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街道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历史沿革

上城区域历史悠久,自古是杭州城市的核心部位,曾是自隋唐至民国时期州治所在地,尤以南宋定都杭州,在凤凰山东麓建皇城、筑宫殿,历时140余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上城区自宋至清,分属钱塘、仁和县管辖,民初属杭县管辖。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杭州市,上城区域分属城区、江干区。此后城区行政区域多次变化,直至杭州解放前夕,上城区分属第一区。第二区和第四区(即原江干区),建区公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相继在上城区域建立。改原第一区为上城区,第二区为中城区,第四区为江干区。3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宣布建立区人民政府。6月22日,中共杭州市委决定并经省委批准,各区建立区委组织。8月19日,市委决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并撤销区委组织。

1950年6月1日,市政府决定撤销区公所,城区工作由市直接管理。

1952年5月,重建区委、区政府。11月,上城区召开了城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11月,市政府决定调整上城区的管辖范围,将上城区的十五奎巷和六部桥2个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鼓楼至凤山门)划归江干区管辖。

1954年7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召开了上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至1980年6月前,先后召开过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8月,市人委决定建立街道办事处,上城区建立9个街道办事处,为区政府派出机构。

1955年5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

1957年6月,中城区建置撤销,其管辖的金钱巷、马市街、皮市巷、青年路、岳王路5个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

1960年4月30日,上城人民公社成立,中共上城区委改称中共上城人民公社委员会,区人委改称上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 10月,上城人民公社终止,复称中共上城区委和区人委。

1963年12月,市人委决定将下城区的横河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区委、区人委工作受到影响。

1967年3月,上城区人武部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成立生产办公室,负责全区生产及有关领导工作。

1968年4月15日,经杭州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批准,建立上城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9月16日,上城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

1969年4月,建立中共上城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后改称核心小组)。是月,西湖区的南山街道办事处划归上城区领导。

1970年8月,中共杭州市上城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杭州市上城区第一届委员会。区革委会核心小组终止。

1972年12月,南山街道办事处划归西湖区领导。

1980年6月,召开上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上城区人民政府,取消了上城区革命委员会名称。

1997年1月1日,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江干区的紫阳、望江、南星、闸口4个街道办事处和四季青镇的近江、望江、玉皇3个行政村划归上城区管辖,使上城区域面积从6.86平方公军扩大到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21万增加到34万人,街道办事处从原来的7个增加到11个。

2003年5月,把原来的9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6个。撤销小营街道、城站街道建立新的小营街道;撤销南星街道、闸口街道建立新的南星街道;调整紫阳街道的区划界线,保留湖滨街道、清波街道设置。

相关参考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的历史沿革

古称柳浦。1954年设立南星桥、海月桥、闸口等街道,属江干区。1957年闸口、海月桥两街道合并为化仙桥街道。1960年为江干公社辖闸口、化仙桥、海月桥、南星桥等生产生活服务站。1962年复置南星桥街道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的历史沿革

古称柳浦。1954年设立南星桥、海月桥、闸口等街道,属江干区。1957年闸口、海月桥两街道合并为化仙桥街道。1960年为江干公社辖闸口、化仙桥、海月桥、南星桥等生产生活服务站。1962年复置南星桥街道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的历史沿革

下城区位于杭州市老城区中部,因地处故南宋皇城北,杭州习惯以北为下,而称下城区。下城区历史悠久。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境西北蕃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置钱唐县,下城为其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的历史沿革

下城区位于杭州市老城区中部,因地处故南宋皇城北,杭州习惯以北为下,而称下城区。下城区历史悠久。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境西北蕃衍生息。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置钱唐县,下城为其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历史沿革

鹿城旧属永嘉县地,相传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地。解放后(1950年5月)划永嘉县域瓯江之南成立温州市。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历史沿革

鹿城旧属永嘉县地,相传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地。解放后(1950年5月)划永嘉县域瓯江之南成立温州市。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历史沿革

春秋末为越国西部姑篾地,战国时归楚。东汉初平三年(192)后,历为新安、信安、西安、衢县治、衢州(路、府)治所在地。三国时期置峥嵘镇,迭经沧桑。民国三十一年(1942)城内设峥嵘、鹿鸣两镇。民国35年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历史沿革

春秋末为越国西部姑篾地,战国时归楚。东汉初平三年(192)后,历为新安、信安、西安、衢县治、衢州(路、府)治所在地。三国时期置峥嵘镇,迭经沧桑。民国三十一年(1942)城内设峥嵘、鹿鸣两镇。民国35年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滨街道的历史沿革

1956年设立海坛街道。1997年,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十八家路、上岸街、永川、永楠、西湖、安澜、行前、忠孝、陡门头、株浦、路湾、新码道、路西、永庆14个居委会。2001年,以原海坛街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滨街道的历史沿革

1956年设立海坛街道。1997年,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十八家路、上岸街、永川、永楠、西湖、安澜、行前、忠孝、陡门头、株浦、路湾、新码道、路西、永庆14个居委会。2001年,以原海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