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胀玉衡》 痧胀昏迷与杂症不同

Posted 《痧胀玉衡》

篇首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痧胀玉衡》 痧胀昏迷与杂症不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痧胀玉衡》 痧胀昏迷与杂症不同

杂症若重,或至昏迷,均可以延时日,独痧症之昏迷,则有不容少待者,何也?夫杂症昏迷,不过痰、气、血涌,或虚极而发晕已也,故可以延时日。至于痧而昏迷不醒,仅是痧气冲心,尤有可解,若为痧毒所攻,则毒血一冲,势必攻坏脏腑,未有少延者矣。故痧胀昏迷不醒者,须防立死。其毒血与食积、痰、气必结聚心腹胸膈之间,而经络不转,气血不运,虽欲放而血不流,欲刮而痧不显,此所以救之者,又必急用药以治之也。其治之之法,惟视其食、积、痰、血、气阻及暑热、伏热、秽气之类以治之。有食消食,有积消积,有痰血气阻,即散其痰血气阻,有暑热、伏热、秽气所触,即散其暑热、伏热、秽气,则胸膈一松,昏迷自醒,然后验其紫筋青筋以刺之,而或刮或药,惟其症之所发,以施其救人之术欤。

相关参考

凡例怎么用?《痧胀玉衡》 凡例

──言有不实,治有不效者,一句不载。──药有不当,用有不明者,一味不入。──据症用治,立方制宜,非痧不录。──按脉阅筋,恐人有误,详之有据。──砭刺痧筋,必须紫黑毒血,据为实见。──载杂症,仅取兼痧,

《痧胀玉衡》 放痧数次不愈

痧症愈则即愈,不愈须防其有内溃之忧,故治痧之法,刮之、放之宜愈,不愈即当用药以治之。至若杂症之兼乎痧也,亦宜刮、宜放,而急宜用药以治其痧为要策。此治痧者,不可一日无治法,亦不可一日无治药也。乃今有不用

《痧胀玉衡》 遍身肿胀痧

痧者,暑热时疫恶毒之气,攻于里则为痰喘,为血瘀,昏迷沉重,不省人事。若元气壮实,内不受邪,不入于里,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为肿、为胀。若误饮热汤热酒,便成大害,此痧之暗者,宜从脉异处辨之。【治验】一

《痧胀玉衡》 痧筋不同辨

痧筋有现,有微现、有乍隐乍现,有伏而不现。痧筋之现者,毒入于血分者多;乍隐乍现者,毒入于气分者多;微现者,毒阻于气分者多;伏而不现者,毒结于血分者多。夫痧筋之现者,人皆知刺而放之矣。其微现者,乃其毒之

《痧胀玉衡》 怪病之谓痧

方书所载,怪病之谓痰,此古人之格言也。是以中风、痰厥、昏迷不醒及流痰、肿痛,具责之痰。然有治痰而痰得其治者,十中一二,有治痰而痰不为所治者,十有八九。是非痰之不可治也,盖因其症之凶危,医者胶于方书之语

《痧胀玉衡》 放痧不出治法

痧症危急,莫善于先放其痧。乃今更有放痧而血不流者,虽痧筋隐隐,无可如何,故放痧之人往往遇此便为凶。若余则不然,是其放痧虽血不流,而亦有可救者,即至昏迷不醒,势在临危,若审其无食积、血、痰阻滞于中,用宝

倒经痧怎么用?《痧胀玉衡》 倒经痧

经行之际,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红,或吐红,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者是也。肚腹不痛,亦为暗痧。若痧毒攻坏脏腑者不治。【治验】一沈弘先内人,经期发热,鼻血如注,昏迷沉重、肚腹作胀。延余诊之,脉伏。余曰

唇舌辨怎么用?《痧胀玉衡》 唇舌辨

痧者,急症也。若昏迷不醒,口不能言,其心胸烦闷,一种难过之苦,将何以辨之?治宜先观其唇舌。色黑者凶;色黄者重;色淡红者,较之略轻。盖黄色而知内热,黑色而知热极,淡红色虽热,用药不可太冷。又要看有苔无苔

落弓痧怎么用?《痧胀玉衡》 落弓痧

倏忽昏迷不醒,或痰喘不已,眼目上吊,形如小儿落弓之症。此暗痧难识,必须审脉辨症,的是痧毒,看其身体凉热,唇舌润燥何如,然后治之。【治验】一盛洪烈子,九月间,发热口渴,昏闷不醒,两目上翻。延余诊视,六脉

痧类疟疾怎么用?《痧胀玉衡》 痧类疟疾

痧有寒热往来,类乎疟疾。或昏迷沉重,或狂言乱语,或痰喘不休、或心胸烦闷,叫喊不止、或呕哕吐痰,睡卧不安、或大小便结,舌黑生芒。如此重极,脉必变异,不与疟同,宜细辨之。【治验】一沈日岩,七月间,日晡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