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道士李季兰与茶圣陆羽的爱情故事

Posted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女道士李季兰与茶圣陆羽的爱情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女道士李季兰与茶圣陆羽的爱情故事

道教因宣扬长生不老之术和驱灾免祸之法,因而广为贵族阶层和贫民百姓所信奉;男女道士都宽袍黄冠,出入豪富人家或浪迹江河湖海,为人谈玄说道、驱鬼镇邪,成了一种神秘而无拘的特殊人物。到唐代道教更是盛极一时,因为唐皇室姓李,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同姓,为了说明自家皇朝是顺应天时、替天行道的,唐皇朝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自己则是他的后人。既然道教成了国教,那么势必使全国上下的人们趋之若骛,后妃公主进入道观修行者比比皆是,名门闺媛也多争相出家作女道士,因女道士都头戴黄缎道冠,故又称为“女冠”。

受唐代思想开放之风的影响,道观中也并非清静之地,许多才貌出众的女冠,虽以修行为名,但在道观中自由交际,成为一种“交际花”似的人物,李季兰就属于这一类的女冠。李季兰原名李绐,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江南乌程人。乌程就是现在的浙江吴兴,此地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小李绐禀受此地灵秀之气,生得妩媚可人,眉目如画。除长相靓丽外,李绐自幼聪明伶俐过人,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在一个春日的午后,乘着观主和其他道友午睡,李季兰偷偷溜到观前不远的剡溪中荡舟漫游。在溪边她遇到了一位青年,他布衣芒鞋,却神清气朗,不象一般的乡野村夫。青年人要求登船,李季兰十分大方地让他上来了,交谈中方知,他是隐居在此的名士朱放。两人一见如故,言谈非常投缘,一同谈诗论文,临流高歌,登山揽胜,度过了一个愉快心醉的下午。临别时,朱放写下一首诗赠与李季兰: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诗中包含着眷恋与期求,引动了李季兰丝丝柔情,于是两人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从此以后,两人不时在剡溪边约会,相伴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有时朱放以游客的身份前往玉真观,暗中探望李季兰,在李季兰云房中品茗清谈,抚琴相诉,度过了好长一段优游美好的岁月。后来,朱放奉召前往江西为官,两人不得不挥泪告别;各处一地,两人常有书信来往,托鱼雁倾诉相思之情。李季兰寄给朱放的一首诗写道: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她象一个丈夫远行的妻子那样等待着朱放,天长日久,为朱放写下了不少幽怨缠绵的诗句,期望良人归来,来抚慰她“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的凄寂情怀。然而,远方的朱放忙于官场事务,无暇来剡中看望昔日的观中情人。就在久盼朱放不归来的时候,一位叫陆羽的男子又闯入李季兰的生活。

提起陆羽,大凡稍懂茶道的人,就对他不会陌生,陆羽曾经在育茶、制茶、品茶上下过一番工夫,写成《茶经》三卷,被人誉为“茶神]。陆羽原是一个弃婴,被一俗姓陆的僧人在河堤上捡回,在龙盖寺中把他养大,因而随僧人姓陆,取名羽,意指他象是一片被遗落的羽毛,随风飘荡,无以知其根源。陆羽在龙盖寺中饱读经书,也旁涉经史子集其它各类书籍,因而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世外高人。寺中闲居无事,偶尔听说附近玉真观有一个叫李季兰的女冠,才学出众,貌美多情,于是在一个暮秋的午后,专程往玉真观拜访李季兰。

这天天气薄阴,秋风送凉,李季兰正独坐云房,暗自为朱放的久无音信而怅然。忽听门外有客来访,打开门一看,是一位相貌清秀,神情俊逸的青年男子。李季兰请客人落座,先是客套一番,继而叙谈各自在宫观和寺庙中的生活,谈得十分投机。后来,陆羽经常抽时间到李季兰处探望,两人对坐清谈,煮雪烹茶。先是作谈诗论文的朋友,慢慢地因两人处境相似,竟成为惺惺相惜、心意相通的至友;最终深化为互诉衷肠、心心相依的情侣。好在当时道观中泛交之风盛行,所以也无人强行阻止李季兰与外人的交往。一次李季兰身染重病,迁到燕子湖畔调养,陆羽闻讯后,急忙赶往她的病榻边殷勤相伴,日日为她煎药煮饭,护理得悉心周到。李季兰对此十分感激,病愈后特作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羽至”的诗作答谢,其诗云: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作为一个女道士,李季兰能得到陆羽如此热情的关爱,心中自是感激欣慰不已。

相关参考

手提油囊(学瓷必知:陆羽《茶经》全文+译文+全24图)

这里将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原文、译文及《茶经》第十章的24个附图收集整理后分享给您。【贴士】:1、应该是对《茶经》原文、译文和图录最完整的收集和梳理。2、与原著及所有网文不同的是,这里将原著专门置于最后...

玫瑰玛咖(仟米山上农业刘汶荣创业故事)

...正的古茶区却为数不多,巴山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茶之源》就有开门见山的记叙:“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

玫瑰玛咖(仟米山上农业刘汶荣创业故事)

...正的古茶区却为数不多,巴山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茶之源》就有开门见山的记叙:“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

玫瑰玛咖(仟米山上农业刘汶荣创业故事)

...正的古茶区却为数不多,巴山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茶之源》就有开门见山的记叙:“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

想要还是一定要的故事(民间故事:长子病逝,母亲让小儿子夜夜烧香,道士:她想以命换命)

唐朝贞观年间,洛阳有个叫王叶花的寡妇,她一个人抚养着两个儿子,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王叶花的大儿子名叫泽胜,虽然只有十四岁,但他勤劳懂事,深得王叶花的疼爱;她的小儿子叫泽树,不过十一岁,老实孝顺,王叶花吩...

思茅长城总长城润(作为旧时云南象征之一的茶叶,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普茶,已自唐时。”邓时海先生据此言说:“普洱茶早在唐朝已经远销到西蕃,那时的西南丝绸之路,实际上应该改叫‘丝茶之路’才正确。”在邓时海先生的眼中,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介绍了13个省42个州的名茶,...

武则天四十岁的时候,带一道士进宫惹怒皇帝

...大家说说武则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贞观十年,大唐朝发生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身染重病,百般调治无效,于当年六月在立政殿病逝。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结发之妻,不仅姿容冶艳,更兼贤良淑德...

有光纸(南唐三君主与茶的“缘分”有多深?)

...想到他那“神秀”之美的诗词,想到他与大小周后缱绻的爱情故事。南唐(937—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不过短存近四十个春秋,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尤其是...

柏树品种大全大图千字柏(民间故事:琼台庙院子中古柏)

...柏,叫唐柏。讲起这株古柏,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唐朝有位著名的道士叫司马承祯,长期住在天台山桐柏宫布道,因道行高超,并写有《天隐子》、《坐忘论》等道书,名震朝野,先后被武则天、睿宗、玄宗召见,封他为...

爹把边钉(民间故事:铁匠父亲去世,门头上却钉着棺材钉,道士:坏事儿了)

...偶有一日,正在打铁当中的李怡刚坐下来准备休息,一名道士打扮模样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从袖口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