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洪脉歌

Posted 《医宗金鉴》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洪脉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洪脉歌

【方歌】肿疡洪脉阳热盛,宣热攻毒必有功,溃后洪脉毒留内,治之不退自然凶。
【注】肿疡未溃,脉洪者热盛也,宣热攻毒之法可施;若溃后脉洪者,邪盛也服药而脉洪不退者,为正虚邪盛,其凶不免。

相关参考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虚实脉歌

【方歌】肿疡脉虚宜内托,溃后内虚大补宁,肿疡脉实宜消散,溃后如实毒未清。【注】肿疡未溃脉虚者,不须攻毒,惟宜内托;已溃脉应虚者,急当以大补收功。如肿疡未溃,脉实者,当消毒散毒;已溃脉实者,乃毒气犹未清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缓脉歌

【方歌】肿疡脉缓何须药,和缓从容最吉祥,溃后见之为胃好,便和饮食自然康。【注】肿疡脉缓,乃气血和平,不待服药,自然安愈之吉兆也。溃后见之,则为胃和,饮食自甘,二便自调,其证自然康宁也。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促脉歌

【方歌】促脉无分肿溃疡,总为阳结不宜常,渐退毒散犹可愈,常进不退必然亡。【注】肿疡、溃疡脉见促者,皆为阳结,但宜暂而不宜常也。如促脉渐渐而退,则毒亦渐渐而散,犹或可愈。若常进不退,其亡必矣。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长脉歌

【方歌】肿疡长脉为有余,消散之方任所施,溃后得之为气治,条然和畅不须医。【注】肿疡见脉长者,乃气血有余,消散之方,任意施治。溃后脉长者,乃气之畅也,故曰气治,不待医药自能愈也。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芤弦脉歌

【方歌】肿疡芤脉血原虚,溃后见芤理所宜,肿疡弦脉邪作痛,溃后而弦邪病脾。【注】肿疡未溃,脉芤者,其血必素虚也。溃后见芤,乃去血之后,亦理之所宜也。肿疡脉弦者,乃毒攻作痛之象,盖弦主痛也;若溃后脉弦者,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牢脉歌

【方歌】肿疡牢脉为邪固,未作脓时脉见牢,已溃见牢邪难已,结核瘰历不能消。【注】肿疡脉牢,未作脓时见之,主毒邪牢固难消;溃后见之,邪亦难已。若一切结核瘰历,见此牢脉,皆主牢固不能消之候也。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微脉歌

【方歌】肿疡微脉为虚候,内托受补始能痊,溃后见此虽为顺,微细无神作逆观。【注】肿疡脉微者,乃虚候也,当以内托补剂为主,受补者方能痊可。若溃后脉微,虽为顺候,设按之微细无神,则根本已亏,亦当作逆证观也。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涩脉歌

【方歌】肿疡涩脉属毒滞,有力为实无力虚,溃后脉涩为伤血,急补气血莫迟疑。【注】涩主滞涩。肿疡初起脉涩者,乃气血为毒滞之征。若按之有力,毒滞为实;按之无力,正损为虚,不可不辨。若溃后脉涩,为伤血不足之象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濡弱脉歌

【方歌】肿疡濡弱脉不足,扶虚托里始能痊,溃后虽为脉病应,但无虚候始得安。【注】肿疡脉见濡弱不足者,必用扶元托里之剂,始能痊也。溃后脉见濡弱,虽为脉病相应,但无虚证,始得安全。若精神疲惫,饮食不思,亦危

《医宗金鉴》 肿疡溃疡动紧脉歌

【方歌】肿疡将发脉动紧,乃因毒气外搏经,溃后见之毒内搏,此为残贼证不轻。【注】肿疡见动脉、紧脉者,乃毒气外搏于经之象也。若溃后见动、紧之脉,则为毒气内搏于脏腑之象。盖动、紧乃残贼之脉,溃后不宜见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