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南乡的历史沿革

Posted 千米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南乡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南乡的历史沿革

1992年由新溪乡、岱石乡、永丰乡合并为城南乡。

1996年,面积77平方千米,辖兴南居会委和企石、章家湾、大湖丘、西坑、里任、朱家山、王洋角、下庄、后山、石竹、银地山、甘家坞、王岙、眉岱、陈家桥、孙家山、大丘田、高山脚、石溪、官塘头、挂帘山、仓基、杨坑、天公丘、荷花塘、丁村、三山、姚宫、俞家央、牛团山、下洋、八里、秦岩、小积坑、朱家岙、头、下衣山、平丰岩、石桥头、西山等、任胡岭、山项头、琅珂、上任、大坞、大油田、潘村、石槽、龙坑、里家廊、丁年仓、沙滩、韩丰小村、吕家平、冷水孔、韩丰大村、大坪岭、下洲大村、下洲小村、丁家坞等60个行政村。

1999年末辖60村1居,面积79平方千米。

2000年末辖60村,人口26955人。

2001年,将挂帘山村、兴南居委会划归城关镇管辖;调整后的城南乡辖59村,驻石溪村(原址)。

2001年末辖60村,面积79平方千米。

2005年末,面积76.3平方千米,辖石溪、企石、里家竹、朱王银、大山庄、眉岱、杨家山、任家前进、天荷、姚宫、秦岩、韩妃、琅珂、下洲、高依、潜溪、大潘、丁龙1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石溪村。

相关参考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新昌县境先后属越、吴、楚等国,秦代起属会稽郡,汉代至唐代均为会稽郡所辖剡县的一部分。后梁开平二年(908),析剡县东南部13乡置新昌县,县名得自新昌乡名。相继隶属于越州、绍兴府和绍兴地区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新昌县境先后属越、吴、楚等国,秦代起属会稽郡,汉代至唐代均为会稽郡所辖剡县的一部分。后梁开平二年(908),析剡县东南部13乡置新昌县,县名得自新昌乡名。相继隶属于越州、绍兴府和绍兴地区

绍兴市(Shaoxingshi)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辖市,浙江东北部著名水乡城市,宁绍平原西部经济重镇。位于杭州湾南岸。辖1区及绍兴、上虞、嵊县、新昌4县。面积7901平方公里,人口412.67万;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

绍兴市(Shaoxingshi)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辖市,浙江东北部著名水乡城市,宁绍平原西部经济重镇。位于杭州湾南岸。辖1区及绍兴、上虞、嵊县、新昌4县。面积7901平方公里,人口412.67万;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

绍兴新昌县羽林街道的历史沿革

2006年,撤销城关镇(12居99村),设立羽林街道(1居42村)、南明街道(9居24村)、七星街道(2居33村)。羽林街道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4.36万人,辖临江1个社区和新中、新富、三合、董

绍兴新昌县羽林街道的历史沿革

2006年,撤销城关镇(12居99村),设立羽林街道(1居42村)、南明街道(9居24村)、七星街道(2居33村)。羽林街道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4.36万人,辖临江1个社区和新中、新富、三合、董

新昌县的建制沿革

新昌七星春秋战国时期,新昌县境先后属越、吴、楚等国,秦代起属会稽郡,汉代至唐代均为会稽郡所辖剡县的一部分。后梁开平二年(908),析剡县东南部13乡置新昌县,县名得自新昌乡名。相继隶属于越州、绍兴府和

新昌县的建制沿革

新昌七星春秋战国时期,新昌县境先后属越、吴、楚等国,秦代起属会稽郡,汉代至唐代均为会稽郡所辖剡县的一部分。后梁开平二年(908),析剡县东南部13乡置新昌县,县名得自新昌乡名。相继隶属于越州、绍兴府和

浙江省绍兴市的历史沿革

绍兴名称演变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总

浙江省绍兴市的历史沿革

绍兴名称演变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