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麦的后期管理

Posted 小麦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优质麦的后期管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麦返青后持续高温干旱,起身、拔节、挑旗期均较常年提前5-7天。目前小麦苗情接近常年,但地块间生长不平衡。因此,建议加强优质小麦的后期管理:
1、尽快进行孕穗、抽穗肥水管理:这次肥水不但可以促进小花发育,提高小花结实率和增加穗粒数,而且可以促进小麦后期对氮素的吸收和转化,是提高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国标强筋小麦的强制指标)的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一般结合灌水施用3-5公斤尿素和1-2公斤氯化钾即可。
2、加强灌浆期管理,提高籽粒品质:小麦灌浆期的管理重点是保根护叶,促进光合产物和蛋白质积累。应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草害严重的地块要及时进行人工拔除。由于灌浆期灌水和喷施粉锈宁对小麦品质影响较大,在土壤干旱程度和白粉病发生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尽量控制灌水和打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施肥(氮肥和钾肥),可减少小麦品质下降的程度。
3、提纯复壮,保持种性:开花后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逐渐显现出来,要抓紧时间去杂去劣,根据田间情况,一般提纯2-3次,保证品种纯度和种性,防止退化。
4、适时收获,防止混杂:小麦最佳收获时期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收获过早,籽粒含水量过高,破碎粒增多,同时影响小麦加工品质。收获时要做到不同品种分别收获,严禁混杂,纯度不能低于98%。应特别注意收获期间天气变化,防止遇雨出现穗发芽,使小麦丧失商品价值。
5、合理晾晒,保证干燥:在水泥地或沥青路面上晾晒,如摊的太薄,由于地面温度过高易造成小麦蛋白质变性,降低加工品质。因此,优质专用小麦晾晒厚度不能低于4-5厘米,同时防止晾晒时混杂。

相关参考

晚麦的早春管理技术

由于去年"十一"前后小麦播种期遇到强降雨,造成麦农寒露节气过后才播种,形成晚麦;再加上当时的降雨也推迟了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生长,也形成晚麦。使得本市去年播种的110万亩小麦中有一半儿以上是晚麦,晚麦的

晚麦的早春管理技术

由于去年"十一"前后小麦播种期遇到强降雨,造成麦农寒露节气过后才播种,形成晚麦;再加上当时的降雨也推迟了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生长,也形成晚麦。使得本市去年播种的110万亩小麦中有一半儿以上是晚麦,晚麦的

晚麦的早春的管理技术

由于去年"十一"前后小麦播种期遇到强降雨,造成麦农寒露节气过后才播种,形成晚麦;再加上当时的降雨也推迟了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生长,也形成晚麦。使得本市去年播种的110万亩小麦中有一半儿以上是晚麦,晚麦的

晚麦的早春的管理技术

由于去年"十一"前后小麦播种期遇到强降雨,造成麦农寒露节气过后才播种,形成晚麦;再加上当时的降雨也推迟了正常时间播种的小麦生长,也形成晚麦。使得本市去年播种的110万亩小麦中有一半儿以上是晚麦,晚麦的

优质专用小麦的管理

优质专用小麦的田间管理分为3个阶段: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和后期管理。冬前管理:冬前管理的目标是以培育壮苗为中心,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壮苗标准:一是苗龄主茎6片叶;二是分蘖多(4―5蘖)

优质专用小麦的管理

优质专用小麦的田间管理分为3个阶段: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和后期管理。冬前管理:冬前管理的目标是以培育壮苗为中心,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壮苗标准:一是苗龄主茎6片叶;二是分蘖多(4―5蘖)

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棉花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处暑至白露)开始吐絮,棉花管理进入后期,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以达到高产优质,丰产丰收的目的。  1.适时浇水防秋旱:棉花生育后期如果土

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棉花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处暑至白露)开始吐絮,棉花管理进入后期,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以达到高产优质,丰产丰收的目的。  1.适时浇水防秋旱:棉花生育后期如果土

花生后期管理把四关

排除积水防烂果立秋后,若雨水过多且田间排水不良时易造成花生根系腐烂、茎叶枯衰,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荚果腐烂或发芽。因此,在后期雨水过多时应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以保证花生优质高产。  遇旱浇水增饱果花

花生后期管理把四关

排除积水防烂果立秋后,若雨水过多且田间排水不良时易造成花生根系腐烂、茎叶枯衰,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荚果腐烂或发芽。因此,在后期雨水过多时应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以保证花生优质高产。  遇旱浇水增饱果花