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百大名將
Posted 刺史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國古代百大名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國古代百大名將
60 李如松(明):經典之戰——抗倭援朝
(1549-1598),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人。遼東總兵李成梁之長子,明朝名將,指揮過萬歷三大征中的的平定寧夏哮拜叛亂、聞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大敗小西行長、小早川隆景、島津義弘等名將,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後出任遼東總兵,後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死後,朝廷追贈少保寧遠伯,立祠謚忠烈。
59阿桂(清):經典之戰——平定大小金川
(1717—1797),章佳氏,字廣廷,號雲崖,滿洲正藍旗人,後以新疆戰功抬入正白旗。大學士阿克敦之子。清代名將。乾隆三年(1738)舉人後授鑲紅旗蒙古副都統,長期戍守西北邊疆。阿桂一生屢統大軍,運籌決策,用兵持重,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定伊犁、討緬甸、平定大小金川,戰功赫赫,封誠謀英勇公。還成功治理黃河。在軍機處,任領班軍機大臣,和珅雖已得寵,但還是不敢動阿桂絲毫,阿桂也恥於和和珅同列,不與之同流合污。嘉慶二年(1797)八月病逝。卒贈太保,謚文成。
58 王彥章(五代·後梁):經典之戰——大破後唐軍
(863~923)中國五代時後梁名將。字賢明(一作子明)。漢族,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朱溫建後梁時,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禦使至節度使。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後梁龍德三年(923)四月,後唐軍攻占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梁朝廷大驚。經宰相敬翔力薦,梁末帝朱友貞任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問其破敵之期,答以只須三日。王彥章命甲士 600乘夜斬斷連結德勝(今河南濮陽)南北城的浮橋,使據守兩岸的唐軍不能相救;自率精騎襲破南城。唐軍棄守北城,恰為三日,梁軍聲勢大振。可惜朝中有奸臣,軍中有監軍,其他將領也排斥忠臣良將。最終王彥章被俘,不屈被斬。
57伍子胥(春秋·楚·吳):經典之戰——柏舉之戰
(公元前?~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著名軍事家、謀略。名員(yún),字子胥,春秋時期楚國椒(今安徽阜南縣焦陂鎮)人,姑蘇城創建者。伍子胥與中國歷史上多位名人有聯繫,如越王勾踐、孫武、范蠡、西施等。胥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伍子胥和孫武一起聯合唐、蔡兩國聯合伐楚,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之戰中,吳國以少勝多,大敗楚國,最後攻破了其首都。這個時候伍子胥做出了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舉動,將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屍三百,為被楚平王殺害的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報仇。闔閭死後夫差即位,夫差戰勝越國後,伍子胥反對夫差對勾踐放虎歸山的行徑,夫差不從。後來在太宰喜否的挑撥下,夫差賜死了伍子胥。他臨死之前要求把自己的眼珠挖出來掛在吳國首都的東門上,要目睹越國滅掉吳國的過程。
56關羽(三國·蜀):經典之戰——斬顏良、水淹七軍
(160或162-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的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進攻劉備,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後袁紹派大將顏良與淳於瓊、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沖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劉備、諸葛亮等入蜀,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曹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進攻荊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將於禁率七軍(約三萬多)援救,時大雨導致漢水暴漲,於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困住,將士紛紛往高處避水,而關羽看準時機,乘勢坐大船進行攻擊,史稱「水淹七軍」。於禁因為窮迫,於是向關羽投降,龐德則被關羽所獲,因不向關羽投降而被關羽處斬,關羽還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於樊城,並另派遣軍隊包圍襄陽。曹操指派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當時曹操治郡下許多叛軍早已受關羽遙控,更有許多叛亂都想引關羽為援,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銳,史書記載:關羽威震華夏。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害。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55 陸遜(三國·吳):經典之戰——夷陵之戰
(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東吳大帝孫權兄長沙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以逸待勞,用火攻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是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以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晚年因卷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
54 周亞夫(西漢):經典之戰——平七國之亂
(前199-前143),西漢時期的著名將軍、軍事家,漢族,沛縣(今江蘇沛縣)人。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的軍事家,治軍嚴明,漢文帝到訪其陣中,兵士無軍令阻擋文帝不讓其進入。公元前154年,即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等七國發動叛亂,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景帝於是升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平叛。在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後因其兒子給他買的喪葬品而被誣陷造反,餓死於獄中。
53 廉頗(戰國·趙):經典之戰——伐齊討魏
(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漢族,山西太原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時期。在著名的將相和裡面,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但是在當時趙國,廉頗的影響力甚至比藺相如還要大,司馬光有言「廉頗一身用於不用,實為趙國存亡所系」。伐齊,大破之,取陽晉,以勇氣聞於諸侯。趙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廉頗大敗來犯燕軍,前245年,又帶兵攻取了魏地繁陽(今河南內黃縣西北)。在長平之戰中,廉頗也和樂毅遭遇了同樣的事件,而結果也驚人的相似,被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戰俘結束。歷史上,對廉頗的評價頗高,尤以馮唐:「天下之將,獨有廉頗李牧耳。」最具代表性!
