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是如何看待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

Posted 光绪

篇首语:谷要自长,人要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光绪帝是如何看待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光绪帝是如何看待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

2、清朝 康梁策动“公车上书”

光绪帝是如何看待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

1895年5月2日,紫禁城乾清宫中,一张大案上摊着一份条约文稿。

24岁的光绪皇帝一遍遍地绕着大案急走,时而停下来,望一眼那份李鸿章由日本马关带回来的条约。一声沉重的叹息后,他坐了下来,举起毛笔,饱蘸朱墨,颤抖着在文件上签下了一个大大的允字。之所以如此难于落笔,是因为这份条约的内容实在是太苛刻了。

这份后来被称为《马关条约》的文件规定,因为甲午战败,中国要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还要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这些地方开设工厂。

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对中国打击最为沉重的一份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到1881年的《伊犁条约》,中国在近代以来历次失败中所付出的赔款总额也不到5000万两,而这一次的赔款数额,居然是历次赔款总额的四倍。

以前中国虽也丢失过一些土地,不过大多位于边陲,土地荒凉,人烟稀少,对人心震动有限。这次,丢掉的却是已经开辟了几百年的人烟稠密的台湾,以及属于大清王朝龙兴之地的辽东半岛,对全体中国人的心理打击是空前的。

期望一展身手的契机

回想这场战争的发生及结局,与光绪皇帝的性格才识密切相关。

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光绪宣布亲政。整整九个小时的亲政大典中,皇帝一直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翁同日记中记载:仰瞻天颜,甚精采也!

对于大清帝国的无数臣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期待的时刻。自从28年前咸丰皇帝死后,大清帝国一直没有一个男主人。

慈禧太后对光绪也不无期待。光绪是个好学的皇帝,对书籍的兴趣发自内心。资料记载,在宫中庆典演戏之时,他常挟一卷书,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阅读。他以恪守孝道闻名,对太后和师傅的话奉之唯谨。就像现在唯成绩论的家长们一样,太后内心虽对光绪的个性从未喜欢过,但仍认定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除了口吃这一先天不足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同治帝。她相信,他从书本中学到的那么多知识和真理,会有助于他将来取得成功。

在亲政的头几年,年轻的光绪并没有给大清帝国带来惊喜。坐到驭手的位置后,光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车在操纵他,而不是他在操纵车。帝国政治如同一架上好了发条的钟表,一切都按照太后执政时的成例一成不变地运行。他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光绪期望一个契机,有机会一展身手。

光绪二十年七月,一封来自异国的电报,让大清帝国的政治神经猛一下收缩起来。清日因为朝鲜,可能发生战争。

自从道光末期以来,大清国就不断受人欺负。开始是英国,后来是法国,再后来什么美国、德国、意大利……现在,西洋的国家轮完了,居然又轮到了东洋的小日本!对于西洋诸国,光绪不太了解,然而对身边的日本却是一向清楚的。

《二十四史》里每部都有《日本传》。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土地、军事俱不及中国十分之一。虽然这些年听说它开始效法西洋,搞什么维新,但能有多大作为?如果他能抓住这个机会,打败日本,自然会树立起巨大的威信,也会有力地向太后证明自己的执政能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取胜,那就是道光末期以来,中国对外战争中的第一场胜利。这场胜利,当然会让郁闷已久的中国大大扬眉吐气。中国果能因此振刷精神,以图自强,亦未始非靖边强国之-转机也。也许这场战争会成为大清国势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由此由弱转强,由败转胜,走向振兴之路。

对于光绪的态度,包括师傅翁同在内的一大批朝臣,特别是绝大多数年轻的中下级官员,都坚决支持,一致欢呼。

在他们当中,曾国藩的孙子、翰林院编修曾广钧的言论最有代表性。他建议,大清此战不但要击败日本,还要抓住机会干脆把日本从地图上抹去,把它变成中国的一个省。只有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皇宫教育的失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乐观,比如北洋海陆军最高统帅李鸿章和他的部下们。

其实早在20年前,李鸿章就已明确意识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必将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1874年,就是光绪入宫前一年底,李曾在一份奏折中提到: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他所组建的北洋海军,十分明确地把日本作为假想敌: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对国际事务颇有了解的李鸿章十分清楚这个小国20年来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成功的政治改革之后,日本国的国家效率、战争动员能力等综合国力已远远超过中国。

