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蜂房是中药材吗?露蜂房功能主治
Posted 《*辞典》
篇首语: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露蜂房是中药材吗?露蜂房功能主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露蜂房是中药材吗?露蜂房功能主治
名称:药方苦楝根汤治疗什么呢?苦楝根汤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水煎,临熟入砂糖6克调服。
名称:药方化毒汤治疗什么呢?化毒汤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水煎服。[br]赤肿者,加黄连、栀子;翳,加木贼。
名称:药方养胎饮治疗什么呢?养胎饮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腹时痛多寒者,加川椒1.5克,煨姜1片,有火者,加黄芩3克。
名称:鱼虱子是中药材吗?鱼虱子功能主治Yú Shī Zi
别名:鱼鳖、鱼寄生
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b]张氏鱼怪[/b]的[b]全体[/b]。捕得有鱼虱子寄生的鱼后,自鱼胸鳍的白色囊中取出,炕干或晒干。
原形态:体呈长卵形,阔而扁,无坚甲,全体乳白色;雌者长达30毫米,阔约15毫米;雄者较小,长4~10毫米,宽1~6毫米。头部复眼长卵形,黑色,有短触须2对,头下方有大颚1对,小颚2对。胸部发达,长而阔,共7节,前胸节包围后头部,后胸节包围腹的1~2节,胸肢共有7对。腹部萎缩成尾状,分5节;鳃足5对,成叶状,在尾节下方。
寄生于鱼类胸鳍后的特别囊内。其生活阶段无较大的形态变化,除幼体时期外,都在囊中。不能自由游泳。
生境分部:有鱼类的地方均有分布。
性味:咸,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钱。
复方:①治噎膈气逆,胸前胀痛:鱼虱子、茴香虫。焙干研末,和酒服。
②治胸胃疼痛:鱼虱子、狗宝末、地苦胆、地龙、蝼蛄、犀角末、酒军、青藤香、苡仁、佛手片、鱼脑石。研末服。
名称:散尾葵是中药材吗?散尾葵功能主治Sàn Wěi Kuí
英文名:Yellow Palm, Areca Palm, Butterfly Palm, Golden-feather Palm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散尾葵的叶鞘纤维。[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aliclocarpus lutescens H. Wendl.[b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叶子,晒干。
原形态:散尾葵,丛生灌木至小乔木,高3-8m。茎基部膨大。叶羽状全裂,扩燕尾服而稍弯,长约1.5m;裂片40-60对,2列排列,披针形,长35-50cm,宽1.2-2cm,先端长尾状渐尖并具不等长的短2裂,顶端的羽片渐短,长约10cm;叶柄及叶轴光滑,黄绿色,上面具沟槽,背面凸圆;叶鞘长而略膨大,通常黄绿色,初时被蜡质白分,有纵向沟纹。花雌雄同株,小而呈金黄色;肉穗花序生于叶鞘束下,多分枝,排成圆锥花序式长约0.8m,具2-3次分枝,分枝花序长20-30cm,其上有8-12个小穗轴,花小,金黄色,螺旋状着生;雄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难蕊6;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同,子房1室,有短的花柱和粗的柱头。果稍呈陀螺形或倒卵形,长约1.8cm,直径约1cm,鲜时土黄色,干时紫黑色,无内果皮。种子略为倒卵形,胚乳均匀,中央有狭长的空腔,胚侧生。花期5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有栽培,多植于庭园或花圃[br]资源分布: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
栽培:圃生物学特性,喜高温、高湿气候。宜选择微酸性土壤栽培。[br]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和分蘖繁殖法。种子育苗移栽:参见鱼尾葵。分蘖繁殖:春季,于母株丛株中连根挖起矮小分株,按行株距3m×2m开穴定植。[br]田间管理,定植后经常除草、松土、浇水,每年施肥2-3次。
化学成分:含氨基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谷氨酰胺(glutamine),甘氨酸(glycine).
