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怎么用?《本草纲目》 香薷

Posted 《本草纲目》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香薷怎么用?《本草纲目》 香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香薷怎么用?《本草纲目》 香薷

2、香薷怎么用?《本草择要纲目》 香薷

香薷怎么用?《本草纲目》 香薷

「释名」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
1、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2、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3、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香薷怎么用?《本草择要纲目》 香薷

【气味】
辛微温无毒.属金与水.有彻上彻下之功.
【主治】
解暑利小便.又治水甚捷.肺得之而清化行也.但饮食不节.劳役作苦之人.倘患伤暑.而致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须益元气以降火.不可概用以重虚其表.唯夏月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患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之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俗人用代茶汤.谓能解暑.误之甚也.又其性温不可热饮.反致吐逆.

相关参考

香薷怎么用?《汤液本草》 香薷

味辛,微温。《本草》云∶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香薷怎么用?《汤液本草》 香薷

味辛,微温。《本草》云∶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香薷怎么用?《本草便读》 香薷

[i]香薷(图缺)[/i]解夏月之表邪.入肺疏寒能达外.味辛温而无毒.和脾利水可行经.(香薷辛温气香.轻浮入肺.发表利水.辟口气.和中焦.为夏月解表之药.以长夏湿气蒸腾.用此芳香宣上彻下.开鬼门.洁净

香薷怎么用?《本草新编》 香薷

香薷,味辛,气微温,无毒。入脾、胃、心、肺四经。主霍乱,中脘绞痛,治伤暑如神,通小便,散水肿,去口臭,解热除烦,调中温胃,有彻上彻下之功,拨乱反正之妙,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也。但宜冷冻饮料,而不可热

香薷怎么用?《新修本草》 香薷

味辛,微温。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处处有此,惟供生食。十月中取,干之,霍乱煮饮,无不瘥。作煎,除水肿尤良之也。

香薷怎么用?《新修本草》 香薷

味辛,微温。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处处有此,惟供生食。十月中取,干之,霍乱煮饮,无不瘥。作煎,除水肿尤良之也。

香薷怎么用?《本草择要纲目》 香薷

【气味】辛微温无毒.属金与水.有彻上彻下之功.【主治】解暑利小便.又治水甚捷.肺得之而清化行也.但饮食不节.劳役作苦之人.倘患伤暑.而致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须益元气以降火.不可概用

香薷怎么用?《本草衍义》 香薷

生山野,荆、湖南北、二川皆有。两京作圃种,暑月亦作菜蔬,治霍乱不可阙也,用之无不效。叶如茵陈,花茸紫,在一边成穗,凡四五十房为一穗。如荆芥穗,别是一种香。余如经。

香薷怎么用?《本草备要》 香薷

宣,通,利湿,清暑辛散皮肤之蒸,温解心腹之凝结。属金、水而主肺,为清暑之主药。肺气清,则小便行而热降(暑必兼湿,治暑必兼利湿,若无湿,但为干热,非暑也)。治呕逆水肿(熬膏服,小便利则消)、香港脚口气(

香薷怎么用?《本草蒙筌》 香薷

(音柔)味辛,气微温,无毒。三伏堪为菜蔬,两京亦每栽种。入药拯病,随处可收。大叶者种优,陈年者效捷。主霍乱中脘绞痛,治伤暑小便涩难。散水肿有彻上彻下之功,肺得之清化行热自下也。去口臭有拨浊回清之妙,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