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医汇讲》 司天运气征验

Posted 《吴医汇讲》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医汇讲》 司天运气征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医汇讲》 司天运气征验

余曾撰《司天运气赘言》,已镌入是编第七卷矣。愚意以每岁每候必有岁运与司天、在泉,及分五运之主客,六气之主客,六者杂聚,变化靡穷,吾侪在医喻医,譬如一方中纯寒纯热,其剂自峻,若苦辛相制,寒热杂陈,即有所偏,盖亦微矣。故《天元纪》、《六微旨》二篇,论至天符、岁会,则有中其病者速而危、徐而持、暴而死之别,天符、岁会如此,可知五运六气亦须参合,以类推矣,《内经》未言及此者,提其纲而难于尽数其目也。抑更有释天符、太乙者,谓当以得病之一日为言,如戊子日亦称天符,戊午日亦称太乙之说。兹嘉庆元年丙辰,乃统一岁者,太羽水运,上半岁又值太阳寒水司天,已为天符矣,而初之主运值太角,初之客运值太羽,初之主气又值厥阴风木,则是六者之中,三寒二风,惟初之客气值少阳相火,一火孤立,几为群水所掩,初之运气,天候应寒也。正月初九日丙辰,又天符之日,水寒会聚。
余于去冬曾与邻金子东屏、胡子诚斋、谢子由乔,暨同道唐子迎川、周子思哲、朱子涧溶,以及门人王文海辈,谈及是日防受寒邪。不意至期,果于鸡鸣时,烈风震屋,积雪盈庭,及午、雪益密,红炉不暖,缯纩无温,抵夜风更壮,即重毳幕,不啻大荒冰窖矣。迨诘朝,风少息,然寒威凛冽、吹气成冻,不独贮水缸坛,插花瓶击,一旦都为冰泐,甚至烟筒酒瓮,无不凝冰,耄耋之老,皆云有生以来,未遇如此严寒,诸邻友谓余曰∶推之何精也?余亦未料如此其验也。因而追溯乾隆三十八年癸已,夏炎暑酷烈,中 而死者,难以仆数,试亦以运气推之,乃少征火运,而值巳岁,所谓岁会也。大暑后少阳相火在泉,所谓同岁会也。维时乃三之运,四之气,客气又值少阳相火,则是七者之中,火居其四,至于主运少宫,客运少商,主气太阴湿土,五行中全未见水,有阳无阴,可谓亢害之至矣。于是益知运气之说,不可执一而论,当以六者之中,角、征、宫、商、羽与风、火、湿、燥、寒,互相参究,自无不验,纵不必偏甚若此,始能获应,亦须以此六者主客太少何胜?何逊?何远?何近?穷究其微,必有曲验,即此癸已、丙辰二岁可征也。再试以本年他运他气推之,除五行错杂,不甚偏乖者,无庸琐述,小满后交三之客气,乃太阳寒水与岁运司天相合,且主客运气之中,客气最为切近,是时应有寒征。又小雪后交终之气,主运太羽,主气太阳寒水,与岁运之太羽三水会聚。惟是主运主气不过时令之常,非比客运客气加临,变化显有异征耳。十一月十五日丙辰,益以天符之日,寒应倍之,兹乃时当夏仲,衣必纩绵,三之气亦己验焉。前撰赘言,可诩未谬,试再观终之气何如?(五月望日识)

相关参考

吴医汇讲怎么用?《专治麻痧初编》 吴医汇讲

烂喉痧一证古书不载,起于近时,而并易传染。治之者每谓太阴阳明二经风热之毒,而至烂之由亦不可不详察也。譬之于物以盛火逼之,只见干燥而不知湿热郁蒸,所以致烂耳。此证凡风热者治宜清透,湿热者治宜清渗,痰火凝

卷六怎么用?《吴医汇讲》 卷六

卷九怎么用?《吴医汇讲》 卷九

卷七怎么用?《吴医汇讲》 卷七

卷十一怎么用?《吴医汇讲》 卷十一

《吴医汇讲》 三焦论赘言

尝读《难经》、叔和、启玄、诸大贤三焦论,皆谓有名无形。又读《灵枢经》曰∶密理浓皮者,三焦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三焦理纵。则似乎有形矣。及观李士材曰∶肌肉之内,藏腑之外为三焦

《吴医汇讲》 辨医书音义

《伤寒》书有“噫气不除”句,今人以“噫”字读作“根据”字声者居多,因《四书》注∶“噫,心不平声也。”但此噫气由中气不和,胃气上逆,与心不平声义不合。考《字典》音于介切,应读“隘”字之去声为是。《脉诀》

《吴医汇讲》 《脉诀》正讹

《四言脉决》,始自崔紫虚,嗣后校者、纂者颇多,迨至明季李士材《医宗必读》中之所着,固为尽善,而亥豕之讹,尚有未正,彭也不才,谨陈管见,以俟高明鉴定。【脉形主病节】“沉弱阴亏”句,“阴”字误刻,当作“阳

《吴医汇讲》 方药等分解

尝读古方,每有药味之下不注分两,而于末一味下注“各等分”者,今人误认为一样分两,余窃不能无疑焉。夫一方之中,必有君臣佐使,相为配合,况药味有浓薄,药质有轻重,若分两相同,吾恐驾驭无权,难于合辙也。即如

《吴医汇讲》 保护元阳说

圣人作《易》,爻先一画,是元阳为万物资始,神变化合太和,所以《彖词》独称其大耳。读仲景《伤寒》,首论太阳,以桂枝汤为方祖,诚一法立而诸法已悉具,亦此经治而他经可不传。无论《太阳篇》内辄用桂枝,即阳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