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华 (十五)鼻蕈(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Posted 张重华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重华 (十五)鼻蕈(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重华 (十五)鼻蕈(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b]30、淡××,女,62岁。[/b]
初诊:1995年12月15日。因反复左鼻塞、流涕7年,检查发现左中鼻道乳头状新生物入院。X线华柯氏位摄片示“左上颌窦软组织影”,于12月20日局加表麻下行左中鼻道新生物摘除及筛窦开放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左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理号:95-3662)。舌质红,苔薄,脉细滑。证属肺气不宣,肝脾气滞,血瘀痰凝。治拟宣肺化痰,疏肝健脾,理气散结。藿香9g 陈皮9g 蚤休9g 丹皮9g 丹参9g 仙鹤草15g 浙贝母9g 柴胡9g 牡蛎30g 夏枯草12g 生白芍12g 木馒头15g 天花粉12g 米仁30g 莲子肉15g 炒荆芥9g 桔梗4.5g 生甘草3g。
复诊:七剂后,左鼻通气好,涕少,左中道洁,苔脉同前。守方再进。14剂后,无不适,遂在原方中加天冬、麦冬、玄参、熟地、郁金、茯苓、枳壳,连续服药半年。1996年6月27日复查,左鼻通气好,嗅觉正常,无鼻涕,鼻腔洁,未见新生物。X线摄片示:双额、筛、上颌窦透光好,未见明显窦腔扩大及骨质破坏。停药观察。
按: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医认为是由于肺脾肝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日久形成赘瘤。故本例以调整肺肝脾为基础,加仙鹤草补气消瘤,荆芥散瘀血、破结气,是先师不同常法之治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之经验用药,临床用之获良效。
[b]31、蒋××,男,33岁。[/b]
初诊:1996年10月,因右鼻塞,多脓涕,头额胀痛反复10余年入院。患者10年前曾行“右鼻息肉”摘除术,病理性质不详。术后仍经常鼻塞、流脓涕及头痛。1996年因头痛加重持续鼻解,外院检查见右鼻腔充满新生物,鼻中隔偏曲,CT摄片示“右鼻腔、上颌窦、筛窦软组织影”,予鼻中隔矫正及鼻内新生物摘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不到2月,鼻塞又起,头额胀痛,检查示右鼻腔内肿瘤复发,建议作鼻侧切开术。患者惧怕术后面部有疤痕,影响外观而拒绝鼻外手术,遂来我院就诊,入院于1996年10月在显微镜下行右上颌窦进路鼻腔、筛窦、上颌窦肿瘤摘除术,术中见上颌窦筛窦及鼻腔内大量乳头状新生物。术后病理同前。术后仍有脓涕,心烦急躁,检查见双鼻腔粘膜红肿,舌红,苔腻,脉弦滑。证属肺经蕴热,肝郁化火,痰浊湿热凝聚鼻窍。治拟清肺平肝,利湿通窍。藿香、陈皮、蚤休、丹皮、丹参、仙鹤草、山慈菇、黄芩、米仁、夏枯草、生白芍、天花粉、白芷、木馒头、桔梗、生甘草。随证加减。间断服药1年余,症状全部消除。1998年4月10日,鼻窦CT复查:鼻腔、鼻窦未见肿瘤复发。头痛未发,无流涕,鼻腔光滑,无新生物。
按:本例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属肺经蕴热,肝火偏亢,痰湿阻滞,故以清热宣肺,平肝泻火,祛痰散结为主,方中山慈菇能消坚散结,化痰解毒,长于消瘤,多用于治瘰疬结核,也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之要药。
[b]32、王××,男,38岁。[/b]
1990年起右侧鼻塞,检查发现右鼻息肉,在当地医院两次行鼻息肉摘除,术后不久鼻塞又起,鼻内息肉复发。1995年5月鼻窦CT示右鼻腔、筛窦、上颌窦充满软组织影,活检,病理证实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外地某大医院予右鼻侧切开术,术后二月症状复发,检查见右鼻内充满灰白色乳头状新生物。1995年10月在我院显微镜下右鼻内乳头状瘤摘除,创面涂以铬酸。术后鼻腔宽大,干燥,痂皮多,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弦。证属气阴两虚,气滞痰凝,于益气养阴,化痰散结。南沙参、北沙参、百合、生白芍、夏枯草、天花粉、天冬、麦冬、山慈菇、牡蛎、黄芪、陈皮、川芎、木馒头、桔梗、生甘草。另予大补阴丸,每次9g 每日两次,吞服。
上方带回江西,连服一年余,1996年10月随访,鼻内光,未见新生物复发。1997年8月21日鼻窦CT检查,未见鼻腔鼻窦新生物复发。
按:本例经多次手术,鼻腔宽大,易干,手术气血两伤,鼻膜失养,故治以益气养阴为主。

相关参考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乳头状瘤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是一种真性上皮肿瘤。分硬性和软性两种,前者来自鳞状上皮,又称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后者来自鼻腔鼻窦的粘膜上皮,由于上皮组织向基质内呈乳头状增生,上皮向内翻转则称内

医话怎么用?张重华 医话

张重华 (二)鼻渊头痛

[b]7、徐××,男,45岁。[/b]反复双鼻塞、流脓涕20年。近来右鼻涕多,且有臭味,咽干,口苦,纳差。检查示双鼻粘膜充血,右中道内脓涕,右上颌窦穿刺III+++。舌苔薄黄,脉弦。证属肝胆湿热,上移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喉乳头状瘤

喉乳头状瘤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和慢性刺激有关。发病率男女无差异,儿童比成人发病率高,尤以10岁以下儿童常见。儿童往往是多发性,范围广,向声门上下发展,不易恶变。成人虽然病变较局限,但易恶变,严重时

张重华 (十六)喉源性咳嗽

[b]33、汤××,女,73岁。[/b]初诊:1997年3月14日。咽痒、干咳、少痰,咽部异物感1年余,纤维喉镜检查见披裂间区有一黄豆大小囊肿样突起,表面光。检查:咽部粘膜慢性充血,咽后壁血管扩张,舌

张重华 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

祖国医学十分注重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进行分析时,一般都是结合四时气候、地理水土、病人思想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作出诊断,确定治疗原则,这就是中医特有的辨证施治。我感到

张重华 (十)慢性喉炎伴声带接触性溃疡

[b]25、胡××,男,51岁。[/b]喉插管术后反复声音嘶哑2年,伴咳嗽痰血,曾行3次直接喉镜下左声带后部肉芽样新生物摘除术,术后不久即复发,病理报告均为“粘膜慢性炎,伴出血,部分表面见肉芽组织及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第九节 外耳道乳头状瘤

本病为最常见的外耳道良性上皮性肿瘤,其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常发生在理发师用不洁用具挖耳者。【诊断】1.可有血性耳漏。有继发感染者出现急性外耳道炎的症状。2.外耳道内有表面呈桑椹状的赘生物,基底广或有蒂

《中医疾病预测》 第三节 抗癌措施

(1)根治膀胱慢性炎症、结石,以保护粘膜卫御功能。(2)切除膀胱乳头状瘤,以防恶化,因乳头状瘤多有切除后复长及癌变的隐患。(3)避免和苯胺一类接触,化学染料工人尤须注意防护。(4)抗膀胱癌中草药:萹蓄

鼻蕈怎么用?《中医词典》a~b 鼻蕈

病名。①系鼻息肉之别称。详见该条。②系指鼻腔内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