氏方云。用乌头一两。去尖。巴豆一两。硫黄麻黄各半两。木鳖子十个。同入瓷石器内。水煮一日。洗泽之。再用止痛药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各半两。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

产后余疾怎么用?《普济方·针灸》 产后余疾

治产后余疾。及治食不下。贲豚上下。伤食腹满。胸胁满。心切痛(资生经)。穴期门。治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又云。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缘

针灸吉日怎么用?《普济方·针灸》 针灸吉日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以上并吉。又宜用除日。开日。天医要安。并吉。

《普济方·针灸》 每月忌日不宜针灸出血

正月丑日。二月未日。三月寅日。四月申日。五月卯日。六月酉日。七月辰日。八月戌日。九月巳日。十月亥日。十一月午日。十二月子日。

卷一怎么用?《普济方·针灸》 卷一

卷三怎么用?《普济方·针灸》 卷三

《普济方·针灸》 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

卷六怎么用?《普济方·针灸》 卷六

卷七怎么用?《普济方·针灸》 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