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台风(typhoon of China)

Posted 台风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台风(typhoon of China)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台风(typhoon of China)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省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

  影响中国沿海的台风年均有20.2个,登陆7.4个(1949~1979年统计)。

  1~4月中国无台风登陆,5~6月中国杭州湾以南沿海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出现最多的路径在北纬10°~15°之间西移,再经琉球群岛附近海面转向日本;另一条则西移进入南海北部。7~8月中国沿海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主要在北纬15°~25°之间西移影响中国。9~10月中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主要在长江口以南。出现最多的路径在北纬15°~20°之间西移,以后转向东北影响日本;另一条路径继续西移进入南海影响越南和广东省。9月份时,介于这两条路径之间的还有一条影响台湾和福建两省的路径。11~12月中国仅广东珠江口以西地区偶尔受台风影响。综上所述,华南沿海受台风袭击的频率最高,占全年总数的60.4%,登陆的频数高达58.1%;次为华东沿海,约37.5%。登陆台风主要出现在5~12月,而以7~9月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76.4%,是台风侵袭中国的高频季节。

  台风的强度随季节变化而有差异。最大风速大于50米/秒的特强台风出现次数的频率以9月份为最多,其次为10月,再次是11月和8月。

  台风初始位置据统计,影响中国台风的初始位置相对集中在4个海区:

  (1)南海中北部海面,1~4月很少,6~9月主要集中发生在北纬15°以北海面,10~12月则往南移动;

  (2)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台风发生的高频区主要在这一海域北纬15°以南,6月渐北移,7~8月出现在吕宋岛到琉球岛附近海面,9月以后生成区又南移;

  (3)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1~5月很少,6月和11月形成在群岛以南附近海面,7~10月集中在岛的周围;

  (4)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1~6月很少,9月以后发生区东移,10月发生数最多。台风发生密集区随纬度和月份有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发生在北纬10°~20°,最北和最南分别在北纬30°和北纬2°左右。

  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登陆中国的台风,8月在台湾省平均最大风速达43米/秒,其他月份在台湾也均达强台风等级。其次是8月份在浙江登陆的,平均最大风速为41米/秒。在广东登陆的台风虽然最多,但其平均最大风速并不强。10月份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较强,平均最大风速为36米/秒。登陆福建的台风,常先经台湾省受到削弱,登陆台风较强的出现在9月,平均最大风速达31米/秒。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除新疆外,均直接或间接受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

  中国近海15个省市中,11个省市最大雨量的影响系统是台风。全国7次日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极端暴雨,其中6次都是台风所引起的。1975年3号台风(Nina)在河南境内造成的特大暴雨,最大中心为1小时189.5毫米,1天1005.0毫米,5天过程雨量为1631.0毫米。

  台风降雨也有其有利农业生产一面,可解除干旱或缓和旱象。台风雨是中国降水系统之一。东南沿海各省的台风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20~30%,7~9月则可达一半以上。

  由于台风区的强风、气压特低和中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及浅海区,很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1974年的13号台风(Mary)于8月19日午夜在浙江象山石浦登陆,正值天文大潮,出现7.93米的高潮潮位,形成1949年以来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一次风暴潮。

相关参考

中国地貌(geomorphology of China)

中国境内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还有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黄土地貌。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

中国地貌(geomorphology of China)

中国境内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还有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黄土地貌。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

中国水产资源(aquatic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水域广阔,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总产量较高。  中国的水产资源大致可分为:  (1)鱼类,  (2)甲壳动物类,  (3)软体动物类,  (4)藻类,  (5)哺乳类。其中鱼类是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

中国水产资源(aquatic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水域广阔,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总产量较高。  中国的水产资源大致可分为:  (1)鱼类,  (2)甲壳动物类,  (3)软体动物类,  (4)藻类,  (5)哺乳类。其中鱼类是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

中国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城市随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在数量、职能、规模和分布上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的变迁可分为下列3个时期:  封建社会以前中国最早的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邑(农村居民点

中国城市地理(urban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城市随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在数量、职能、规模和分布上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的变迁可分为下列3个时期:  封建社会以前中国最早的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邑(农村居民点

中国的寒潮(coldwave of China)

寒潮是中国冬半年(9月~翌年5月)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当聚集在高纬地区的强大的冷空气迅速向南移动并侵入中国时,常使沿途剧烈降温,并造成大风、雨雪等天气。中国中央气象台从全国大范围的角度出发,用日均温

中国的寒潮(coldwave of China)

寒潮是中国冬半年(9月~翌年5月)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当聚集在高纬地区的强大的冷空气迅速向南移动并侵入中国时,常使沿途剧烈降温,并造成大风、雨雪等天气。中国中央气象台从全国大范围的角度出发,用日均温

中国的气旋(cyclone of China)

在中国发生发展起来的、或从中国境外移来对中国天气有影响的温带气旋,亦称锋面气旋。不包括热带气旋和无锋面活动的热低压等。气旋是大气环流的重要成员,是影响中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季最为频

中国的气旋(cyclone of China)

在中国发生发展起来的、或从中国境外移来对中国天气有影响的温带气旋,亦称锋面气旋。不包括热带气旋和无锋面活动的热低压等。气旋是大气环流的重要成员,是影响中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季最为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