基于这种判断,李鸿章提出了避战求和的建议,建议光绪主动从朝鲜撤军。如果避过此战,中国就可以获得一个战略机遇期。在实力充足之后,再与日本交锋不迟。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鸿章这一建议是有道理的。如果这样,日本挑战中国的时间表就会被延后。然而,对李鸿章这一建议,光绪认为简直荒唐可笑。主动撤军,有失大清的体面,必不可行。他指示李鸿章抓紧时间,整军备战。在光绪的严厉催逼下,大清终于上了日本的圈套,走上与日本决一死战的不归路。

战争是一个放大器,它可以全面而清晰地展示一个人的素质。

在亲政后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中,光绪暴露了他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虽然从10岁起,太后就让他学习阅读奏折,但亲政5年后,他对国际事务,特别是对近在咫尺的这个邻居,仍然是惊人地无知。问题就出在他接受的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帝王式教育上--

1919年,当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走进这座宫殿的时候,他第一个感觉是时光倒流:庄严肃穆的神武门,将我引进了一个空间与时间上与外界迥然不同的世界。通过这道城门,使我……从20世纪的中国倒退回了其历史可追溯到罗马帝国之前的古老中国。

在高大的门洞之外,是生机勃勃的喧闹的城市,而在门洞之内,却是沉寂、荒凉的像时间被锁住的另一个世界:位于紫禁城深处的这些宫殿,与中国的共和世界在空间上相距不啻万里之遥,断非数百步之隔,在时间上相距无异千年之久,决非共处同一时代。

虽然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紫禁城却还充斥着康熙乾隆年间的空气。虽然在光绪出生前四年已有中国政府考察团游历欧洲,虽然在他七岁时中国已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光绪皇帝接受的教育却完全是传统的。他的师傅是状元出身的老儒翁同,教科书也与历代皇帝毫无二致,不过是《帝鉴图说》《十三经》《圣祖圣训》之类的帝王之学。

按照时代的需要衡量,光绪的教育其实是非常失败的。他的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在挟炮舰而来的西方文明浪潮已经把古老的中国文明冲击得摇摇欲坠之际,他的头脑仍停留在中世纪。

《瀛台泣血记》的作者德龄在叙述她经历的宫中生活时写道:一个人只要在皇宫里住三五年就会变得愚蠢。她指出,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外界绝少交流,见闻极为有限,生活极为刻板,极端迷信神权、迷信皇权,无形中造成一种凝固的空气。即使是一个天资高的人也会被束缚得失去聪明。

虽然学习成绩良好,然而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人情世故,乃至支配帝国政治的潜规则,在光绪的大脑中却完全是空白。亲政之后,经常接触他的大臣们发现,这个年轻皇帝缺乏基本的社会常识和应变能力。

对军事一窍不通,却急于指挥

24岁的光绪其实对军事一窍不通。战争形势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战争开始,清军与日军第一次交锋于朝鲜成欢驿,即遭失败,退守平壤。

此时,光绪尚不以此小挫为然,正式声明对日宣战,命对日迎头痛击。及至9月平壤之战,李鸿章嫡系精兵又一次全面溃败,放弃平壤北逃,此后不到半个月,清军全部被赶过鸭绿江,日本占领全朝鲜。

光绪大为震怒,认为这无疑是李鸿章临场指挥不力的结果--这个老滑头显然缺乏战争的决心和勇气,所以他的部下才这样缺乏血性和忠勇。他以李鸿章未能迅赴戎机、日久无功为罪名,拟拔去李的三眼花翎,严加议处,希望他激发天良,痛改前非,用心指挥。

然而谕旨还没有发到李鸿章处,1894年10月,日本人即突破由三万中国重兵把守的鸭绿江,排闼直入,兵锋直指沈阳。把守鸭绿江的是著名勇将宋庆,他的军队也是中国装备最好、最精锐的部分,中国军人的表现堪称勇敢顽强,然而在日军强大火力面前还是不堪一击。