52 完顏宗弼【兀術】(金):經典之戰——富平之戰
(?—1148),金朝名將,開國功臣。本名斡啜,又作兀術、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姓完顏。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有膽略,善射。初從完顏宗望追擊遼天祚帝於鴛鴦泊(今河北張北安固裡淖)。天會三年(1125),隨軍攻宋,克湯陰(今屬河南),參加圍攻東京(今開封)。六年,率軍攻山東,擊敗宋軍數萬,連克青州、臨朐(今均屬山東)等城。七年,復率軍攻宋,先後在大名(今河北大名南)、和州(今安徽和縣)擊敗宋軍。此後一直是金國主攻派的代表,並主管了多次南侵,滅北宋功臣,靖康之變的締造者,富平之戰以少勝多,大敗宋十八萬大軍,雖多次不敵吳氏兄弟(和尚原之戰)、嶽飛(收復襄陽)、韓世忠(黃天蕩)等人,但與趙構聯合,不戰而取得宋大部分土地。戰功赫赫。迫宋稱臣,以功進太傅。七年為太師。八年卒。
51 多爾袞(清):經典之戰——山海關之戰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11.17—1650.12.31),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1626年封貝勒(八大貝勒之一);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天聰三年(1629),皇太極率軍攻明,多爾袞在漢兒莊、遵化、北京廣渠門諸役中奮勇當先,斬獲甚眾,一年半後,他又參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堅城的功勞也有他一份。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再度攻明,多爾袞三兄弟入龍門口。使他名聲大振的是征服北韓和攻擊蒙古察哈爾部之役。在此之後,多爾袞幾次率師攻明,均獲輝煌戰績。山海關之戰中運籌帷幄,擊敗了農民軍,占領了北京城,開啟了清皇朝入主中原的歷史一頁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50 鄧艾(三國·魏):經典之戰——偷渡陰平
(197-264),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公元263年他與鐘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鐘會所指揮的東路魏軍是主力,被蜀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無法前進。魏軍西路指揮官鄧艾在攻占沓中後,向鐘會建議從陰平偷越,定可攻下下涪城。鐘會接受這一建議,令鄧艾實施。陰平與劍閣相隔百餘裡,是氐羌民族居住區,崇山峻嶺,很難行走,蜀軍也沒有設防。鄧艾從沓中出發,通過了陰平小道,直撲涪城。涪城守將馬邈面對從天而降的魏軍,不戰而降。魏軍從此迅速連下涪城、綿竹,逼近成都,劉禪投降,蜀漢亡。偷度陰平一戰,整個世界歷史能與之媲美的,可能只有跨越馬其諾防線的那一戰了,當然就因為這次,最終也使得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鐘會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49 耿恭(東漢):經典之戰——堅守疏勒
耿恭,字伯宗,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東漢大將,開國大將耿弇的侄子。永平十七年(74年)冬,耿恭與奉車都尉竇固及從弟駙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國之子,耿恭之堂弟)破降車師。破降車師後,朝廷重新設立西域都護,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屬西域都護),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己校尉。漢明帝18年春,北匈奴單於果然派左鹿蠡王率兩萬騎兵大舉進攻車師國。為了表現漢朝的誠意,耿恭在軍力極其薄弱的情況下,派司馬率300人前去救援,結果全軍覆沒。匈奴乘勝攻占車師後部,殺死車師王安得,進而直迫金蒲城下,大有一口吞下戊校尉的氣勢。金鋪成解圍後,耿恭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招募勇壯擴充軍隊,二是將防禦據點由金蒲城轉移到了水源較為充足且有險可守的疏勒城。當年夏7月,匈奴果然前來攻打耿恭。耿恭以逸待勞,先發制人,以所募數千人直沖敵陣,敵兵頓時七零八落,無力攻城。但匈奴人狡猾地切斷了水源,疏勒城邊的山澗幹涸了。在這種絕境,耿恭不僅身先士卒,「榨馬糞汁而飲之」,同時率眾於城中掘深井取水,在他的鼓舞和激勵下,當井深達到十五丈以上時,終於井水湧出。匈奴人萬沒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為神助耿恭,無奈再次撤圍而去,以堅韌的毅力獲得了後世的讚譽。耿恭在疏勒城多次打敗匈奴的進犯。因違忤馬防,被劾,下獄審治,後來免除還歸本郡。不久,耿恭死於家中。
