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通涿郡的永济渠

Posted 永济渠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通涿郡的永济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

北通涿郡的永济渠。在隋朝,今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北省大部,是又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这个区域当时有户200多万,在全国900多万户中,几乎占了1/4。隋朝推行租庸调制,按户、丁征收粟帛,征发劳力,户多丁多,上调的粟帛等也多。这就需要有一条粮帛南运进京的水道。隋炀帝着意开拓边疆,积极准备用兵辽东,他以涿郡(今北京市)作为征辽基地,要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军事人员北运,也需要有一条从东都到涿郡的军需供应线。自东汉末年,曹操穿凿河北五渠后,那里虽然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水道,但它以自然河道为主,深浅不一,航路不畅,难以适应隋朝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于是,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和山阳渎之后,决定在黄河以北,在曹氏旧有水道的基础上,拓展一条航运能力较大的运河,这就是穿永济渠。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炀帝纪上》)当初曹操发展河北水运时,白沟的渠首工程是“遏淇水入白沟”。隋炀帝的新渠与曹操旧渠相比,有两个重大改进。一是沁水源远流长,淇水无法与之相比,因此,新渠的水源远比旧渠丰沛。这是新渠航道远比旧渠通畅的基本因素。二是旧渠在白沟、黄河之间筑有枋堰,由沟入河或由河入沟,舟船都必须盘坝或换船,这就大大降低了通航能力。新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表明渠口建有分水工程,舟楫可以直接出入河渠,无须换船或盘坝,这就大大提高了通航能力。

永济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处,北到卫县(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这是当时新凿的渠道。卫县以下经馆陶、东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这是中段,它以曹操时的故道为基础,扩展成为大渠。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今北京市)为北段,系改造两条自然河道而成。一条是古潞河下游,它位于今天津市和武清县间。另一条是桑干水(今永定河)下游,当时它位于今武清县到古涿郡南郊。南、中、北三段运河共长1900里左右,大体说与通济渠相当。这也是一条历时很短、不到一年便完工的运河。它的宽度虽然不及通济渠,但运输能力很强,并且也可航行庞大的龙舟。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伐辽东,当时他就是乘龙舟到达涿郡的。伐辽东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极大,主要就是沿这条水道北运。

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永济渠,虽然是五条运河,但由于它们的规格大体一致,组成了一个由长安—洛阳两都为中轴、成扇形、东南通余杭、东北到涿郡的完整的运河网,实为一条运河的五个组成部分。这个运河网把我国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区域紧密地联在一起,对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繁荣,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隋炀帝兴建这些工程,虽然多从他本人需要出发,并给当时广大群众造成严重灾难,但后人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唐末著名诗人皮日休便是这样认为的,在《汴河怀古》中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龙舟水殿事,与禹论功不较多。”

相关参考

永济村属于哪个镇?永济村介绍

永济村属于哪个镇?永济村介绍属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永济村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7021112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0702

永济村属于哪个镇?永济村介绍

永济村属于哪个镇?永济村介绍属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永济村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7021112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0702

永济泉属于哪个街道?永济泉介绍

永济泉属于哪个街道?永济泉介绍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玉屏街道永济泉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玉屏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2272200100

永济泉属于哪个街道?永济泉介绍

永济泉属于哪个街道?永济泉介绍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玉屏街道永济泉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玉屏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52272200100

永济县(YongjiXian)

山西省运城地区辖县,山西重要棉麦产地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邻接陕西省。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35.4万。县府驻城关镇。永济古为虞舜都,秦为蒲反县,东汉改名蒲坂县。隋为河东县,清置永济县,属蒲州府,

永济县(YongjiXian)

山西省运城地区辖县,山西重要棉麦产地之一。位于省境西南部。邻接陕西省。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35.4万。县府驻城关镇。永济古为虞舜都,秦为蒲反县,东汉改名蒲坂县。隋为河东县,清置永济县,属蒲州府,

山西 永济城东街道的历史沿革

永济市城东街道始建于1994年12月,设在舜都大道南端,1997年迁至银杏东街,辖5个行政村(即原郭李乡的马铺头、赵坊、原城关镇的四冯、孙李、榆林)。2001年4月,永济市撤并乡镇,将郭李乡合并到城东

山西 永济城东街道的历史沿革

永济市城东街道始建于1994年12月,设在舜都大道南端,1997年迁至银杏东街,辖5个行政村(即原郭李乡的马铺头、赵坊、原城关镇的四冯、孙李、榆林)。2001年4月,永济市撤并乡镇,将郭李乡合并到城东

永济市(Yongji Shi)的由来

位于东经110.4°,北纬34.8°,在山西省西南部。西汉置蒲反县,东汉改为蒲坂县。隋置河东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永济县。以西北南三面濒黄河,为水陆要津,永济,寓意恒久通渡。1994年设市。

程阳永济桥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程阳永济桥,又名“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程阳马安寨旁,是广西侗族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因建桥时意在保佑行客、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