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秘传》 背面穴道证治

Posted 《灸法秘传》

篇首语:若我是万千繁星其中一个,你便是我的星轨,使我昼夜不知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灸法秘传》 背面穴道证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灸法秘传》 背面穴道证治

(图见前)
大椎穴(第三节颈骨下第一节上间。督脉)。凡劳疾遍身发热、诸疟、针此穴。
身柱穴(大椎穴下三节骨下间。督脉)。凡脊膂强痛、咳吐、螈 、发热,针此穴。
命门穴(十四节骨下间。督脉)。凡腰腹引痛、头疼如破、里急、螈 ,针此穴。
肺俞穴(三椎骨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传尸骨蒸、肺痿、吐血、咳嗽、气喘,针两穴。
风池穴(耳后陷中,按之引耳内。足少阳)。凡耳聋虚鸣、脱颔、口噤、颊痛、牙疼并肿,针两穴。
膏肓穴(四椎节下两旁各开三寸五分。足太阳)。凡劳伤虚损、肺痿、咯血、咳嗽吐痰、寒热、四肢无力,针两穴。
脾俞穴(十一椎节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诸般黄胆、四肢不收、痹痛、膈疼、泄痢、翻胃、积聚、疾疟,针两穴。
肾俞穴(十四椎节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腰痛如折、便血、出精、阴痛、身热、耳聋、目KT 、膝挛、足寒,针两穴。
环跳穴(在髀枢中,侧卧屈上足、伸下足取之。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环跳穴处也)。楗,健,上声。足少阳。凡中风、中痰、半身不遂、腰胯强直、股痛引肋、不得转身,针两穴。
会阳穴(尾尻骨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痔疮、肠 、两肾尖痛、久泻、久痢、阴汗湿痒、脱肛,针两穴。
足三里穴(膝下三寸 外廉,以手掌按膝头,中指尖到处,股外旁也。足阳明)。凡翻胃、气膈、肠鸣膨胀、 癖、胸胃畜血、咳嗽稠痰、足痿失屐,针两穴。

相关参考

《灸法秘传》 穴道取寸法

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节第二节,相去为一寸(图见前。)

用针法怎么用?《灸法秘传》 用针法

一用针先审病证,取何穴道,用墨涂记其上,以红布七层盖穴上,候针。一将针向灯烛上烧透,对准穴道放于红布上,若觉大热,将针略提起,俟热定再针。以七记数,小则一七,多则七七亦可。一用过药针,以极干竹筒封藏,

《中医词典》z~其他 《灸法秘传》

针灸著作。一卷。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1883年。内容有正面(穴)图,背面(穴)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全书主体部分为中风、尸厥应灸七十症的灸法取穴。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

痔疮怎么用?《灸法秘传》 痔疮

古人论痔,有牝、牡、虫、血之分。其实皆大肠积热所致。当灸会阳几壮,庶冀而安。会阳(见便血。)

血崩怎么用?《灸法秘传》 血崩

血崩之症,良由肝脾两伤。盖肝不能藏,脾不能统,所以经血忽崩。宜灸气海、大敦二穴。气海(见劳伤。)大敦(见尸厥。)

溺血怎么用?《灸法秘传》 溺血

经谓胞移热于膀胱则溺血,是症未有不本于热者。当灸关元数忙。关元(见心腹痛。)

癞病怎么用?《灸法秘传》 癞病

癞病,疠风也,俗称为大麻风。良由湿胜则生风,风胜则生虫,所以皮肤脱落,肌肉浮紫,满躯作痒,状若虫行。宜灸曲池可愈。曲池(见偏风。)

太乙神针怎么用?《灸法秘传》 太乙神针

咽喉怎么用?《灸法秘传》 咽喉

咽乃饮食之道,喉乃呼吸之区,不容纤邪所容,否则遂成喉症矣。咽喉疼痛者,当灸内庭。喉疮、喉风者,当灸天突为亟。内庭(见尸厥。)天突(见喘症。)

鼻血怎么用?《灸法秘传》 鼻血

鼻血者,因于肺肝有火也。肺窍在鼻,肝脏藏血,二经有火内炽则血沸腾,乘肺窍而出者也。急宜灸合谷穴一壮。合谷穴(见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