直到这时,光绪才不再埋怨清军不敢于胜利了。他这时才发现,原来日本的军事实力和中国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在,这场战争已不是灭不灭日本的问题,而是中国会不会被灭的问题了。

光绪如同站在瞬间决口的大堤旁的指挥者,第一反应就是命令无论如何马上堵住缺口。圣旨雪片一样从京师飞来,每一道都口气急迫。光绪要求将军们迅速把日本人截住,不得让他们前进一步。

光绪不知道,他这样指挥,正是犯了军法的大忌。日军侵入中国境内的那一刻,李鸿章就已经明白这场战争不可能再是一场局部战争,而必然演变成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之战。他给皇帝上了道长长的奏折,提出了打持久战的主张。

李鸿章说,形势很明显,敌强我弱,日军利于速战速决,我军利于持久拖延。日本的国力无法支持它打一场漫长的战争,如果中国能以空间换时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把日本拖住,就能将日本人拖垮。

应该说,李鸿章提出的这个战略是当时的唯一取胜之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久战法的提出者,他的建议,堪称对中国军事史的一个历史贡献。此议一出,许多老谋深算的大臣纷纷表示同意。

然而光绪却没有这个耐心。日军在中国境内前进得越远,光绪就越惊惶失措。他最担心的是日本人接近北京,让他和太后上演一次仓皇辞庙的惨剧。战前下的所有决心这时已经不翼而飞,他所有的心思,都在于如何把日本阻止住。他催战甚急,不断把最优秀的军队调上前线,而所有的前方将帅,都让他大失所望。

光绪对他们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不断地指责,指责他们不负责任,指责他们胆怯无谋略。另一种是恫吓,动不动就以军法从事决不宽贷的圣旨相威胁。在光绪的不断催促下,最精锐的部队不断被送上锋线,不断被日军吞噬,正中日本人的下怀。

陆军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与光绪的指挥思想有关。海军同样如此。光绪的逻辑是只要战败就是有罪。甲午战争的第一战丰岛海战之后,光绪对海军提督丁汝昌极为不满,要撤他的职,经李鸿章力保,才侥幸留任,不过光绪对丁的恶感一直没有消除。

北洋海军的最后覆没,与光绪皇帝赏罚失当有直接关系。几乎从战争开始,光绪就不断下严旨,威胁要将那些不敢拼命的海军军官从重治罪。在光绪的威胁下,著名勇将邓世昌、刘步蟾、杨用霖先后自杀。

最高统帅丁汝昌承受的精神压力更大,惟望死于战阵。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站立在无保护的地方,恒挺身外立,以求解脱。在自杀殉国后,丁汝昌仍被光绪朝旨褫职,籍没家产,儿孙流离失所。直到光绪死后才恢复名誉。

在这场战争中,光绪的性情急躁、毫无耐心暴露无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完全不是担当大任的材料。

从主战迅速滑向主和

翻阅光绪老师翁同的日记,很容易在字里行间发现一些令人吃惊的事实。大部分读者头脑中那个清秀、文弱的皇帝,其实有着完全相反的另一面:暴躁、偏执、骄纵。

仅仅从光绪九年二月到六月半年间,《翁同日记》就记载了十三岁的小皇帝六次大发脾气:二月十五日,小皇帝不知什么原因,在后殿大发脾气,竟然拍表上玻璃,被碎玻璃扎得鲜血淋漓,手尽血也。又过了一个月,与中官闹气,扑而破其面,把太监的脸打破了。

小孩子性情不定情有可原,但如此频繁地大发脾气,甚至有自残举动,绝非寻常。这一方面反映了小皇帝在宫中生活所受压抑之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个人脾气之暴烈非同一般。连翁同都感觉到这个孩子的脾气十分不祥,在日记中写下了圣性如此,令人恐惧。

虽然处在太后的高压统治之下,但不要忘了,他毕竟是一个皇帝。皇上这个地位给人性造成了损害,他一样也不能避免。

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小光绪就立刻感觉到了身份的变化。紫禁城中的小光绪时时刻刻生活在与众不同的暗示之中。与后世传说的连宫中太监都可以虐待小光绪相反,对于宫中许多忠诚的仆人来说,抬头看皇上一眼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紫禁城的黄昏》)。