性味:味微苦;涩;性凉
归经: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炒炭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微苦、性凉,有收敛止血的功能。用于各种出血。
名称:小岩白菜是中药材吗?小岩白菜功能主治Xiǎo Yán Bái Cài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b]黄毛岩白菜[/b]的[b]全株[/b]。5~6月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矮小。根出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锐尖,边缘有粗锯齿,基部近心形或圆形,质厚,上面绿色,密被毛,下面有棕色长毛,尤以幼叶为甚;叶柄长3~4厘米.花茎自叶间抽出,顶生伞形花序;萼小,5裂,达基部;花冠近2唇形,5裂;雄蕊4,2长2短;子房上位,线形。蒴果线形。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深山岩石上。
形状:干燥全草,密被茸毛,一般长7~10厘米,常皱缩成团。叶质厚,上面毛短,下面毛长,黄色而有绢丝样光泽。主根粗约1厘米,棕褐色,须根众多。
性味:性平,味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名称:药方从龙汤治疗什么呢?从龙汤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水煎服。
热者,酌加生石膏10~30克。
名称:大鱼鳔花是中药材吗?大鱼鳔花功能主治Dà Yú Biào Huā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b]粉叶玉簪[/b]的[b]根[/b]或[b]花[/b]。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3~1.7米。根茎粗壮.叶根出,丛生;有长柄;叶片大,广卵形,先端尖。基部心脏形,绿色,上面有白粉,蜡质,叶脉12~13对,侧脉明显.花茎自叶间抽出,长30~60厘米;总状花序;苞片紫绿色;花白色,亦有带淡紫色者,花被漏斗状钟形,裂片6;雄蕊6,花丝离生,弯曲,花药丁字着生。蒴果线形。种子黑色,扁平,边缘具翼。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亦有野生。
化学成分:含芰脱皂甙元。
名称:野桂皮是中药材吗?野桂皮功能主治Yě Guì Pí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华南桂的树皮。[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T.Chang[C.chingii Metc.][br]采收和储藏:丛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6m。树皮灰褐色。幼枝条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叶近对牛或互生;叶柄长1.1.5cm,密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叶片椭圆形,长14-16cm,宽6-8cm,先端渐尖,基部钝,边缘内卷,上面绿色,略有光泽,幼时被灰色微柔毛,下面色较淡,密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向叶缘侧常有8-10条支脉,近叶绿互相拱形连结,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腋生,长9-13cm,密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分枝末端通常具3朵花,作聚伞状排列;花两性,长约4.5mm,黄绿色;花梗长约2mm,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2mm,花被裂片卵形,长约2.5mm,外轮宽约1.5mm,内轮略狭,先端急尖,花被内外两面密被灰褐色微柔毛;能产雄蕊9;花药背面和花丝被柔毛,第1、2轮雄蕊药室4,内向瓣裂,花丝无腺体,第3轮雄蕊药室4,外向瓣裂,花丝中都有1对近圆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长约1mm,三角形,柄被柔毛,位于最内一轮;子房近球形,长约1mm,无毛,花柱长约1.5mm,柱头盘状。果实椭圆形,长约1cm,宽约9mm;果托浅杯状,高约2.5mm,直径5mm,边缘具浅齿,齿先端平截。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溪边常绿阔叶林中或灌木丛[br]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形状:性状鉴别,呈半卷筒状或板状片块;表面灰褐色,有少量凸起的横纹及疤痕,并附有从绿色地衣斑。质硬,气稍香,味辛辣、微甜。[br]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4-6列细胞,最内层细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层细胞壁厚化,排列不整齐,细胞长方形,长径24-56μp,短径12-18μm,类方形或类圆形的直径14-28μm,革纹孔较密,含小方晶;石细胞5-8个成群稀疏散在,石细胞类圆形、三角形或方形,直径20-36μm,类长方形的长径32-76μm,短径12-40μm,有单纹孔;分泌细胞类圆形,直径32-44μm,长圆形的长径48-60μm,短径28-38μm。韧皮束细胞多厚化,深黄色,单纹孔密,有些细胞内有棕红色内含物或小方晶。韧皮射线1-2列,细胞长方形或方形,内含方晶,密集,直径约4-6μm,并有砂晶及少量长方晶,长6-8μm,宽约4μm。纤维多单个或2个切向排列散在,长270-570μm,直径16-24μm。
性味:味辛;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名称:药方琥珀膏治疗什么呢?琥珀膏功能主治
植法:上药研为末,大蒜捣膏和匀。
用法用量:贴患处。
名称:药方伤筋药水治疗什么呢?伤筋药水功能主治
植法:上药在酒、醋中浸泡七天,严密盖闭,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用量:患处热敷或熏洗后,用棉花蘸本品轻擦,每日三至五次。
名称:药方健步虎潜丸治疗什么呢?健步虎潜丸功能主治
