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行政区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的历史沿革

相传早在唐朝江川边上,信江河是块好地方。俗话说水之灵,好水就孕育了周边的万物。当时信江边盛开郁金。一天皇帝老子出游江南江西两地,途径贵溪信江,被眼前美景所迷。郁金也因此成为贡花,贵溪也得名“贵溪”。唐乾元元年(758年),割饶、建、衢、抚四州地置信州,贵溪地分属信州弋阳县和饶州余干县。永泰元年(765年),以弋阳西境及余干东南境置贵溪县,为信州所辖。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信州为信州路,属江浙行省。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部胡大海取信州,改信州为广信府。

清顺治四年(1647年),清兵占广信,贵溪属江西省广信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存道县。

民国3年,江西省分四道,贵溪县属豫章道。

民国15年,撤道,各县直属省政府。

民国18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贵溪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辖贵溪县信江以北大部分地区。

民国21年,全省分为十三个行政区,贵溪划归第五行政区,然贵溪北方仍为苏区。

民国22年8月,贵南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辖冷水、茶山、洞源、麻地一带。同年冬,贵南苏区失陷。次年冬,贵北苏区失陷。

民国24年,全省减为八个行政区,民国28年,又增至十一个行政区,贵溪均属第六行政区。

民国31年8月,江西省改划为九个行政区,贵溪仍属第六行政区。

1949年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解放贵溪。7日,贵溪县人民政府成立,辖属同日成立的贵溪专员公署(设在鹰潭)。8月13日,贵溪专员公署撤销,贵溪县改属上饶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江西省分为九个专区。

1952年调整为六个专区。贵溪县先后均属上饶专区。

1983年7月,鹰潭升为省辖市,贵溪县改属鹰潭市。

1996年10月贵溪县撤县设市。

相关参考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的历史沿革

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设雄石镇,并派兵驻守。唐末朝廷派中丞将倪亚任镇遏史,后因其剿匪有功封为倪亚王,古镇也因此改为倪亚市。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观从龙虎山迁放上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的历史沿革

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设雄石镇,并派兵驻守。唐末朝廷派中丞将倪亚任镇遏史,后因其剿匪有功封为倪亚王,古镇也因此改为倪亚市。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观从龙虎山迁放上

江西鹰潭市月湖区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至唐广德二年(764),鹰潭属余干县晋兴乡辖地。唐永泰元年(765),置贵溪县,鹰潭称坊,为贵溪县辖地。明万历初年(1573),神峰寨巡检司迁鹰潭。清乾隆三十年(1765)

江西鹰潭市月湖区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至唐广德二年(764),鹰潭属余干县晋兴乡辖地。唐永泰元年(765),置贵溪县,鹰潭称坊,为贵溪县辖地。明万历初年(1573),神峰寨巡检司迁鹰潭。清乾隆三十年(1765)

贵溪市的历史沿革

唐永泰元年(765年)置贵溪县,县在贵溪口,因以为名。1983年7月27日,将上饶地区的贵溪、余江两县划归鹰潭市管辖(国函字[1983]146号)。1996年,贵溪撤县设市。贵溪县1984年,恢复上清

贵溪市的历史沿革

唐永泰元年(765年)置贵溪县,县在贵溪口,因以为名。1983年7月27日,将上饶地区的贵溪、余江两县划归鹰潭市管辖(国函字[1983]146号)。1996年,贵溪撤县设市。贵溪县1984年,恢复上清

东湖街道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贵溪县鹰潭镇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贵溪县鹰潭镇劳动街、交通街、大同街。1958年鹰潭镇与贵溪县分开,称鹰潭镇鹰东、鹰西公社;1962年分属鹰潭东站、老汽车站、山背、交通

东湖街道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贵溪县鹰潭镇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贵溪县鹰潭镇劳动街、交通街、大同街。1958年鹰潭镇与贵溪县分开,称鹰潭镇鹰东、鹰西公社;1962年分属鹰潭东站、老汽车站、山背、交通

鹰潭市(YingtanShi)

江西省辖市,江西东部铁路交通枢纽。位于信江中游,浙赣及鹰厦铁路交点上。辖1区及贵溪、余江2县。面积3554平方公里,人口95.96万;其中市区137平方公里,人口13.44万。原为江西贵溪县小镇,自1

鹰潭市(YingtanShi)

江西省辖市,江西东部铁路交通枢纽。位于信江中游,浙赣及鹰厦铁路交点上。辖1区及贵溪、余江2县。面积3554平方公里,人口95.96万;其中市区137平方公里,人口13.44万。原为江西贵溪县小镇,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