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与和�惩治贪官的“宰肥鸭”办法
Posted 官吏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帝与和�惩治贪官的“宰肥鸭”办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乾隆帝与和�惩治贪官的“宰肥鸭”办法
乾隆帝弘历25岁登基,在清朝诸帝中不失为一个有政治抱负和有所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以其祖康熙为榜样,并吸取了其父雍正的一些统治经验,乾纲独断,事必躬亲,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当时的中国空前统一,社会相对和平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乾隆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生活奢靡的一面也逐渐滋长和暴露出来。整个社会从上到下,日益奢侈成风,达官贵人追求享乐,竞相豪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在这种情况下,腐败滋长、泛滥,贪官污吏比比皆是。“督抚藩臬,朋比为奸”;“上下关通,营私欺罔”。到了乾隆晚年,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谅不过十之二三,而防闲不悛者,亦恐不一而足。”乾隆朝的腐败与清政权的中衰,首先是从吏治败坏开始的,而官吏间的贿赂公行,则是吏治败坏的集中表现。当时人们做官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获得名利与更多、更好的物质享受和各种特权。以督抚为首的地方官吏要想在地方上发财,就不得不向中央的京官进行贿通、贡献,而京官平日薪俸较少,要想发财就不得不包庇地方官吏,听任其为所欲为,鱼肉百姓。于是,彼此上下其手,便形成了“无官不贪”、“无吏不盗”的官僚体系。
一般说来,当腐败局面不可收拾,官吏的贪污行为引起了公愤,以致百姓骚动,造成统治不稳时,皇帝也会不惜采取惩处手段,对贪官污吏加以惩罚,希图起到“杀一儆百”的警世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清朝二品以上的高官,因贪污、受贿,或数罪并罚而被处以斩刑、绞刑,或被赐自尽者,共计有41人,而在乾隆一朝就有27人之多,几乎占了全部人数的67%左右。至于因贪赃枉法而受到“抄家没产”、“充军发配”、“降职罚薪”的官员,为数就更多得多。不能不说乾隆“惩贪”手段是十分严厉的。可是当时情况却是“诛殛愈众,而贪风愈甚”。
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嘉庆四年(1799年)的27年间,几乎没有一年不“惩贪”,被揭发出来的地方贪污官员主要包括有:广西巡抚钱度,四川总督阿尔泰,云贵总督李侍尧,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昌吉望、陈辉祖、福崧、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江西巡抚郝硕、布政使郑源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统治的中晚期,贪污大案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最显著的就是浙江省的贪污案件,几乎从没有中断过。旧的贪污案件还没处理完毕,新的贪污案件又出来了。个中原因是由于清朝最高统治者乾隆帝的“惩贪”,其心中有一定的尺度。应该惩谁,不惩谁,惩到什么程度,他心里有数。他绝对不会因为“惩贪”、整顿吏治而动摇其自身的统治利益。因此,他只能把“惩贪”限制在他的统治权所需要的范围之内,他不可能触及当时贪污体制的总根子。
这个总根子不是别人就是绝对专制的封建皇帝自己。当然这许许多多的贪污案件也未必全部直接与乾隆以及其得力助手和|有关。但从本质上却又与封建的专制体制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分割的联系。也可以说,在乾隆统治的后半期,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和|为中心的“贪污网”。长期以来,乾隆只把眼睛对准个别的地方官吏,而没有可能涉及到形成贪污腐败的政治体制本身。对于整天伴随在他身边的宠爱和佞幸的嬖臣则存心包庇或回护,自己则实际上乃是腐败的总根源。例如,乾隆帝与和|为了多捞钱财,曾一起制定了故意对贪官采用“先纵后惩”的办法,即明知某地方官有贪污行为,但先不动声色,任其发展,当其贪污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惩治、查抄,籍没其家产,美其名为:“宰肥鸭。”
再如,乾隆与和|共同制定了一个“议罪银”制度,规定官员有“错”或“罪”,可以通过“自愿”交纳一定银两免去惩罚。有鉴于此,许多地方官吏学会了不贪白不贪。如果贪赃罪行未被发现,那就算自己赚了,如果被发现则自认倒霉,于是索性更加肆无忌惮地大肆贪污行贿。这其实就是哄抢行为中的一种群众心理。当官的认为不贪白不贪,所以上行下效。因此,在这种氛围下的所谓“惩贪”与贪风并存,而且愈演愈烈也就不足为怪。和|之所以能在20多年中为所欲为,恣意贪婪,正是乾隆培养的结果。
乾隆帝本人也知道要教化百姓,稳定民心,必须首先端正官风,要用严猛手段惩治贪官蠹吏。必须要求各级官吏“端己率属”,吏治不清,人心不古,社会风气败坏的根源在于高官大吏贪腐不廉。孔圣人早就说过:“君子之整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上必偃。”看来道理也并不是难懂。然而毕竟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存在。毕竟是社会存在左右着人们的意识。这或许是乾隆反贪,所留给我们的教训。
办法贪官乾隆帝
历史人物 和琳与和珅的关系
