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峰说疫》 疫症繁多论

Posted 《松峰说疫》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松峰说疫》 疫症繁多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松峰说疫》 疫症繁多论

余于疫症,既分三种,曰瘟疫,曰寒疫,曰杂疫,三者具而疫症全矣。然犹未也。忆某年,一冬无雪,天气温和,至□□春不雨,入夏大旱,春杪即疫疠盛行。正瘟疫殊少,而杂疫颇多,有小儿发疹者,有大人发疹者,有小儿疹后而患痢患泄泻者,有大人患痢患泄泻者,有先泻而后痢者,有先痢而后泻者,有泻痢而兼腹胀痛者,有胀痛而不泻痢者,有泻痢既愈,迟之又久而复作者,有瘟症既愈,迟之又久而复作者,有复作而与前不同者,有腹胀而不痛者,有痛而不胀者,有不思饮食者,有单发热者,有先瘟症而后不语者,有肿头面者,有周身长疖者,有长疥者,有霍乱者,有身痒者,有患瘟症而兼泄泻者,城市乡井,缘门阖户皆同。此岂达原饮一方所能疗欤!其治法亦与平常患泻痢、胀痛等疾亦异。此皆杂疫之类也。要之,杂疫无病不有,惟无咽膈梦遗之为疫病者耳。

相关参考

《松峰说疫》 瘟疫名义论

古人言诸瘟病者,多作温热之温。夫言温而不言瘟,似为二症,第所言与瘟病相同,则温瘟为一病也明矣。后人加以字,变温为瘟,是就病之名目而言,岂可以温瘟为两症乎。其曰春温、夏温、秋温、冬温,总属强立名色,其实

《松峰说疫》 立方用药论

杂病用药品过多或无大害,即如健脾者多用白术固已,再加山药可也,再加扁豆亦可也,再加莲肉、枣肉亦无不可也。即如补肾者多用熟地固已,再加枸杞可也,再加菟丝亦可也,再加苁蓉、首乌、芡实、杜仲亦无不可也。补药

《松峰说疫》 用大黄石膏芒硝论

或曰大苦大寒之剂既在禁例,而治瘟疫顾用三承气、白虎何也?答曰∶石膏虽大寒,但阴中有阳,其性虽凉而能散,辛能出汗解肌,最逐温暑烦热,生津止渴,甘能缓脾,善祛肺与三焦之火,而尤为阳明经之要药。凡阳狂、斑黄

抄复论怎么用?《松峰说疫》 抄复论

凡治伤寒、瘟疫,医者最重初次得疾,至于抄复,谓死者盖寡,每视为最轻而谩不经意焉。盖谓抄复之病,人身之经络、脏腑皆前次瘟邪所曾经传遍之所,则此番不过由熟路而行,故邪气易出也。古人原有此论,岂知此第语其常

下利怎么用?《松峰说疫》 下利

(即泄泻)瘟疫而见下利,病亦不轻矣。大抵属寒者三,热者七,湿则其仅见者也。而吴又可《瘟疫论》中协热下利等说,单以热论,不亦偏乎?第瘟病下利之属寒者轻浅,自不得与冬月感寒,与直中阴经者同日而语也。其属寒

《松峰说疫》 仅读伤寒书不足以治瘟疫不读伤寒书亦不足以治瘟疫论

伤寒者,为寒所伤,其来也有因,故初感总以汗散为主。若瘟疫并作因寒而得,不可以治伤寒之法治之。非惟麻、桂不用,即羌活、十神等汤亦非对症之药。所谓读伤寒书不足以治瘟疫者此也。至于瘟疫变现杂症之多,几与伤寒

《中医词典》z~其他 《说疫全书》

医学丛书。十五卷。刊于清·道光年间。包括:清·刘松峰《瘟疫论类编》、《松峰说疫》,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各详本条。

《中医词典》r~s 《说疫全书》

医学丛书。十五卷。刊于清·道光年间。包括:清·刘松峰《瘟疫论类编》、《松峰说疫》,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各详本条。

《松峰说疫》 瘟疫杂症简方

《松峰说疫》 卷之二·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