48 韓擒虎(隋):經典之戰——渡江滅陳
(公元538—公元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縣東)人,隋朝名將,閻王的原型。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仕北周,襲父爵,以軍功遷和州刺史。入隋,文帝欲圖江南,特拜擒虎為廬州總管。開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詔伐陳,命韓擒虎為先鋒,開皇九年(589年),韓擒虎乘陳軍歡度年節、疏於守備之機,率銳卒500出廬江由橫江口(今安徽和縣東南)夜渡長江,攻進建康,執陳後主,陳亡。進位上柱國,封壽光縣公,終涼州刺史。
47 斛律光(北朝·北齊):經典之戰——宜陽、汾北之戰
(515~572) 中國北齊名將。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縣)人,高車族。出身將門,斛律金之子。初任都督,善騎射,號稱「落雕都督」。後拜大將軍、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封咸陽王。他驍勇善戰,在與北周近20年的爭戰中,多次指揮作戰,均獲勝利。他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為部下所敬重。北周為了對付他,散發謠言,高緯把他殺了,自毀長城。他死之後沒多久,北周滅北齊。4
46 常遇春(明):經典之戰——采石磯戰役、龍灣戰役
(1330~1369)),字伯仁,號燕衡。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猛將典型代表,戰功僅次於徐達。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軍渡江南下,在著名的采石磯(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中,面對著元朝水軍元帥康茂才的嚴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著亂箭揮戈勇進,縱身登岸,沖入敵陣,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朱元璋即揮軍登岸,元軍紛紛潰退,緣江堡壘紛紛歸附,朱元璋乘勝率軍攻占太平。常遇春因功升至元帥。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陳友諒率水軍數十萬直取應天,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與朱元璋軍展開一場惡戰。朱元璋以弱禦強,便設計用伏,誘敵深入,常遇春奉命與馮國勝率帳前五翼軍三萬人設伏,為全軍主力。經過一場鏖戰,在龍灣登陸的陳友諒兵,遭到常遇春、馮國勝伏兵的沖殺,死傷慘重,潰不成軍。陳友諒大敗而逃。龍灣大捷,朱元璋轉危為安,並壯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敵陣,戰功卓著,不久,升行省參知政事。洪武二年病卒軍中,追封開平王。
45陶侃(東晉):經典之戰——平八王之亂
(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漢族,本為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後徙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西)。中國東晉時期名將,大司馬。初為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任荊州刺史。後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稱道。是大陸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曾祖父。 當東晉只剩下天下的南半部分,他先是幫助平定了八王之亂,又在當時發生的各種叛亂中與敵人作戰一一獲勝,統率東晉全軍達四十一年之久。在荊州刺史上,他治下一個太平安定,路不拾遺的荊州。
44鄧禹(東漢):經典之戰——平定何西
