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HanzhongShi)

Posted 南郑

篇首语:愿所行皆坦途,愿所求皆如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中市(HanzhongShi)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中市(HanzhongShi)

陕西省汉中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陕南最大城市和物资集散地。位于省境西南部,汉中盆地中心。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44.63万。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郑国(今陕西华县)部分人民南越秦岭来此,故称南郑。东汉时,汉中郡治由西城(今安康城北汉江北岸)迁此。清称汉中府,附郭县称南郑。1913年废府为南郑县。1949年设南郑市,1954年改为汉中市。市境南障巴山,北屏秦岭。地扼川、陕、甘、鄂四省,形势险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原先交通闭塞,主要靠汉江水运和人力。抗日战争期间汉白公路和川陕公路修成后,交通有所改善。1977年穿过市区的阳(平关)安(康)

  铁路通车,西接宝成铁路,东接襄渝铁路,促进了汉中市的工农业发展,在旧城外形成新工业区,城东部、北部与新建阳安铁路的车站连成一片。全市现有机械、电力、水泥、化工、缫丝等工业。手工业以竹器和棕制品著名,棕箱尤为传统手工艺品。城郊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及亚热带经济林木漆、油桐、柑橘、棕榈、乌桕、枇杷、茶叶、竹等。著名古迹有汉台,相传刘邦所建,今为汉中市博物馆,陈列有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

相关参考

汉中市汉台区铺镇的历史沿革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号):(1)撤销汉中地区和县级汉中市,设立地级汉中市。(2)汉中市设立汉台区,汉台区辖原汉中市的东大街、东关、汉中路、中山街、北关、舒家营、鑫源、

汉中市汉台区铺镇的历史沿革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号):(1)撤销汉中地区和县级汉中市,设立地级汉中市。(2)汉中市设立汉台区,汉台区辖原汉中市的东大街、东关、汉中路、中山街、北关、舒家营、鑫源、

汉中市(Hanzho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7.0°,北纬32.0°,在陕西省西南部。明设汉中府,1953年改汉中市。据《陕西通志》:“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曰汉中。”

汉中市(Hanzhong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07.0°,北纬32.0°,在陕西省西南部。明设汉中府,1953年改汉中市。据《陕西通志》:“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曰汉中。”

汉中路属于哪个街道?汉中路介绍

汉中路属于哪个街道?汉中路介绍属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中路街道汉中路是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中路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6107020030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

汉中路属于哪个街道?汉中路介绍

汉中路属于哪个街道?汉中路介绍属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中路街道汉中路是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中路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6107020030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

陕西省南部汉中市的历史沿革

汉中民国以前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区),西汉初迁至西城(陕西安

陕西省南部汉中市的历史沿革

汉中民国以前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区),西汉初迁至西城(陕西安

汉中市北部留坝县的历史沿革

夏商时,境域属梁州;周并梁于雍,境域属秦地雍州。春秋时期为羌人所居;战国时期属白马氐管辖。秦代,境域隶属汉中郡。后划归陇西郡,统属“故道县地”。西汉时,境域南部属汉中郡褒中县地,北部及西部属武都郡故道

汉中市北部留坝县的历史沿革

夏商时,境域属梁州;周并梁于雍,境域属秦地雍州。春秋时期为羌人所居;战国时期属白马氐管辖。秦代,境域隶属汉中郡。后划归陇西郡,统属“故道县地”。西汉时,境域南部属汉中郡褒中县地,北部及西部属武都郡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