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省万顷沙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社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广州省万顷沙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州省万顷沙镇的历史沿革

200多年前,万顷沙一带称乌珠大洋。由于它地处珠江口,来自陆域的东、西、北江河流迳流和南海勃流的互相作用,使大量泥沙淤积在虎门、蕉门、横门、洪奇沥四大出海口,万顷沙镇境内原为浅海滩涂。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东莞明伦堂在此围垦,寓意是在汪洋巨浸之中,造成万顷沙良田,万顷沙镇因此而得名。

1953年与南沙、龙穴岛、长沙村、大虎山

、小虎山一起划属珠海,为珠海县第四区。

1954年,中山县析出的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等地并入珠海四区。

1955年秋改称为万顷沙区。

1957年划属中山县,改称万顷沙乡。

1958年10月,与珠江农场合并为万顷沙公社。

1959年1月,析出珠江农场,黄阁公社并入;4月,析出黄阁改属大岗公社;7月划属番禺。

1961年3月,析出南沙公社。

1984年为万顷沙区。

1987年为万顷沙镇。

2002年3月,原新垦镇并入万顷沙镇。并镇后万顷沙镇下辖15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行政区域面积31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5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04万人。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设立南沙区。是年10月,万顷沙镇成建制从番禺区正式移交给南沙区管辖,万顷沙成为南沙开发区地域最大的一个镇。

2009年1月,珠江管理区撤区设街,龙穴岛地区行政社会事务划归万顷沙镇管理,万顷沙中心社区划归珠江街管辖。

相关参考

阜沙镇的历史沿革

阜沙镇地域原称浮墟,明末清初属香山县黄旗都,设浮墟汛。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香山县第九区,设浮墟段。民国十四年(1825年),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阜沙镇1930年属中山县东海区,1931年复属第九

阜沙镇的历史沿革

阜沙镇地域原称浮墟,明末清初属香山县黄旗都,设浮墟汛。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香山县第九区,设浮墟段。民国十四年(1825年),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阜沙镇1930年属中山县东海区,1931年复属第九

三沙镇的历史沿革

明代以前距今7000年前的人类“新石器时代”和“渔猎时代”,中华民族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制造舟船的民族,居住中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凭借船只向南海索取生存资料。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与中原

三沙镇的历史沿革

明代以前距今7000年前的人类“新石器时代”和“渔猎时代”,中华民族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制造舟船的民族,居住中国南方沿海的先民凭借船只向南海索取生存资料。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南海沿岸的土著越族就与中原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的历史沿革

白沙镇是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一九二九年八月,朱德总司令率红军到白沙镇,住在白沙墟后新街,在白沙中楼的福兴祠开过农民协会。一九三四年七月红九团在吴胜团长、方方政委的率领下进驻陈地,八月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的历史沿革

白沙镇是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一九二九年八月,朱德总司令率红军到白沙镇,住在白沙墟后新街,在白沙中楼的福兴祠开过农民协会。一九三四年七月红九团在吴胜团长、方方政委的率领下进驻陈地,八月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的历史沿革

白沙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时期曾在此兴建大圣寺,此后,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设建制镇,民国时期在此设江津县第三区署。解放后,这里曾6年作为江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的历史沿革

白沙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时期曾在此兴建大圣寺,此后,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设建制镇,民国时期在此设江津县第三区署。解放后,这里曾6年作为江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

企沙镇的历史沿革

2012年8月17日,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在广西东兴宣告启动,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包括广西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

企沙镇的历史沿革

2012年8月17日,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在广西东兴宣告启动,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包括广西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和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