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云林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台湾云林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台湾云林县的历史沿革

云林县是台湾岛上汉人最早开垦的地方,早在明天启元年(1621年)

福建彰州人颜思齐、郑芝龙等人率领众人由笨港登陆,安营扎寨,从事开垦。笨港即今日的云林北港和嘉义新港一带,当时为繁荣的货物吞吐港,号为“一府二笨”。

云林县县名之由来始於清朝在嘉义县与彰化县之间设置新县时,县治位在沙连堡林圯埔近郊的九十九崁云林坪上,遂将之命名为云林县,但日后因第二任台湾巡抚邵友濂认为县城的位置太靠近内山,县治遂移到斗六,之后进入日治时期后,云林自1897年6月后不再作为行政区名,直到民国时期的1950年8月才重新设置云林县。

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南县合嘉义市,分为台南、嘉义、云林三县。云林县辖斗六、虎尾、北港3区,计20乡镇,491403人,面积1290.8351平方公里。县政府设于斗六。

云林县:管辖斗六、斗南、虎尾、西螺、土库、水林等6镇,及古坑、大埤、刺桐、林内、二仑、仑背、麦寮、东势、褒忠、台西、元长、四湖、口湖、水林等14乡镇。附属岛屿有外伞顶洲、统汕洲及海丰岛。

民国六十四年(1975年)六月五日,褒忠乡中民村的妈埔部落划归东势乡月眉村管辖。

民国七十年(198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斗六镇改制为县辖市斗六市。

云林县标志简介图册来源

相关参考

云林县(YunlinXian)

台湾省种植甘蔗及制糖业重要县份。位于台湾本岛西中部,北以浊水溪与彰化县为界,南邻嘉义县,东接南投县,西与澎湖诸岛隔海相望。面积1290平方公里,人口70万。清光绪十三年(1887)  始设县,因县治林

云林县(YunlinXian)

台湾省种植甘蔗及制糖业重要县份。位于台湾本岛西中部,北以浊水溪与彰化县为界,南邻嘉义县,东接南投县,西与澎湖诸岛隔海相望。面积1290平方公里,人口70万。清光绪十三年(1887)  始设县,因县治林

草岭旧潭(CaolingJiutan)

亦名清水潭,位于台湾本岛浊水溪左岸支流清水溪上源阿里山溪草岭一带谷中,地当嘉义县东北与云林县界上。1941年12月17日因台湾岛西南部强烈地震,草岭谷坡土沙崩落达1.5亿立方米,堵塞水流,形成长达6~

草岭旧潭(CaolingJiutan)

亦名清水潭,位于台湾本岛浊水溪左岸支流清水溪上源阿里山溪草岭一带谷中,地当嘉义县东北与云林县界上。1941年12月17日因台湾岛西南部强烈地震,草岭谷坡土沙崩落达1.5亿立方米,堵塞水流,形成长达6~

云林县(Yunlin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20.5°,北纬23.7°,在台湾省中部。光绪十三年设县。因县治林杞埔土名云林坪而得名。据称:云林坪东南多山,森林茂密,云雾现于山腰林际,以此得名。

云林县(Yunlin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20.5°,北纬23.7°,在台湾省中部。光绪十三年设县。因县治林杞埔土名云林坪而得名。据称:云林坪东南多山,森林茂密,云雾现于山腰林际,以此得名。

北港镇(Beigangzhen)

台湾糖业中心,云林县属镇。位于台湾本岛西中部,在北港溪下游右岸,西距海岸、东距山麓地带均约16公里。人口约5.4万。清代曾为台湾西部主要港口之一。明末清初大陆移民至台垦荒的重要登岸地区,相传颜思齐、郑

北港镇(Beigangzhen)

台湾糖业中心,云林县属镇。位于台湾本岛西中部,在北港溪下游右岸,西距海岸、东距山麓地带均约16公里。人口约5.4万。清代曾为台湾西部主要港口之一。明末清初大陆移民至台垦荒的重要登岸地区,相传颜思齐、郑

彰化县(ZhanghuaXian)

台湾省重要农业县。位于台湾岛西中部,西临台湾海峡,北、东、南分别与台中、南投、云林3县接界。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余万。县府驻地彰化市位于八挂山麓平原上,旧称半线社。清初属诸罗县,雍正元年

彰化县(ZhanghuaXian)

台湾省重要农业县。位于台湾岛西中部,西临台湾海峡,北、东、南分别与台中、南投、云林3县接界。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余万。县府驻地彰化市位于八挂山麓平原上,旧称半线社。清初属诸罗县,雍正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