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障内障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外障内障

Posted 《冯氏锦囊秘录》

篇首语: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障内障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外障内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障内障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外障内障

外障者,有火者也。翳膜浮红肿痛,非若冰翳陷翳之沉于内也。《经》云∶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以其主表,必连眉棱骨痛,或脑项痛,或半边头肿,治法宜温之散之,卯简要夏枯草散,选奇汤之类。盖夏枯草禀纯阳之气,可胜浊阴,能散诸郁,补肝血,缓肝火,故治厥阴目痛夜甚者如神耳。
至于内障者,无火者也。在睛里昏暗,与无患之人相似,惟瞳人里有隐隐青白者是也。
然无隐隐青白者,亦有之,此真阳已竭于中,而精光方绝于外,惟峻补元阳,或可复明一二。若或迟滞,虽大补无及也。
尽黑睛连目系,属足厥阴,足太阳手三阴三经,此三经血气有亏,则邪乘虚入,经脉郁结从目系而入黑睛,内起翳障,遮蔽瞳神,所谓脑脂不清,流下作翳也。治宜按脉随经,以疏浊阴,不使上攻,调补真阴,以使内养。如脉缓气弱者,主以参 术草。若妄用消障克削,是速其丧明也。至于眼科,多用羚羊角,以其入厥阴经最捷,且清肺也。惟翳在黑珠,而有热者最宜,倘非厥阴经而用之,则犹开门揖盗,阳虚之症,益冰其翳矣。
夫玄府者,乃大气升降出入之门户也。眼鼻口舌,皆有神识为用,夫清明者,其神全也。血气者,人之神,神衰则清明减,而火独炎上,火与元气不两立,火既炽则玄府闭塞,攻耳则 ,攻目则朦,口鼻舌可类推矣。一人眼目久患,滋阴清凉,久服不效,诊之两手微弱,乃以八珍加麦冬五味子,一月而全愈。要知饮食不运,肠胃枯涩,发落皮皱,噎膈淋闭,目昏耳聋,悉由气液,血脉有亏,不能升降出入,于是浊火炎上,而乱其神明,百病皆然,岂止耳目。若徒用四物,脾胃转伤化源之机一绝,血气生发无由。如树木根本壮实,而后华叶蕃茂。血者,木之津液也。神光者,木之华叶也。脾胃者,木之根本也。可不重欤。
丹溪曰∶诸经脉络,皆走于面,而行空窍,其清气散于目而为精,走于耳而为听。
若心事烦冗,饮食失节,脾胃气亏,心火太甚,百脉沸腾,邪害空窍,而失明矣。况脾为诸阴之首,目为血脉之宗,脾虚则五脏之精华皆为失所,不理脾胃,养神血,乃治标而不治本也。《薛氏医案》载张给事目赤不明,服祛风散热药,反畏明重听,脉大而虚,此因劳心过度,饮食失节,以补中益气,加伏神、枣仁、山药、山茱、五味顿愈。又劳役复甚,用十全大补,加前药而痊。一少年酒色过度,两目肿痛,两尺洪大,以六味丸料加麦冬五味,数剂顿明。此皆治本而罔顾标,所以为效最捷。若兼以眼药,则徒事虚文,既无专功,便无实效矣。
卒然目无精光者,此汤气大虚也。丹溪曾治一人,目忽不见,他无所苦,急煎人参膏与之服,二日方见。一人予以磁石药,服之即死。
《医余录》云∶有患赤眼腹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脾脉弱、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治脾则肝愈盛,但于温平药中倍加肉桂,杀肝而益脾,一治两得矣。
一人生平好饮热酒,忽目盲脉涩,此因热酒所伤,胃中污浊之血,凝滞于内,阻隔清阳之气,不能归明于目也。丹溪以苏木作汤,调人参末与之,服二日,鼻及手掌皆紫黑,此病退而滞血已行,乃与四物加苏木、桃仁、红花、陈皮,煎调人参末,服数日而愈。此丹溪以血蓄于中,则冲和胃气伤矣。故消瘀药中,佐以人参,则胃气得以行,蓄血因之下,滞既去而无气无伤,眼目自着光明之用矣。
凡目忽不明者,皆为阳虚气脱,宜用补气之药,追回者也。然有卧湿冒湿而得之者,又宜于温补剂中,加以白术、茯苓燥湿之味。若视歧者,精散也。肾胆之汁不足,心肝之火独炎,则阳光失其倚,而神水不能敛重,则瞳神散大也。
患目昏者,不拘时候,静坐闭息,以两目轮左转七遍,右转七遍,紧闭少时,忽大睁开,久行勿闭,则郁火浊阴运出,清阳精气独光。
治翳当辨其起自何经?及翳形何色?各加引经药。如东垣治一妇,绿色自下而上,知其阳明来也。但绿非五脏正色,殆肺肾相合而为病也。乃就书家以墨调腻粉合成色,谛视之与翳同,则肺肾为病无疑矣。乃以泻肺肾之邪为君,以阳明药为使,服之甚效。
他日复病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翳色各异、因思必经脉不调,以致目病不已,询之果然,遂用养血滋阴药作丸服之,而永不发,观此则辨色分经,讵可忽哉!
治眼有以三棱针,刺出血而愈者,即《内经》“血宜决之”之义。然必初起血盛而热者宜之,在太阳阳明二经方可,盖二经气血俱多故耳。他经出血,其病转剧,故曰∶刺太阳阳明则目愈明;刺少阳阳明则目愈昏。
东垣治一人,因用猪肉煎饼,与蒜醋同食,复大醉而卧热坑,次日瞳子散大,视物不真,诸方不应,乃以酒炒芩连,泻热为君,归身生地,养血凉血为臣,五味子酸收瞳神散大,人参、二冬、地骨皮、生甘草、枳壳,苦甘补中,抑气为佐,柴胡引经为使,服之顿愈。
丹溪治一壮年人,早起忽视物不见,就睡片时,略见而不明,食减倦甚,其脉缓大,重则散而无力,意其中湿所致,询之果卧湿地半月,乃以白术为君,黄 、陈皮为臣,附子为使,十剂而愈。皆治本之神见也。
海藏治一女,及笄而病,目三年红肿难开,服散风清热之药反生翳,从锐 遮瞳神,右目之翳,从下而上,其脉短而实。洁古曰∶短为有积。《经》曰∶从内走外者。
少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乃少阳阳明有积滞于中,抑遏脏腑,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乃以云积之药,加黄连、龙胆草,每早化服一丸,一日便下黑血块,如黑豆大,而甚坚硬,由是翳退目明矣。
《夏子益奇疾方》云∶目睛忽垂至鼻,如黑角塞,痛不可忍,或时时大便血出痛,名曰肝胀。羌活一味煎汁,服数盏目愈。

