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寨乡的沿革
Posted 公社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冯家寨乡的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家寨乡的沿革
1950年7月属第三区(刁家营区),1953年5月初建冯家寨乡。1956年7月,将张葛集乡并入该乡。
1958年2月再次并乡,称张葛集乡,乡政府迁张葛集。是年10月属北塘疃公社,1959年初又建
北塘疃乡公社冯家寨管理区,始辖今域。
1961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时改为冯家寨人民公社,1984年6月复建冯家寨乡。因驻地而得名。辖冯家寨、北孝路、南孝路、大三周、郑三周、高家庄、高三周、牛家寨、常阜村、杨漳逯、南陈庄、北淤疃、南淤疃、张葛集、南张葛、赵家寨、西霍城寨、东霍城寨、白家寨、合义、小庄、砖窑、侯家寨、西安、东安、东铺、田家庄、路家屯、孙家庄29个行政村。
相关参考
柳林乡政区概况名称来历清朝中期自李家寨镇旧金家集迁于现老街,因境内绿柳繁茂,望似一片林海,故名柳林。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59′~114°08′,北纬31°51′~ 31°58′。地处浉河区南部,东
柳林乡政区概况名称来历清朝中期自李家寨镇旧金家集迁于现老街,因境内绿柳繁茂,望似一片林海,故名柳林。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59′~114°08′,北纬31°51′~ 31°58′。地处浉河区南部,东
宋元两代,上梅乡的区域分属于东乡的上梅里和外五夫里。清雍正年间属五夫开耀乡的乡域。民国25年属双梅乡,民国32年调整乡保区域,白水与双梅合并为白梅乡。1951年白梅乡改为上梅乡,属四区(五夫区)管辖。
宋元两代,上梅乡的区域分属于东乡的上梅里和外五夫里。清雍正年间属五夫开耀乡的乡域。民国25年属双梅乡,民国32年调整乡保区域,白水与双梅合并为白梅乡。1951年白梅乡改为上梅乡,属四区(五夫区)管辖。
2003年底,辖24个村委会,人口9875人,面积118平方千米。2006年4月18日,上虞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陈溪乡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6号),同意陈溪乡的行政村由24个调整为1
2003年底,辖24个村委会,人口9875人,面积118平方千米。2006年4月18日,上虞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陈溪乡行政村规模的批复》(虞政发[2006]16号),同意陈溪乡的行政村由24个调整为1
1958年成立卫星公社,1961年改称时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双塔、周楼、北高庄、东丁坊、永乐、李庵、东刘庄、冷饭店、南杨庄、李万、孙庄、李涧河、付涧河
1958年成立卫星公社,1961年改称时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双塔、周楼、北高庄、东丁坊、永乐、李庵、东刘庄、冷饭店、南杨庄、李万、孙庄、李涧河、付涧河
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建南冬公社,1981年改称沙洼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西沙洼、东方、后洪雁、前洪雁、南中原、南冬、北冬店、前北冬、后北冬、西
1961年建三朗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原西乡并入。1997年,面积74.4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朱往驿、南鲁庄、河北召村、师召村、居召村、蒋召村、贾召村、辛召村、西高村、韩庄、尹里、北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