虽然在太后面前他必须毕恭毕敬,但只要出了太后的宫门,他所遇到的就是绝对顺从。他没有机会培养正常的耐挫能力。这种环境对孩子的性格不可能不发生致命影响。

在太后面前,他大气都不敢出。而在自己的宫中,小光绪却异常地任性、骄纵、暴躁。这一点甚至在朝廷上也不是什么秘密。光绪年间曾服务于宫中的陶湘在写给大臣盛宣怀的信中提到这样一件事:1904年,光绪要太监给自己的卧室安上电话。太监说这种新鲜事物刚刚传到中国,北京城内尚没有货物供应,得联系进口才行。光绪登时大怒,限太监一日内找到,否则掌嘴。后来因为怕太后知道,才作罢。

陶湘在信中说:借此(事)可知老太太之严待非无因也,借此可知当今之难以有为。实可忧也。且闻当今性情急躁,雷霆雨露均无一定,总之,太君无论如何高寿,亦有年所,一旦不测,后事不堪设想。

清朝 康梁策动“公车上书”

康梁策动“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四月的一天,北京都察院门前人头攒动,1000多名进京应试的举人,脑后拖着长长的发辫,操着不同的口音,激愤地议论着《马关条约》丧权辱国的有关条款,向光绪呈上一份由1300多人签名的请愿书,希望光绪能收回成命,停止用玺(盖印),以保障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的尊严。当时,人们把这次请愿活动叫做“公车上书”。

“公车”,本是汉朝给予应朝廷征召晋京任职的士子的一种特殊待遇,即由各地方官府派出车马专程接送。后来,人们便把入京应试的举人称作“公车”。因为参加康有为等人领导的这次请愿活动的,都是来北京赶考的各省举人,所以就有了上面的说法。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名更生,广东省南海县人。人称“南海先生”。他自幼丧父,少年时跟随祖父研习经学、史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他生长在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南方,青年时代又大量阅读了改良主义先驱者翻译的各种书籍,受到影响。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康有为到香港游览,又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使他觉得中国要想富强起来,就要向西方学习,对清朝的腐朽统治作些皮毛的改革。这样,在他的思想里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念头。

康有为两次到北京参加顺天府会试(考进士),都没有考中,但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失地赔款的种种情况,忧心如焚。1888年,他写了一封5000余字的《上皇帝书》,建议光绪立即实行变法,以挽救大清的危局。这次上书被清廷大臣扣押,没有送到光绪手里。主考官徐桐看了,骂道:“如此狂生,竟敢妄谈国家大政,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他眼里哪有朝廷大臣!”他的名字却因此流传北京城。

这也是预料中的结果。那时候,别说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就是品级较低的官员,也是不能直接给皇帝上书言事的。康有为的这种行为,自然会引起徐桐的愤怒。他命人查阅了康的试卷,虽然名列优等,也被他蛮横地一笔勾销。

康有为落第后,在一首《感事》诗中写道:“治字一策真难上,只是江湖心未灰。”表达了他虽然上书失败,但是变法维新之志却始终不渝。

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初,康有为回到广州,在长兴里“万木草堂”学馆讲学,培植维新变法的力量。一方面给学生授课,一方面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为变法做理论上的准备。他把《公羊传》的“三世”之说和《礼运》的“大同”思想糅合在一起,赋予了新的内容,写成了《人类公理》一书,后来经过补充修改,更名《大同书》出版。在这本书里,他以批判精神,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国——大同世界。然而,他的理想国是不用流血革命和艰苦奋斗的,只等人们觉悟后,就能建立起来。显然,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式的幻想。

