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类方歌注》 〔附〕断下丸

Posted 《退思集类方歌注》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退思集类方歌注》 〔附〕断下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退思集类方歌注》 〔附〕断下丸

治久痢。
香连丸加诃子、龙骨、乌梅。
香连丸治赤白痢,茱炒黄连又木香。治痢必用苦辛寒,李绛此方得其义。(刘完素《素问玄

痢宜通,久痢宜涩,黄连味苦而燥,能浓胃涩肠,若痢方初起,忌用。晋注∶此注尚宜更改。上八字系王君原旧自注,甚然,甚然。黄连浓肠胃之说,《本经》有误,不可从。初痢胃口湿热盛可用,痢久而中虚忌用矣。)益以槟榔与大黄,(名治痢四神丸)推陈逐垢斯无忌。


相关参考

小陷胸汤怎么用?《退思集类方歌注》 小陷胸汤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栝蒌(大者一枚)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小陷胸汤泄痰热,黄连半夏及栝蒌。(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曰∶“黄连涤热,半夏导

《中医词典》t~w 《王旭高医书六种》

医学丛书。清·王泰林编撰。刊于1897年。包括《退思集类方歌诀》、《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增订医方歌诀》、《医方歌括》、《薛氏湿热论歌诀》、《西溪书屋夜话录》。前四种共载方五百余首,以歌诀形式介绍《伤

大断下丸怎么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断下丸

治脏腑停寒,肠胃虚弱,腹痛泄泻,全不思食。高良姜(去芦)赤石脂(研)干姜(炮)龙骨(研,各一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牡辛(去土、叶,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温米饮下。

《备急千金要方》 消食断下丸

[b]寒冷者常服之方。[/b]曲大麦(各一升)吴茱萸(四两)上三味为末,蜜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服。

《冯氏锦囊秘录》 茱萸断下丸

治脏腑虚寒,腹痛泄泻,大效。吴茱萸(炒,二两)赤石脂干姜(各一两五钱)缩砂仁艾叶(炒)肉豆蔻附子(制,各一两)共为细末,面糊丸,每服三钱,米饮送下。

《医宗金鉴》 胁痈(附:疽)

【方歌】胁痈焮红高肿疼,疽坚塌漫冷不红,皆属肝胆怒火结,迟溃败浆冷虚凶。【注】此证生于软肋,有硬骨者为肋,肋下软肉处为季胁。痈疽二证,皆由肝、胆怒火凝结而成,多生于体虚之人,初如梅李,渐长如碗如盆,色

《医宗金鉴》 胁痈(附:疽)

【方歌】胁痈焮红高肿疼,疽坚塌漫冷不红,皆属肝胆怒火结,迟溃败浆冷虚凶。【注】此证生于软肋,有硬骨者为肋,肋下软肉处为季胁。痈疽二证,皆由肝、胆怒火凝结而成,多生于体虚之人,初如梅李,渐长如碗如盆,色

滑利怎么用?《中医词典》h~j 滑利

病名。见《局方发挥》。指痢疾患者痢下滑脱不禁,甚则可致脱肛。当分气虚、血虚,施治有所不同。《医学入门》卷五:“滑痢,……血分,四物汤加参、术、地榆、樗白皮;气分,真人养脏汤、大断下丸、灵砂苍榆汤。”参

《医宗金鉴》 舌疳(附:瘰历风)

【方歌】舌疳心脾毒火成,如豆如菌痛烂红,渐若泛莲难饮食,绵溃久变瘰历风。【注】此证由心、脾毒火所致,其证最恶,初如豆,次如菌,头大带小,又名舌菌。疼痛红烂无皮,朝轻暮重,急用北庭丹点之,自然消缩而愈。

《医宗金鉴》 紧喉风(附:缠喉风)

【方歌】紧喉膏梁风火成,咽喉肿痛难出声,声如拽锯痰壅塞,穴刺少商吐下功。【注】此证由膏梁厚味太过,致肺胃积热,复受邪风,风热相搏,上壅咽喉,溃痛声音难出,汤水不下,痰涎壅塞之声,颇似拽锯。初发暴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