和珅这个人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是个大贪官,乾隆年间,权倾朝野,贪污受贿。但是这么贪的一个人,他的家人却没有一个是贪官,比如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他的弟弟和琳,都不是贪官。下面说的就是和珅的弟弟和琳,一起来看看他的的人生经历吧。
和琳,清朝乾隆时期著名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原名叫做钮祜禄和琳,字希斋,号华坪。和琳比和珅小四岁,和珅是1750年出生的,和琳是1754年出生的,和琳的母亲在和琳很小的时候就难产去世了,而他的父亲不久也在福建身亡。所以两人可以说是自幼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长大。在这样的环境和情感寄托下,两兄弟的关系非常好。
两个人相同的地方就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两兄弟都很认真的学习,和纨绔子弟不同,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无依无靠,只有通过好好学习,才能够有机会出人头地。但是,两个人不同的地方是学习的侧重点,在咸安宫官学中,和珅主要侧重学文,和琳主要侧重学武,这两兄弟要凑成文武双全。
后来,咸安宫官学毕业之后,是哥哥和珅先找到的工作,继承了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但是和珅继承了,和琳就不能继承了,不过和琳这个人舞枪弄棒的能力很不错,毕竟学习的时候侧重学武,所以很快也在吏部找到了一个笔帖式的工作,笔帖式说白了就是现在的秘书。后来和珅的官越做越大,当然就要提拔自己的弟弟和琳了,所以和琳的官途也比较顺利。所以后来和珅就千方百计的把和琳送到了当时的军机大臣阿桂的下面,在阿桂手下工作。和琳也非常的努力,后来和大将军阿桂相处的关系不错,工作也很出色。
在随阿桂办案之时,和琳因为哥哥和珅的指点,将案子办的十分妥帖,深得上意。所以最后阿桂受到责罚,而和琳却受到奖赏,升为湖广道御史。
等到廓尔喀贸然兴兵侵略西藏的时候,和珅知道和琳立功的机会来了。立马抓准时机,向乾隆帝奏请,派和琳跟随大将军福康安一同前去平定侵略。通过此次战役,和琳不仅获得了乾隆帝的信任,同时也受到福康安的重用,此后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后来在平定西南苗乱之时,福康安因为积劳成疾,最终在军中病逝。福康安去世之时,义军还没有被彻底平定。也就意味着,福康安的权利和位置空出来了。和珅迅速抓准时机,为弟弟和琳谋取福利。最终在和珅的运作之下,和琳暂代军务。
另外,从乾隆朝到清末期间,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和珅比弟弟和琳的成就更高,却没有佩戴三眼花翎,这是为什么呢?看这些名字可能就能看出名堂了,这些人都是在军事方面有所成就之人。事实上,和琳也是因为在平叛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被乾隆帝特赐三眼花翎的。所以从文的和珅自然就没有像弟弟和琳一样,被乾隆帝赐三眼花翎了!
和琳为官的道路,时时刻刻都可以发现和珅的身影。可以十分明确的说,和琳能有后来的成就,哥哥和珅是最大的功臣。
不过,后来和琳比和珅早死了三年,和琳是1796年去世的,在一场战役中染病身亡,年仅42岁,和珅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悲痛欲绝,写了十五首诗来缅怀自己的弟弟。
相关参考
郑板桥在官场上,为人非常的正直,曾经巧妙的惩治了不少贪官对于喜欢书法的人来说,如果能够欣赏到那些古人的真迹,那就是人生中的幸事,在清朝的年间,扬州地区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文人,他就是郑板桥,这个人最擅长
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曾对《明史》中的循吏做过专门的数据统计,他说:“全传百二十人,宣德以前六十余年时得百人以上,正统至嘉靖百三十余年间十余人,隆庆、万历五十余年间仅两人,天启、崇祯两朝无一人。……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
宋朝“第一贪”当推权相秦桧,明朝“第一贪”当推要算权阉刘瑾,清朝“第一贪”则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和大人了。现在就来计算这三只“大老虎”各自贪了多少钱。有个写清朝帝王小说的历史作家断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
宋朝“第一贪”当推权相秦桧,明朝“第一贪”当推要算权阉刘瑾,清朝“第一贪”则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和大人了。现在就来计算这三只“大老虎”各自贪了多少钱。有个写清朝帝王小说的历史作家断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
一、冯霁雯:和|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也是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冯月瑶的原型。冯霁雯与和|成婚时,和|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
后世很多人谈论“康乾盛世”,多部门人赞美的是排在康熙帝与乾隆帝之间的雍正帝,雍正帝在位仅有13年,在位时代废寝忘食,实行严政,严惩贪官,使得朝廷百官们不敢马马虎虎。正因为此,雍正帝的留给后人的印象是严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皇帝位上60年,外加3年有余的太上皇)、寿命最长(享年89岁)的皇帝。其一生颇有作为,延续了清朝前期百余年的“康乾盛世”,在用兵连战连捷、巩固拓展疆域的同时,加上连年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