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染净二法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染净二法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染法、净法之并称。又称净法不净法。染,即烦恼污秽之义,是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法性之法。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谓,生死为不净品,涅槃为净品。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中):「杂染法者,谓苦、集谛,即所能趣生及业惑。清净法者,谓灭、道谛,即所能证涅槃及道。」此谓生死不净之法为染法,涅槃或灭、道二谛为净法。又大乘起信论谓,无明妄现之境界为染法,真如之净相为净法。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成佛后始可断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故无明熏习又称染法熏习或染熏,真如熏习又称净法熏习或净熏。法华经玄义释签卷十四(大三三‧九一九上):「法性之与无明,遍造诸法,名之为染;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号之为净。浊水清水,波湿无殊,清浊虽即由缘而浊成本有,浊虽本有而全体是清。」又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下谓,以在缠心变造诸法,一多相碍,念念住着,称为染;以离障心应赴众缘,一多自在,念念舍离,称为净。〔成唯识论卷四、辩中边论卷上、大乘止观法门卷一〕 p3841

相关参考

佛教 染净二法什么意思

染法、净法之并称。又称净法不净法。染,即烦恼污秽之义,是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法性之法。摄大乘论释卷十三谓,生死为不净品,涅槃为净品。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中):「杂染法者,谓苦、

佛教 谛善巧什么意思

谛善巧扬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谛善巧?颂曰:二自性苦故,合故,不应理。由无因,有因,及五种譬喻。如是随觉故;应知谛善巧。随觉未曾见未受义因缘。论曰:由能善观我,于染净二法,非顺道理;名谛善巧。何等为二?

佛教 于客无倒什么意思

于客无倒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于客无倒,其相云何?颂曰:知法界本性,清净如虚空。故染净非主。是于客无倒。论曰:法界本性净若虚空。由此应知先染后净二差别相,是客非主。如实知见此客相者,应知是名于客无倒。

佛教 于客无倒什么意思

于客无倒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于客无倒,其相云何?颂曰:知法界本性,清净如虚空。故染净非主。是于客无倒。论曰:法界本性净若虚空。由此应知先染后净二差别相,是客非主。如实知见此客相者,应知是名于客无倒。

佛教 四大菩身法物的表法意

    中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世音菩、地藏王菩、文殊菩和普菩的化道。四大菩身分著不同的法物,些不同的法物分代表著不同的佛教意,就四大菩身法物不同的表法意作要介:  一、大悲世音菩  世音菩是民影最大

佛教 四大菩身法物的表法意

    中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世音菩、地藏王菩、文殊菩和普菩的化道。四大菩身分著不同的法物,些不同的法物分代表著不同的佛教意,就四大菩身法物不同的表法意作要介:  一、大悲世音菩  世音菩是民影最大

佛教 四大天王的表法意

  佛教正的建,一定是一山,第一到的建物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中供奉著勒菩及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又叫做法神。  法神的法呢?我自己的法。代表甚麽的人才有格入佛佛,明了佛必具的件。  首先,我一山,第一眼看到

佛教 四大天王的表法意

  佛教正的建,一定是一山,第一到的建物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中供奉著勒菩及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又叫做法神。  法神的法呢?我自己的法。代表甚麽的人才有格入佛佛,明了佛必具的件。  首先,我一山,第一眼看到

佛教 香、、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是什?

香、、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是什?[摘]我最早的寺院本就是教的所,佛堂是教室。是研究外引的佛典著作施佛教育的。因此,寺院乎有一不可以用作教,就是那些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佛每一殿堂,所有一切佛菩全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