(公元2—58年),字仲華,漢族,南陽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東漢開國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第一個勸劉秀稱帝。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鄧禹率領所部攻破箕關(在今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南),進入河東(今山西西南部一帶),圍攻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達數月之久。在安邑以南擊敗前來解圍的更始大軍數萬人,斬更始大將軍樊參。駐守洛陽的更始大將王匡、成丹、劉均等又率十餘萬大軍渡河攻鄧禹,鄧禹軍應戰失利,驍騎將軍樊崇戰死。諸將恐懼,勸鄧禹退走,鄧禹不聽。第二天早晨,大破之。王匡等皆棄軍逃走,鄧禹遂定河東。這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充分顯示出鄧禹的軍事才能。捷報傳至河北後,光武大悅。對其「謀謨帷幄,決勝千里」、「斬將破軍,平定山西」的功績深加表揚。這時,鄧禹方二十四歲。開國之後仍被重用,其後人鄧綏更是歷史上有賢名的皇太後。
43 馬援(東漢):經典之戰——西破羌人、南征交趾
(前14年—49年)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漢族,扶風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將軍,封新息侯。由於他是漢明帝劉莊的嶽父,避諱所以不在雲台二十八將裡。馬援的祖先是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秦滅趙後,子孫為避禍而以馬為姓。新莽末年,天下大亂,馬援初為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的信任。歸順光武帝後,為劉秀的統一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建武十一年(35年)夏天,光武帝任命馬援為隴西郡郡守。馬援一上任,便整頓兵馬,派步騎三千人出征。他身先士卒,終破羌人之亂。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交趾(今越南)越人叛亂反漢,嶺南60餘城盡被占領。馬援統軍沿海開進,隨山開路,長驅直入千餘裡。建武十八年(42年)春,馬援率軍到達浪泊,與敵大戰,攻破其軍,斬首數千級,降者萬餘人。馬援乘勝進擊,在禁溪一帶數敗徵側,敵眾四散奔逃。第二年正月,誅殺了征側、征貳,傳首洛陽。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方武陵五溪蠻暴動,馬援時年六十二歲,請命南征。光武帝考慮他年事已高,沒有答應,馬援當面向皇帝請戰,說:「臣尚能被甲上馬」光武帝讓他試試,馬援披甲持兵,飛身上馬,手扶馬鞍,四方顧盼,一時須發飄飄,神采飛揚,真可謂烈士暮年,老當益壯。於是派馬援率領中郎將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人率四萬人遠征武陵。馬援病死疆場。成語「老當益壯」、「馬革裹屍」均出自於他。
42霍去病(西漢):經典之戰——漠南之戰、河西大戰
(前140-前117年),漢族,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武帝時期的傑出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年少成名,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衛青領軍二出定襄,史稱漠南之戰。虛十八歲的霍去病二次跟從衛青出征定襄(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武帝特地任命霍去病為嫖姚校尉,領八百騎兵。戰鬥期間,霍去病脫離大軍在茫茫大漠裡賓士數百裡奇襲匈奴,打擊匈奴的軟肋。此仗霍去病斬敵2028人,殺死匈奴單於祖父一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俘虜單於的國相及叔叔。霍去病的首戰,以奪目的戰果,橫空出世。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這就是河西大戰。19歲的統帥霍去病不負眾望,在千里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回戰。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王、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在此戰中,霍去病慘勝,一萬精兵僅餘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戰死,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被俘虜,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但其不關心士卒,殺死李廣兒子李敢,都遭到後人詬病。
41孟珙(南宋):經典之戰——殲金國武仙軍團、聯蒙滅金