植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冬日淡黄酒送下。
名称:树扁竹是中药材吗?树扁竹功能主治Shù Biǎn Zhú
英文名:all-grass of Irisleaf Oberonia
别名:燕尾扁竹兰、鱼尾巴草、树竹、老鼠尾、石扁兰、野扁竹、石扁竹、毛鼠尾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鸢尾兰的全草。[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beronia iridifolia (Roxb.)Lindl.[Cymbidium iridifolium Roxb.][b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开水烫后晒干。
原形态:鸢尾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高12-30cm,簇生多数须根。叶厚,两侧压扁并互相套叠,剑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3cm,宽1-2cm,先端有时稍歪斜,基部有关节。总状花序从植株中心抽出,远长于叶,直立,圆柱形,具多数密集的小花;小苞片薄革质,卵形,长1.5-2mm。花小,直径约2mm,白绿色;萼片与花瓣均反折,花瓣比萼片狭;唇瓣近半圆形,边缘近啮蚀状,先端2裂。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约5mm,柄长1.5mm。花期10-11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乔木或岩石上。[br]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及云南。
性味:微苦;性凉
归经:膀胱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名称:药方清心莲子饮治疗什么呢?清心莲子饮功能主治
植法:上药锉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麦门冬10粒,水225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水中沉冷,空腹时服。
发热,加柴胡、薄荷。
名称:露蜂房是中药材吗?露蜂房功能主治Lù Fēnɡ Fánɡ
别名:蜂肠(《本经》),革蜂窠(《雷公炮炙论》),百穿、蜂剿(《别录》),大黄蜂窠(《蜀本草》),紫金沙(《圣济总录》),马蜂包(《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蜂窝(《河南中药手册》),虎头蜂房、野蜂房(《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纸蜂房(《河北药材》),长脚蜂窝、草蜂子窝(《山东中药》)。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b]大黄蜂[/b]或同属近缘昆虫的[b]巢[/b]。全年可采,但以冬季为多。采得后,晒干或略蒸后除去死蜂死蛹后再晒干。
原形态:大黄蜂(《本经》)
雌蜂体形狭长,长20~25毫米,呈黑色。头部三角形。复眼1对,暗褐色,分列于头之两侧;单眼3个,位于头之前上方。触角1对,细长弯曲,基部黑色,鞭节12节,呈亦褐色。颜面、头顶、后头、唇基、上颚及颊部都有黄褐色斑纹。胸部有刻点,前胸背部后缘及中胸背板中,有2条黄色纵线。翅2对,透明膜质,带亦色。前翅大,后翅小,静止时,其翅半开。翅基片及小盾片黑色,中央有两条黄褐色线。胸腹节呈黑色,有4条黄褐色纵线。足3对,细长,5节,黄褐色,腹部呈纺锤形,两侧稍狭,第1腹节并入胸部,形成并胸腹节;第1腹节与第2腹节间紧缩成狭腰状。各节中央,有黑色纵线,尾端有能自由伸缩的毒针。春季产卵。幼虫乳白色,形略如蛆,头部小,节明显。
生境分部:群栖性,营巢于树木上或屋檐下。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形状: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呈莲蓬状,有的重叠形似宝塔,大小不一。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有序的六角形小孔,孔大小不等,颇似莲房。背面有1个或数个黑色凸出的硬柱。体轻,似纸质,略有弹性,捏之不碎。气特殊,味淡。以单个、整齐、灰白色、筒长、孔小、体轻、略有弹性、内无幼虫及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含蜂蜡及树脂;又曾提出一种有毒的"露蜂房油"。
药理作用: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皆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尤以丙酮浸出物为最强。各浸出物能增强心脏运动,使血压越时下降,并有利尿作用。露蜂房的挥发油可驱绦虫,但毒性很强,能致急性肾炎,故不宜作驱虫药。丙酮浸出物能扩张离体兔耳血管。对离体蟾蜍心脏低浓度兴奋,高浓度可产生抑制,但换洗后可恢复。
炮制:露蜂房:洗净,蒸透,剪成小块,晒干;或略炒至微黄色。煅蜂房:取蜂房碎块入罐内,盐泥封固,煅存性,露去火毒。
①《本经》:"火熬之良。"
②《本草汇言》:"剪碎,酒浸一宿,火上炙用。"
性味:甘,平,有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有毒。"
③《纲目》:"甘,平,有毒。"
归经:①《纲目》:"入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研束调敷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0.8~1.5钱;或烧存性研末。
药理作用: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皆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尤以丙酮浸出物为最强。各浸出物能增强心脏运动,使血压越时下降,并有利尿作用。露蜂房的挥发油可驱绦虫,但毒性很强,能致急性肾炎,故不宜作驱虫药。丙酮浸出物能扩张离体兔耳血管。对离体蟾蜍心脏低浓度兴奋,高浓度可产生抑制,但换洗后可恢复。
复方:①治手足风痹:黄蜂窠大者一个,小者三、四个(烧灰),独头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同捣敷上。忌牛冷荤腥。(《乾坤生意秘韫》)
