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

Posted 第二次世界大战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

在美国,人们常常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东北部和中西部,称为“冷冻地带”,而把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类型的墨西哥湾沿岸和东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带,称为“阳光地带”。美国的“阳光地带”在地域范围上,也常包括太平洋沿岸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甚至还有人把整个北纬37°以南的地区,统称为“阳光地区”。

  美国经济的发展以位于落基山脉以东、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一线以北的北部地区为最早,它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源地,经济最发达。这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国著名的两大“制造业带”,即被称为美国经济地理“纵轴”的“波士(顿)华(盛顿)”工业带和被称为美国经济地理“横轴”的五大湖南岸工业带。纵、横两轴不仅是北部地区经济的核心,也是全国的经济心脏。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北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使它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南部地区工资低、工人组织程度差、地价便宜、原料丰富,因而北部财团,甚至外国资本都纷纷到南部建厂。南部工农业发展速度超过北部,财团势力的增长也很快。人口南移在七十年代迅速增加,到八十年代初期,每年净迁入南部地区的人口达1,000多万人。目前,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州。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南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四,铜约占五分之三,与军事有关的工业以及旅游业等也迅速发展。因此,人们说美国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

相关参考

海洋对世界生产力布局有什么重要影响?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30多个内陆国家外,都濒临海洋。海洋对人类活动和世界生产力布局关系非常密切。当生产力水平很低、地域分工不明显、国际联系不密切时,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对生产力分布影响

海洋对世界生产力布局有什么重要影响?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30多个内陆国家外,都濒临海洋。海洋对人类活动和世界生产力布局关系非常密切。当生产力水平很低、地域分工不明显、国际联系不密切时,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对生产力分布影响

地槽—地台说对现在世界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纳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

地槽—地台说对现在世界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纳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

墨西哥的工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是个新兴的石油大国?

墨西哥合众国位于拉丁美洲最北部,介于美国和危地马拉、伯利兹之间,面积195.8万平方公里,1981年人口6,920万,首都是墨西哥城,城区人口940万,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墨西哥曾经是个古老的农业国

墨西哥的工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是个新兴的石油大国?

墨西哥合众国位于拉丁美洲最北部,介于美国和危地马拉、伯利兹之间,面积195.8万平方公里,1981年人口6,920万,首都是墨西哥城,城区人口940万,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墨西哥曾经是个古老的农业国

世界各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特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  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例

世界各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特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  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例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联生产力分布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60多年来,苏联国民经济不仅有了很大发展,而且生产力布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加强、改造原有工业基地,使欧洲部分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另一方面是向新区推进,包括向北、向南推进,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联生产力分布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60多年来,苏联国民经济不仅有了很大发展,而且生产力布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加强、改造原有工业基地,使欧洲部分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另一方面是向新区推进,包括向北、向南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