(1195—1246),字璞玉,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曾祖孟安是嶽飛部將,祖父孟林亦是嶽飛部屬,隨軍至隨州,定居於棗陽(今皆屬湖北)。南宋優秀的軍事家、統帥,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將,一生都奉獻在對外戰爭中。南宋中期宋蒙戰爭爆發後,曾以一人之力統禦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先是聯蒙滅金,然後抵禦蒙古大軍,有他在,蒙古軍就一直無法南下。紹定六年(1231年),孟珙破金國之武天錫軍,授江陵府副都統制。七月,殲滅金之武仙全軍。紹定六年(1233)年末,孟珙聯合蒙古軍攻金都蔡州。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破蔡州,金國亡。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在南宋的川蜀、荊襄發動了全面入侵,雙方的戰事十分激烈。在江陵之戰中,孟珙取得勝利,促使蒙軍撤退。嘉熙元年(1237年)十月,蒙古軍再度南侵,在宗王口溫不花、大將張柔率領的主力進攻黃州,蒙軍再次沒能撼動孟珙防禦工事,撤退而去,黃州保衛戰又一次扭轉了南宋被動戰局。嘉熙二年(1238年),剛升任湖北路安撫制置使的孟珙便積極謀求進兵,收復中路重鎮——襄陽府。孟珙數次阻蒙軍,像一座大山保護著南宋。1246年九月初三,有一顆大星隕於境內,聲如雷鳴。隨後狂風大作,掀開房屋,折斷樹木。當晚,孟珙薨於江陵,享年51歲。宋理宗十分震驚,下詔輟朝哀悼,並追封太師、吉國公,謚號忠襄。由於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與二戰曼施坦因並列)。
搜尋微信公眾號【重溫歷史】或【lovecwls】,講述歷史背後的故事!
搜尋微信公眾號【yishilu666】或【異事錄】,網羅天下奇聞趣事!
本文來源:重溫歷史相关参考
如果要說中國古代名將,那真是數不勝數,最有名的莫過於「白韓李岳」四大軍神;但要說中國古代,哪個朝代對名將的門檻最高,毫無疑問是唐朝,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唐朝,沒有滅國之功或者堪比滅國之功的武將,都沒資
盤點宋朝真正的4大名將,岳飛僅能排第二,第三號稱機動防禦大師
歷史上,每朝每代都出現過不少傑出的名將,而宋朝雖有「弱宋」之名,但在宋朝三百多年的歷史裡,卻也是出現過數位在歷史上都排的上號的名將,而這裡,主要盤點下其中最頂尖的四位名將,來看看他們都是誰吧。TOP、
第一位、嶽飛:嶽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第二位、韓信:韓信是秦末漢初淮陰(今江蘇淮安市)人,西漢開國
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認為三國名將就是呂布、關羽、張飛等人,但其實以上這些最多也就能被稱為猛將而已;那真正的名將是什麽樣的呢?作為名將,首先要熟讀兵法,要有謀略,在真正的戰場上,即便個人武力
清末南京明孝陵的武將石像,看起來相當威武南京夫子廟,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爲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四大文廟,爲中國古代江南文化樞紐之地。無錫的北塘米市
有些人認為,自隋唐開設以來,古代的科舉制度對封建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有些人卻認為古代科舉制度較為死板,限制了創新思維,阻礙了社會思想的進步,尤其明清時期的「八股取士」,是極為落後的選拔制度
愛看武俠小說的人,也都嚮往著仗劍走天涯的生活,但行走江湖的俠客,免不了打打殺殺,若是受傷,「金創葯」必然是首選,只要將藥粉往傷口上一撒,立刻就能止血,效果極好。金創葯藥方許多,凡事止血的葯都叫金創葯,
[歷史導讀]自古以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不管老闆能力再強,本事再大,沒有得力手下幫助,遠大的目標和志願肯定不會實現。歷史上有數不清的君聖臣賢的例子也不勝枚舉,人才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三國中曹操是極具爭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首先,理論上說,古代戰爭條件下,如果一對一「單練」,武將的個人武力,要遠遠高於普通士兵。當然,這並不是說普通士兵武力孱弱,而是將軍與士兵,「行業標準」完全不同。先看士兵,中國歷代軍隊
2014年7月,中柬雙方代表在柬埔寨王國政府文化藝術部正式簽署借展協議藝術中國[://artx]中柬文物點交工作人員在柬埔寨國家博物館展廳點交展品藝術中國[://artx]——解讀展覽來華歷程「觀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