②治风气客于皮肤,瘙痒不已:蜂房(炙过)、蝉蜕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二服。(《姚僧坦集验方》)
③治妇人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脓肿,名妒乳:蜂房(烧灰研),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④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疔肿恶脉诸毒:露蜂房、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别录》)
⑤治瘰疬生头,脓水不干,痒痛:露蜂房一两,蛇蜕皮半两,玄参半两,黄芪三分,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双仁,研),乱发如鸡子大,黄丹五两。上药细锉,用麻油一斤,先煎发及杏仁,侯发消尽,即以绵滤去渣,都入铛中,将前药煎令焦黄,又滤去滓,下黄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熬成膏,即倾于磁合中盛,旋取涂于帛上贴之。(《圣惠方》蜂房膏)
⑥治下部漏痔:大露蜂房烧存性,研,掺之;干,以真菜油调。(《唐瑶经验方》)
⑦治风瘘:露蜂房一枚,炙令黄赤色,为末,每用一钱,腊月猪脂匀调,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⑧治风热牙肿,连及头面:露蜂房烧存性,研末,以酒少许调,噙漱之。(《十便良方》)
⑨治头癣:蜂房一个,蜈蚣二条,明矾适量。将明矾研末,入蜂房孔中,连同蜈蚣置瓦片上文火烤焦,共研细末,麻油调匀外擦。(《全展选编·皮肤科》)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⑩治蜂螫人:露蜂房末,猪膏和敷之。(《千金方》)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⑾治重舌口中涎出:蜂房烧灰细研,以好酒和,薄敷喉下,(《圣惠方》)
⑿治小儿喉痹肿痛:蜂房烧灰,以乳汁和一钱匕服。(《食医心镜》)
⒀治小儿脐风湿肿久不瘥:露蜂房,烧末敷之。(《子母秘录》)
⒁治寸白、蛔虫:蜂窠烧存性,酒服一匙,虫即死出。(《生生编》)
⒂治细菌性痢疾:蜂窝焙干,研细末,每次一至二分,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四至七天为一疗程。(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⒃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蜂房末,三指撮,酒服之,极效。(《千金方》)
⒄小儿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⒅风虫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热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或取一块咬齿间。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蝎。研末擦患处。
⒆舌上出血,窍如针孔,吐血、鼻血。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贝母四钱、芦荟三钱,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温服。如兼吐血,则用温酒调服。
⒇阴萎。用蜂房烧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钱。
各家论述:《纲目》:"露蜂房,阳明药也。外科齿科及他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杀虫之功耳。"
相关参考
味苦、咸,平,有毒。主治惊痫螈,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又治蜂毒,毒肿。一名蜂场,一名百穿,一名蜂。生山谷。七月七日采,阴干。(恶干姜、丹参、黄芩、芍药、牡蛎。)此蜂房多在树腹中及地
露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全年可采,但以冬季为多。采得后洗净,蒸透,除去死蜂死蛹,剪成小块,晒干或略炒至微黄色。其味甘,性平,有毒。有祛风、攻毒、杀虫之功效,可治惊痫、风痺、瘾疹瘙痒
1、治手足风痺:黄蜂窠大者一个,小者三。四个(烧灰),独头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同捣敷上。忌生冷荤腥。(《乾坤生意秘韫》)2、洽风气客于皮肤,瘙痒不已:蜂房(炙过)、蝉蜕等分。为未,酒调一钱匕,日三、
露蜂房有两种∶一种小而其色淡黄,窠长六七寸至一尺者,阔二三寸,如蜜脾下垂,一边是房,多在丛木郁翳之中,世谓之牛舌蜂。又一种或在高木上,或屋之下,外作固,如三四斗许,小者亦一二斗,中有窠如瓠之状,由此得
味甘平有毒.入手太阴足厥阴经.功专涂瘰成.炙研猪脂和涂良.取露天树上者佳.
露蜂房味苦咸平,消乳痈及齿疼,痔漏风疹与癫痫,止女崩中儿咳声。此即木上黄蜂窠,大者如瓮,小者如桶。其蜂黑色,长寸许,螫牛、马、人乃致死者,用此尤效。人家房间亦往往有之,但小而力慢,不若山林中得风露气者
苦咸平有毒。《本经》主惊痫螈,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b]发明[/b]露蜂房,阳明药也。《本经》治惊痫癫疾,寒热邪气,蛊毒肠痔,以其能祛涤痰垢也。疮疡齿痛及他病用之者,皆取其以毒攻毒
味苦、咸,平,有毒。主惊痫螈,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又疗蜂毒,毒肿。一名蜂肠,一名百穿,一名蜂窠。生山谷。七月七日采,阴干。恶干姜、丹参、黄芩、芍药、牡蛎。此蜂房多在树腹中及地中,
味苦咸,平,有毒。主惊痫螈,寒热邪气,癫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又疗蜂毒毒肿。一名蜂肠,一名百穿,一名蜂。生山谷,七月七日采,阴干。
味苦平。主惊痫瘈疭,寒热邪气,瘨疾,鬼精,蛊毒肠痔。火熬之,良。一名蜂肠。生山谷。《名医》曰:一名百穿,一名蜂。生牂柯,七月七日采,阴干。案《淮南子》汜论训云:蜂房不容卵。高诱云:房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