相关参考

《审视瑶函》 目不专重诊脉说

夫曰有是病即有是脉者.此亦大概言之.其微渺未必皆可恃乎脉也.如目病.必视其目为内障.为外障.内障有内障之症.外障有外障之症.必辨其为何症.所中所伤之浅深.果在何轮何廓.辨之明而后治之当.今闺阁处子.暨

障怎么用?《中医词典》z~其他 障

病证名。系指障碍视力之眼睛病患。《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障,遮蔽也。”一般分为内、外障两类。外障在睛外遮障;内障在睛里昏暗,详见外障、内障条。

石决明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石决明

一名千里光。得水中之阴气以生,味咸,气寒,无毒。入足厥阴经。厥阴开窍于目,血虚有热则青盲,赤痛障翳,咸寒止利除热,所以能主诸目疾,入肾补阴益精也。研细水飞点目,亦消外障,痘后眼目生翳,用石决明、谷精草

石决明怎么用?《冯氏锦囊秘录》 石决明

一名千里光。得水中之阴气以生,味咸,气寒,无毒。入足厥阴经。厥阴开窍于目,血虚有热则青盲,赤痛障翳,咸寒止利除热,所以能主诸目疾,入肾补阴益精也。研细水飞点目,亦消外障,痘后眼目生翳,用石决明、谷精草

横翳怎么用?《中医词典》h~j 横翳

病证名。①系指横于黑睛外之剑脊翳,属外障范畴。见《证治准绳·杂病》。②系指横翳内障。见《古今医统》。参见横翳内障条。

横翳怎么用?《中医词典》h~j 横翳

病证名。①系指横于黑睛外之剑脊翳,属外障范畴。见《证治准绳·杂病》。②系指横翳内障。见《古今医统》。参见横翳内障条。

《疡医大全》 眼目部

凡属金针眼科,内障外障,风火时眼,一切风丝尘沙入目,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医学衷中参西录》 15.石决明解

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除目外障,作丸散内服,熊消目内障(消内障丸散优于汤剂)。为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中充血作疼作眩晕,因此证多

玉翳浮满怎么用?《中医词典》x~y 玉翳浮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①属外障。指黑睛上翳如玉色,遮满瞳神。即玉翳遮睛,详该条。②属内障。《审视瑶函》:“眼内障如水晶色,厚而光滑且清白,瞳子隐隐内中藏,视物蒙如云雾隔”,并谓“其名有三,曰

《中医词典》x~y 眼科心法要诀

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七-七十八。内容除总论眼科诊法外,将眼科疾病分为内障24证,外障48证。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释,内容简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