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的建制沿革

Posted 淮阴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泗洪县的建制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泗洪县的建制沿革

殷商时,境内属徐。

泗洪县

西周至春秋末期,因徐都迁入而成为徐国政治中心,先

后隶属徐、吴、越、楚、西楚等诸侯国。

西汉初属楚,继属彭城、临淮郡、淮平郡。

东汉至南北朝,属东海、下邳、临淮、淮陵、安远、朱沛等郡。北周以后,大体为泗州本州。

中华民国建元,改泗州为泗县,境内属之。

1940年10月,中共皖东北地委和专署(后改为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和行政公署)建立,境内先后设置了泗南、泗宿、泗阳、洪泽等敌后抗日根据地边区县。

1947年6月,泗南县与洪泽县湖西部分合并,建立泗洪县,至11月撤销。

1949年4月29日,以泗南县、泗宿县的大部分区域及洪泽湖管理局、泗阳县龙集、界集区等地合并正式建立泗洪县。属江淮区,后改属皖北行政公署宿县地区。

泗洪县

1952年属

安徽省宿县专区。

1955年3月,为加强洪泽湖管理,安徽省泗洪、盱眙县与江苏省萧县、砀山交换,泗洪县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

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

1985年12月,泗洪县鲍集、管镇、兴隆、铁佛4乡划归盱眙县,洪泽县的半城、临淮、成河3乡镇划归泗洪县。

1996年8月,泗洪县由淮阴市划属宿迁市。县政府所在地为青阳镇。

2004年3月,陈集镇从泗洪县划归宿城区。

2005年8月,撤销大楼乡、重岗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青阳镇,同时将五里江农场并入青阳镇。

2006年5月五里江农场由县经济开发区托管。

相关参考

江苏省泗洪县太平镇的历史沿革

建国前,乡境先后属泗阳、泗县两县管辖,1941年随着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成立太平乡,时属淮北泗阳县,1949年泗洪县成立后,设太平乡,划归泗洪县辖,1958年与龙集合并为龙集人民公社,1962年

江苏省泗洪县太平镇的历史沿革

建国前,乡境先后属泗阳、泗县两县管辖,1941年随着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成立太平乡,时属淮北泗阳县,1949年泗洪县成立后,设太平乡,划归泗洪县辖,1958年与龙集合并为龙集人民公社,1962年

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的历史沿革

中国名酒之乡--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双沟镇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就已见诸文字典籍,声名远扬。双沟镇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濒临淮水,古称水集、顺河集、双溪镇,汉代新莽年间,这里设淮平县,双沟又称淮平镇。据明

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的历史沿革

中国名酒之乡--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双沟镇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就已见诸文字典籍,声名远扬。双沟镇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濒临淮水,古称水集、顺河集、双溪镇,汉代新莽年间,这里设淮平县,双沟又称淮平镇。据明

泗洪县归仁镇的历史沿革

万历四年(1756)年,宿迁知县喻文伟建归仁集,据孔子“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之句取名。清道光年间江彦述建归仁圩。归仁镇民国时属宿迁县第四区,民国30年(1941年)中共建泗宿县,归仁为其辖,是归仁区

泗洪县归仁镇的历史沿革

万历四年(1756)年,宿迁知县喻文伟建归仁集,据孔子“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之句取名。清道光年间江彦述建归仁圩。归仁镇民国时属宿迁县第四区,民国30年(1941年)中共建泗宿县,归仁为其辖,是归仁区

江苏省泗洪县孙园镇的历史沿革

1949年设孙园乡,1958年改崔集公社,1981年复置孙园乡。1996年,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孙园、孙楼、孙刘、刘德、刘统、刘庄、梁圩、吕淮、张塘、崔集、李庙、洋井、陈石、唐李、张王

江苏省泗洪县孙园镇的历史沿革

1949年设孙园乡,1958年改崔集公社,1981年复置孙园乡。1996年,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孙园、孙楼、孙刘、刘德、刘统、刘庄、梁圩、吕淮、张塘、崔集、李庙、洋井、陈石、唐李、张王

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的历史沿革

四河乡潼河村吴家锣鼓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吴国的宫廷音乐,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吴家锣鼓具有鼓点流畅、热烈、奔放的特点,经改革与舞龙、舞狮、武术表演熔为一炉,具有视听效果好、观赏性强、艺术感强的

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的历史沿革

四河乡潼河村吴家锣鼓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时期吴国的宫廷音乐,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吴家锣鼓具有鼓点流畅、热烈、奔放的特点,经改革与舞龙、舞狮、武术表演熔为一炉,具有视听效果好、观赏性强、艺术感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