在“万木草堂”的学子中,梁启超算得上是他的得意门生了。梁是广东新会人,从小聪慧好学,擅长诗文,15岁便考中了举人。18岁那年,读到了康有为的译著,十分仰慕他的道德文章,便来到了“万木草堂”。三年间,他除了研习有关功课外,还参与了康有为编著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的编纂和校勘工作。书中否定了封建学究们崇尚的复古倒退思想,大力鼓吹改良图存,提倡变法维新,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后来变法运动的理论准备。从此,师徒俩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习惯地称他们为“康梁”。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四月,康有为、梁启超到北京参加会试。这期间,传来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全国舆论哗然。北京城里群情激愤,纷纷反对割地赔款,卖国求和。参加会试的举人也非常气愤,特别是台湾籍学子,更是义愤填膺。他们听说家乡被清政府出卖后,一个个捶胸顿足,泣不成声。康有为看到上书请愿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和梁启超在广东籍举人中进行串联和鼓动工作。不几日,各省的举人都跟着行动起来。他们约集了18省的举人1000多人,在宣武门外松筠庵谏草堂开会。大家一致决议:坚决要求朝廷停止在条约上用玺,不承认李鸿章的卖国行径,公推康有为执笔起草奏稿。他接受委托,仅用了一天两夜的时间,一篇洋洋洒洒、18000多字的《上皇帝书》便写成了。由梁启超、麦孟华等人抄写了几份,送往各省举人传阅,很快便征得了1300多人的签名。四月八日这天,一支浩浩荡荡的请愿队伍开到了都察院(清政府的最高监察机关)大门前。

慈禧太后得到举人们联名上书的消息,赶忙命令光绪提前在《马关条约》上加盖玉玺。等请愿的举人到达都察院时,便以“皇上已经用玺,无法挽回”为由,拒绝了《上皇帝书》中的请求。

这份请愿书虽未能送到光绪手里,它的主要内容已经通过各省举人在全国各地传开了。

书中说:如果割让台湾,就会失去民心,其他各国也会群起效法,中国的前途将不堪设想。只有废弃条约才能阻止列强瓜分中国,也只有保全疆土才能延续清朝的国运。请愿书中还建议光绪亲自颁发诏书,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激励有识之士,共同洗雪国耻。书中还提出了关于富国强兵的具体建议。

四月九日,也就是“公车上书”的第二天,会试发榜了,康有为中了进士。不久,被授予工部主事的官职。品级虽然不高,但凭着这个身份,他可以跻身北京众多的官僚群体,为政治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几个月以后,康有为又两次向光绪上了请求变法的奏章。

那时,“亲政”不久的光绪还处处受制于慈禧太后,正想借助变法做一番轰动的事业,以加强自己的地位。所以,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很快得到他的支持,他立即派自己的老师翁同龢与康有为接触,向他表达自己希望变法维新的想法。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康有为的名字也更加响亮。

相关参考

《辛丑条约》中的巨额战争赔款是什么时候才停止支付的

   117年前的今天,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全权代表清政府,同这11个国家在北京正式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各国和约》,简称《辛丑条约》。阳历9月

想画画竟买不起宣纸 明治天皇之父穷得可怜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如此丰厚的回报,成就了明治天皇的一大“伟业”,他作为日本的民族英雄受到国民的狂热追捧。而深受这份“胯下之辱”的光绪,却被忧郁激愤的心情所笼罩...

想画画竟买不起宣纸 明治天皇之父穷得可怜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如此丰厚的回报,成就了明治天皇的一大“伟业”,他作为日本的民族英雄受到国民的狂热追捧。而深受这份“胯下之辱”的光绪,却被忧郁激愤的心情所笼罩...

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DD鸦片战争的结果。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由来已久,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达到惊人的程度。这种肮脏的鸦片贸易不仅使英国人的东印度公

清政府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你知道多少

一提到清朝,人们都会想到清政府的腐败,以及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还让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签订的那些条约,你还记得吗?一、中英《南京条约》于1842年8

丧权辱国的条约

1842年7月,英舰百余艘,官兵约九千人,自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南北交通,阻止漕运。驻守镇江的1500名八旗兵与英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全城遭受焚掠,一片废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的签订  「炮口威逼下而订立的」条约  《南京条约》即中英《江宁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  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942年8月29日(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是如何保台的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甲午战争爆发,清军频告败绩。1895年,日本军队南下侵占澎湖,清廷遣使赴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将台湾及其所有附

《马关条约》战争赔款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1894一1895年由日本侵略者挑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通过条约日本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额的赔款,总额达库平银二亿零一百五十万两。这不仅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一

清朝为什么会签订辛丑条约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签订过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那就是辛丑条约。在当时签订的时候其实是当时的时代有关系,下面就来说下辛丑条约的时代背景。在1901年,那时候是各大列强准备来瓜分中国的时候,这也是造成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